龙珊:“36间房”的屋里人和屋外事︱【你好社区】人物

文:徐婷(厦门大学 学生)

写在前面的话

【你好社区】走到了第三年,项目也在成长中,这个过程中我们被很多行动者的经验滋养。当思考【你好社区】还可以为这个行业做点什么的时候,我们在想是不是可以把这些行动者推出来, 以人物来讲述社区营造的故事,通过生命故事的分享让更多人去探知社区的魅力。或许就如同我们的项目一样,不同的人可以在其中感受到他们的力量。


所谓行动者,或许没有办法如同钢铁一样坚定而不假思索,行动者也会有很多的犹豫、彷徨、甚至怀疑。可是“一千个念头不如一个行动”,他们是一直探索和行动的人,他们是值得一窥的人。相隔千万里,机构差别,理念各异,我们是如此不同;大道向前,我们又是如此相同。希望大家不要把这些人和这些选择作为某种正确,因为我们都是只是在路上罢了。

【你好社区】人物第一篇,我们为您带来长沙HOME共享家的龙姗。


长沙的初春,阳光开始回暖大地,一幢古香古色的苏式建筑外,一片树影斑驳的小树林,偶尔袭来的鸟语花香。龙珊坐在林间吊床上,手头捧着一本书——《什么是好的公共生活》。


龙珊就是在这样的舒适惬意里,与我聊起了HOME共享家,一个温暖社会的公益机构。


“36间房”的故事

那苏式建筑是一幢建于1957年的三层小红楼,HOME共享家(以下简称“HOME”)的总部就在二楼。这里还有一个名字,叫“36间房”。这里的人自称“Homer”。


“36间房”是HOME的一个社区空间共建项目,每间房只有二三十平米,36间小房子以筒子楼一般的方式铺陈开去,龙珊等8名Homer就住在这里。这里有着生活区,厨房、烘焙室等应有尽有,会议桌就是乒乓球桌,桌面铺了布就开会,桌布一掀就打球;这里也有着活动区,志愿者在这里发起各种主题活动,可以是香道、茶道,也可以是公益课堂、国学分享会……



“36间房”中的一间正在开展活动


36间房里的东西是由各种各样的人捐赠得来,每间房也由不同的人设计摆放。每周日,这里的房间都会对公众开放。他们可以参观其外,也可以参与其中。可能今天来的人觉得这个桌子要这么摆好看,就挪一下,明天另外一个人来,又换一种方式摆。物品的频繁移动难免会带来损伤。“但是我们更尊重每个人的想法。”龙珊说,“他能过来,发现了一个问题,‘我把这个移动一下,看起来会更加舒适。’这样会增加每个人的参与感。多发声,多体验。”   


“36间房”是HOME的一个空间共建项目。它是Homer的生活空间,也是一个小型社区,由无数人共建的生活空间。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HOME是这个公益组织的名字,也是一部纪录片的名字。法国导演扬·阿尔蒂斯-贝特朗历时18个月,穿越54个国家,最终呈现出来的,就是这部118分钟长的纪录影片《HOME》(中文名《地球很美有赖你》)。2011年的某个冬日,龙珊和她的两位朋友邂逅了这部纪录片。



在路上的放映者


“最能打动我的是影片的后面。”龙珊回忆着,“用了最美的画面,最棒的音质,但是陈述了一个悲伤的事实——地球已经用了多少(资源),我们还剩多少。”影片的末尾,扬·阿尔蒂斯-贝特朗列举了全球为了地球这个家园而马不停蹄的公益机构,并号召着大家一起行动起来,为我们的地球家园做些什么事儿。“HOME共享家”就是被《HOME》鼓舞起来的公益机构之一。


在HOME的豆瓣小站上,Homer写下了这样的一段话来描述HOME的缘起: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像影片最后说的那样,既然悲观已经失去意义,让我们一起,承担责任,珍惜手中的财富,运用知识和教育的力量,依靠我们的智慧与努力,大胆尝试,积极应对,在极其有限的时间里,创造奇迹,扭转现状。”


龙珊用了《孟子》中一句话解释了HOME成立的初衷——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她说:“大多数人是抱怨现实。但是我们觉得为什么要去抱怨呢,(我们)反而要去看看自己能做些什么。”



HOME农场共建


遇见《HOME》前,龙珊在一家面向高端企业家的国学培训机构工作。传播传统文化的小分队会在湘江边放映《孝经》、《弟子规》等国学视频。灵感一闪,大家受到启发,便想在人群中放映纪录片《HOME》。


2011年12月,在长沙河西大学城,HOME尝试了第一次放映。南方冬夜的寒冷刺入骨里。“特别冷!”龙珊吐槽着那天的温度。但是让她尤为感动的是,仍然有30多位学生在凛冽寒风中坚持看完了全片。


在路上的社会人

次年3月,龙珊告别了在别人眼中的高薪好工作和书院里的琴棋书画茶,把全部精力放在了HOME。“过神仙一样的日子,我也很喜欢。但是觉得那更多的像一个自然人。在这个社会,还是要作为社会人做一些事情。”在龙珊看来,自然人只管吃喝拉撒睡,满足自我的需求;但是,人在社会中不是单独存在的个体,而是与周边的环境社会紧密相连,更需要扮演一个考虑周边环境的社会人的角色。



生活中的龙珊


也是2012年的3月,HOME共享家正式成立了。“人生要做点有意义的事儿,我得继续把公益这个事做下去。”于是,龙珊成为了HOME的执行总监和外联负责人。“以自然人的触角探知生存所要面临的一切;以社会人的责任实践生活所需拥有的所有。”这是Homer给自己的使命。“这关乎人和人之间的联系,关乎社会,关乎生存,所以(我们)还是社会人。”她说。


为了尊重《HOME》影片的知识产权和其背后工作人员的劳动成果,龙珊等人通过写信、电话、朋友介绍等方式,滚雪球一般,辗转联系到了《HOME》的导演扬·阿尔蒂斯-贝特朗,并取得了这部影片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独家公益放映权。此后,龙珊和她的同道中人开始了“在路上的放映者”项目,把《HOME》带往更广大的人群中去。


白天,龙珊就骑着单车到处跑,联络场地、联络人、筹钱……晚上,她就和伙伴们一起放映。观众们驻足观看影片的时候,她在看观众。她喜欢问他们的感触,向他们介绍活动主题,试图寻到更多的同路人。



禾记--在HOME共建农场体验自然农耕


如今,每逢夏季,HOME依旧出没在长沙的大街小巷。他们依旧倾向于选择露天放映。在龙珊看来,露天放映虽然很麻烦,但是很能给他们带来成就感。“这种露天放映能增加人和人之间的联系,增加碰面的机会。可能我们在社区,可能在小学,对面的人没见过,但是因为这部影片,我们坐在一起就聊起来了。”


虽然还有其余涉及公益的影片,但是这群在路上的放映者们在外只放映过《HOME》以及组织宣传的小视频,除了《HOME》的确很能触动人心的原因之外,这也缘自龙珊的“执拗”。项目放映的设备是由被《HOME》打动的人所捐献的。“别人捐的前提是在那部片子(指《HOME》)的基础上。这个事(指放映其余的影片)得尊重每个人。”


可持续的HOME

HOME从一部纪录片开始壮大。

2014年,HOME正式获得长沙市民政局登记注册成为民办非企业单位,成为中部地区的唯一一家推广可持续生活方式的民间公益组织。迄今,它已悦纳了6000多名志愿者,其中活跃的有200多位。每周HOME都会有2-3场活动,涉及不同的项目、不同的空间。2014年的时候,HOME甚至达到了每月平均40多场活动的频率。



四季之歌--带领小朋友认识自然


这些活动的举办意义,追根究底都围绕着HOME为自己定下的目标:践行可持续的生活方式;构建实体的可持续社区(农村社区+城市社区);培养符合可持续社区发展的从业者。

这个频繁出现的关键词“可持续”,不仅指外部资源、物质的可持续,也指的是内心的一种可持续生活方式。“内心处于平和的状态,去包容万事万物,拿捏自己的欲望,知道自己的欲望在哪儿,去控制住它。”龙珊提起《大学》里的一句话:“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就是她所认可的内心可持续,“当你静下来,后面的一切都能发生了。


出口即是《孟子》、《大学》的的龙珊很在意文化的传播与传承。HOME的公益工作内容有四大版块:文化、教育、社区、乡建。“有排序的。文化一定是第一个。”龙珊说,“文化是关于你意识的东西,是关于你脑子的东西。当你的脑子的意识统一了之后,做得事儿自然而然就一样了。”


除了“在路上的放映者”项目,HOME还推出了一系列与文化相关的活动:推广湖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遗进社区”、200多名志愿者共建的“HOME24小时书房”……他们希望受众能够由内而外地接受文化氛围的熏陶。


属于你的我的公益

龙珊等Homer深知,公益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在向大众推广可持续生活方式之外,他们也需要培养符合可持续社区发展的从业者,于是他们开辟了HOME的“教育”板块。



非遗进社区•苗画


他们有关于教育培训的“亿未来”活动,面向0-6岁儿童及其家长;对6-12岁儿童,他们则提供自然教育,立足湖南本土环境,带领他们体验自然,感受自然农耕,在自然中发展思维、开拓思考;他们悉心教导12-18的少年如何保护环境;他们也为大学生的公益实践创办了厚木青年成长培训营……


培养符合可持续社区发展的从业者,这是HOME的最终公益点。龙珊说:“(这是)为当下的社区工作公益培养,让孩子从小种下种子。公益,包括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们)更多的是培养一种意识形态。”


这些自然教育、环境教育中开展的意识形态培养,部分依托于在HOME共建农场的活动开展。孩子们可以和家人一起在共建农场里的农田体验植物生长的四季变化,学习关于自然的知识。


HOME农村位于距离长沙车程50分钟的岳阳湘阴,占地10亩。HOME有着自己的共建模式——农户提供土地和劳动力,公益机构和社会企业对接有机种植专业志愿者,生产资料由商业机构协作完成,购买者参与种植决策。


“说是农场,其实是没有篱笆的村子。”龙珊笑说。HOME的乡建小分队在那儿呆了3年,与当地村委会和村民们共建,通过组织活动、接触村民,关注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的相关问题,这些更多程度上是和整个社会相关的议题。


Homer把这里产出的米命名为“禾稷米”。禾稷米的出售并没有太过市场化。会有家庭来买这些有机米,HOME也会收购后送给捐赠人。这几位Homer都喜欢和大自然接触,并向往着农村的生活。“但是我们最近在商量回归城市。因为觉得中国的农村问题是一个社会的问题,不单单是农村的。”龙珊说。他们最近正在商议,如何通过“农村社区+城市社区”的模式,借用桥梁将二者连接起来,通过实体的社区,不单单解决农村关于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环保等问题,也能解决城市里的相关问题,任重道远。


“我”的HOME事业

现今,HOME的工作地点重心逐渐向社区空间转移。白天,他们就在社区组织活动、开展公益宣传等;晚间,便回到“36间房”总部,开个承前启后的会议;隔天早晨醒来,他们也会有自己的早课,学习《论语》等……在一些人看来,4个板块,18个项目,对于这几个人而言,是过于繁重的工作内容。


可是龙珊并不这么认为,她觉得这就是她所认可的生活方式。“真正的生活方式不就是和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聊聊天,谈谈事儿,在生活中就把工作做好了。多惬意,是吧?”龙珊在舒适的阳光中说着这些话,一位老爷爷路过时,侧头对她微笑,她也回以一个微笑。


但上满发条的人也会有疲倦的时候。龙珊亦如是,她也有过心累的时候。“最不想干的时候就是发现自己很蠢。” 她如此自嘲。看不进去理论的东西,作为HOME的外联,却总是和别人说感性的内容,难以和他们进行深度的沟通;父母偶尔对女儿的工作并不理解,也不认可;自己对已退休的父母没有好好尽到赡养的责任……这些积少成多的困扰偶尔让她很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