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国内案例09】一个馒头引发的课程——北京亦庄实验小学

一个馒头引发的课程当代教育家杂志社记者 边淑清11月21日一早,四年级级部主任牛献礼老师在QQ里小窗我:今天,是我们的非传统课程日,“一个馒头的诞生”,可有兴趣?——当然!我回复说。



8:30,牛老师外出有会议,临别,与孩子们约定:一定给我留一个你们做好的馒头啊!

孩子们快乐地说:一定!

走进一班,孩子们在传看发酵好的面是什么样,同时讲述馒头的历史故事;

走进二班,一个男孩在向大家播放他昨天晚上录下来的妈妈和面、发面的视频;

走进三班,一个男孩在向大家展示馒头的花样;

走进四班,一个个孩子站起来在向大家提醒着安全注意事项;

有时间、会做馒头且乐意为孩子们服务的家长们早早等候在教室后面。

9:30,存好书包衣服,拼好桌子椅子,打扫卫生,穿上围裙,洗干净手,之后,四个班的孩子们在家长和老师的帮助下,馒头制作正式开始。

发好的面团在家长的手里很听话地成了一个个中规中矩的馒头,但在孩子手中,这一块块面团,就有了生命和故事:

有孩子将面压成薄薄的圆皮,细心地一圈一圈地围成了一朵一朵的玫瑰,紫薯粉的就成了紫玫瑰,玉米粉的就成了黄玫瑰,绿豆粉的就成了绿玫瑰;送给你吧老师?有孩子开始借花献佛了;

有孩子将面团做成了一个个圆剂子,略压一下,粘在一个大面团上面,“这是什么呀?”“我也不知道,就叫五环馒头”吧;

有孩子将一个个面剂子压扁后连在一起,说是“面团在叠罗汉”;

有孩子在面团上放上葡萄干和绿豆粒,活脱脱一个个小猪小狗等的动物出现了;

有孩子用剪刀将一个个椭圆形的面团剪起一个一个的尖儿,成了浑身都是刺的刺猬;

有的孩子还将花样的小馒头叠放在一个大的馒头上面,曰: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

孩子们,这就是你们要留给牛老师的馒头吗?接过这个馒头,听到你们的解释,你们能想象得出牛老师会是什么表情吗?

老师们也在忙碌着:

细心的张丽娟老师带来了蒸锅,锅被她刷得锃亮,但是,她忘记带锅盖了,惹得家长们哈哈大笑,孩子们说:没事的没事的,我们就这样敞开了蒸!

来晓梅老师组织大家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她一声不响地走在孩子们中间,这样拍那样拍,看到花样繁多的馒头,她禁不住问家长:北方的吃食真的有这么多种吗?

李伟老师拍了很多照片,但就是发不到微信上去,在急着四处寻求帮助;

孩子一样的陈加会老师不敢看学生们做的蛇样馒头,“我很怕蛇,我不看我不看!”一个男孩调皮地将馒头举到她眼前,她捂着眼睛连连后退。

一锅一锅的馒头出笼了,来晓梅老师及时组织本班的孩子进行展示,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一一讲述馒头的名字和做馒头时发生的趣事。上述那个鲜花和牛粪的馒头,就引来了大家热烈的掌声。

有别的级部的老师来串门了,杨玉翠老师捏着一个面饼边吃边说:太香了太香了,真想多吃一个!

种子老师殷苏宁在馋我:尝尝这个豆沙包吧,烙得真好吃。

走廊里满是馒头的香味和孩子们的笑声。

了解馒头的历史,编写了馒头的故事,知道如何和面、发面、做馒头和创新馒头,同时,还融洽了师生关系家校关系,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对每个月的学习生活更加期待了。

她,2013年9月开学,是北京市政府2012年35件为民实事之一;

她,从开学伊始就不断涌入来自全国的参观者和学习者;

她,是北京十一学校唯一的小学分校;

,让童话大王郑渊洁先生赞不绝口;

她,是《当代教育家》杂志社第一所实验校;

她,对学校管理和课程进行了重构与变革;她,就是北京亦庄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