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问资助者14丨吕静莲:我们希望将互联网思维引入公益
(呈现中国资助者的生活片场。社会资源研究所“十问资助者”第14个访谈。访谈时间2015年8月中旬。)
吕静莲,广东省与人公益基金会秘书长。与人是成立于2012年,聚焦青年公益的资助型基金会,寄望推动青年为公共利益的改良思索并付诸行动,使之成为公益的中坚力量,令公益理念融入青年血脉,贯穿公民终生。作为一家以支持青年公益为使命的基金会秘书长,她一直在琢磨如何有效地引导优秀的青年人更多参与公益,为此一直在进行创新性的尝试。过去一年来,她的主要精力都在开发YU益平台上,期待能够为青年人参与公益提供一站式、整体化的解决方案,同时也期望通过这个平台将互联网思维真正引入到公益组织当中。在她看来,互联网是公益组织无法逃避的大趋势,与人有责任和义务为大家去探索互联网思维与公益的结合之路。
1. 过去一周做了些什么?
吕静莲:最近一周都在筹备基金会的三周年庆典,而庆典的重点则是推出我们全新开发的互联网产品——YU益平台[1]。这是一款旨在为青年人参与公益提供一站式、整体化解决方案的互联网平台,聚焦于广东地区28周岁以下对公益感兴趣的年青人,寄望于通过构建公益大平台局部消弭公益圈内的领域壁垒,为青年人参与公益活动提供更为多元的选择,同时也致力于为青年人及公益组织提供从资金到孵化等全方位的解决方案。
对于与人这样一家专注于资助的基金会而言,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工作无疑是一个挑战。幸运的是,经过近一年时间的摸索和打磨,YU益平台终于得以在8月6日与人三周年的庆典现场与大家正式见面。
坦白说,公益圈这样的平台也不少,至少有十多个大方向上趋于一致的系统,很多有非常好的意愿和想法,但实际运作情况都不太好。我个人并不觉得我们在做的是绝对创新的事情,但我们作为新的平台推动方还是具备一定的优势。
一方面,从产品本身来讲,我们现有的产品设计、项目交互逻辑上是具有一定优势的。可能现在呈现给大家的东西并不是特别完善,但这更多是因为技术方不太能跟得上我们迭代的需求,很多东西的呈现都打折了。必须要说,从项目本身设计来讲,我们的产品比我们技术方承接的很多商业项目都要更为精细和复杂。
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我们在内部设计了现金积分和内部积分双重驱动的模式。现金积分全部是由我们提供的,其实也是项目费用,这也是我们作为一家私人基金会的优势。我相信很多基金会如果在推动人人公益上有一个类似的思路,可能未来也会走到这个路径上来,但在项目费用的使用上,因为公募或者其他原因会存在很多局限。如果我们能让出资人明白,我们做这样的积分及当前项目款流向的设计,对整个项目有更大的推动能力,这样我们就能得到一以贯之的支持。
2. 最近资助或了解到的最有趣的项目是什么?
吕静莲:从2014年始,我们开辟了小型项目通道,专门资助以在校大学生为主的未注册的小型社团及其项目,以基金会内部立项的形式对他们进行资助。恰恰是这些小而散的学生团队让我们看到了青年公益无尽的潜力和希望。
从项目成熟的角度而言,大多数小型项目都远远不够,但你会发现,他们有时候非常有创造力,也经常会关注一些我们很少涉及的领域,往往是这样一些青年团队,小小的资源投入也能撬动很多的公益热情,青年人的热情是可以相互感染相互传递的,我们非常希望这些公益的种子能够得以萌发。
要做好这样的项目支持,首先,需要基金会的细心和耐心。比如大学生团队报销时往往需要帮他们贴上几千块钱的发票,没有细心、耐心和认真是不可能的。谁都知道这事不好干,但我们并没有放弃,或者说全部外包给第三方来做,而是借着每一次报销来教团队财务技能,关心他们的项目发展;其次,基金会更为看中他们的成长性。基金会支持的是青年人做公益,而不是强调100%的对社会问题的解决。不同基金会有不同的使命,我们的理念是让更多年青人参与公益,并在这个过程中的成长。这种成长既包括公益认知的成长,也包括公益技能和专业能力的成长;第三,基金会对项目的设计要有自己的想法,这需要项目官员有项目创新的能力。如果停留在非常传统的资助理念上,可能会错过一些东西,把大学生的一些多样性和可能性都扼杀掉了。
3. 最近做得比较满意或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情是什么?
吕静莲:还是刚才提到的YU益平台,在围绕这个平台的一系列工作中,让我感觉在常规的项目资助之外又开辟了一块新的公益沃土。
一直以来,公益界在一定程度上与市场保持着天然的隔离,虽然这个系统之前在公益圈也有很多类似的尝试,并不是多么创新的东西,但是对于我们而言,网络平台的搭建是将互联网思维和市场概念融入传统的公益资助中的新形式。在这个过程中,我和我的团队从无到有地恶补了大量的互联网技术和营销方面的知识,也查阅和参考了许多公益圈内外优秀的开发案例,期间还得到了行业内外许多合作伙伴和专业人士的指点与支持。
目前YU益得以正式上线,这次发布会现场推出的还是测试版,在接下来9月份的慈展会上,我们还将发布平台的正式版和手机网页版,并会在现场开展系列活动,寻找3000至5000名热血公益青年,为新注册者赠送更多的现金积分和活动积分,以鼓励其更多参与公益行动。
4. 最近有没有觉得无力或者无意义感的时刻?
吕静莲:谈不上很无力或无意义,但是随着YU益平台的开发和上线,我们对于合作伙伴的资助模式也在做相应的调整和变化。
未来的合作可能会更多地基于与这个系统之间的匹配性,也许在一定程度上会打破传统的资助模式,需要公益组织及其工作人员在项目操作之外做出更多线上的展示和互动。很多NGO可能一时难以适应这种新的模式,这需要一个转化过程。我们也在花费很多精力在跟合作伙伴进行沟通,希望在得到他们支持和配合,同时也让他们了解到这个系统基于分享性的一些需求。在此基础上,我们希望实现一个共赢的局面,能够切实地帮助NGO解决从资源到招募等一系列问题,并在增加公益透明度的前提下引来更多的资源。
从去年九月份到现在,我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开发这个平台。坦白来说,挑战非常大,但不能因为很吃力就不做。在这样大的趋势下,拼进全力可能会失败,但不拼进全力是一定不能成功的。这个公益平台寄予了我们很大的期望,我们非常期望这些公益组织能够把互联网思维真正引入到自己组织当中去。很多公益组织因为忙于自己的项目,可能会觉得互联网这个东西离自己很远。但作为公益组织和参与其中的人,这个大趋势我们是无法逃离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这样的基金会,有责任和义务去进行尝试。哪怕事情不定能够做成,至少我们要试试看。
我们相信这个平台对公益领域是有帮助的,但如果不能找到合适的公益组织和公益青年,那就是一个失败的产品,那就与我们寄望其实现的公益影响力和理念是相悖的。很认真的讲,这是我觉得很无力的部分。事实上我们看到,为什么很多人做这个事情,是他们相信这个事情能够给公益圈带来一定帮助。而为什么很多人做不成这个事情,是因为不管是在公益圈还是商业圈,做平台是实在是一件太过艰难的事情。在这两个基础之上,如果我们偷懒图省事的话,我们是可以不做的,但我们依然选择要去做、要去试一试。只要存在成功的可能性,就还是要去尝试。这个事情不定是我们做成,但我相信一定有人做成,因为这个趋势是无可改变的。
5. 最近在集中琢磨什么问题?
吕静莲:如何让年轻人对公益更感兴趣更多地参与公益,如何有效地把广大青年人尤其是优秀的青年人引导到公益的事业里面来,盘活存量,扩大增量,无论是对于基金会还是对于NGO而言,都是一个值得去仔细思考的问题。当然,这也是自基金会成立之初,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在当前这样一个物质生活以及网络资讯都如此发达、便捷的时代,青年一代有着更为丰富的生活选择。我们非常看重青年人的力量,他们的激情、创造力,勇于创新的精神,之于公益都是异常可贵的推动力,也很有可能成为促进变革的力量。我们需要去分析去了解现在的年青人,尤其是95后的兴趣偏好和情感需求,用更贴近他们的方式去传播、推广公益活动,甚至是遵循他们的思维方式来设计公益项目。
YU益系统的开发,也正是基于提高青年人的公益参与度这一目的,在为青年人提供多样化的公益选择。同时,也将他们对于公益项目的评价和反馈纳入到资助体系中来,增加公益参与者与公益项目本身的关联度和互动性。此外,这个系统还希望记录和描绘青年人个体的公益轨迹,让他们在公益参与的同时能够更为直观的看到自身的成长,也更为明晰对公益的认知。
6. 最近哪本书/哪部电影/哪个人对你特别有启发?
吕静莲:每个月都会阅读大量的书籍,与工作相关的还是刚才一直在提到的互联网思维的书籍,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的《大数据时代》,陈威如的《平台战略》等等。
YU益平台的诞生,也始于我们出资人的一句“将互联网思维融入公益”的提示,他以自己多年历练的商业敏感度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挑战,同时也是一个全新的思考。互联网发展的短短几十年间已然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在公益界,互联网思维的应用也是大家最近关注和讨论的热点。
从基金会的定位出发,如何将互联网思维与公益进行嫁接,对于我们来讲一开始确实是个难题。为此我也查看了大量的互联网方面的书籍,并咨询了圈内圈外朋友们的意见,最终确定了现在这样一个平台产品开发的思路。
7. 最近最关注哪个行业话题/事件?
吕静莲:在今年6月举办的中国社会企业与社会价值投资论坛年会上,徐永光老师提出了社会企业投资的“双轮驱动”模式,这不禁让我回想到2013年我们对一家创新性机构的资助。2014年初,这家机构就开启了NGO和社会企业的双轨制运作之路,成功获得千万级风险投资,虽然他们目前在商业化道路上的运作还不能算非常成功,但在公益领域内的创新意义却显而易见。同时我们作为一家体量较小的私募基金会,也在项目资助模式上不断进行着灵活化和创新性的尝试。
8. 最近关注哪个社会议题/事件?
吕静莲:近来关心的社会热点主要是经济大势。一方面实体经济持续下滑,股市大起大落;一方面人民币汇率终于支撑不住。每一个都与去年底今年初的判断相吻合,但真正实际遭遇时,还是觉得准备不足。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首先需要“纸上谈兵”,即通过趋势分析和细节观察增加预见性,然后在正确地研判下做更大胆的投入和撤出,最终需要在一次次波折之后总结经验,为下次的判断提供指导。
这与我们战略规划的理念也是一致的。我们一直坚持“3+2”的战略规划,即做三年的实计划、两年的虚计划。我们会在12年底会将13-15年的计划确定下来,这是确定的发展目标,工作就要按照这个推进并进行考核。但是在13年的时候,我们会告诉理事会我们对15-17年未来预期的愿景,这个愿景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有调整,但大的方向是确定的。同样,我们会在14年的时候根据实际情况报告给理事会14-16年的工作计划,这是我现在制定的规划,这样17-18年又较当年定下来的方向又有些调整。这是一种滚动型的战略设置。
对于机构来讲,不做宏观战略设置,未来是没有方向的。定了三年目标不去实行,机构会成为一盘散沙;而如果一下子定出五年的计划,那也是不切实际和固步自封的。所以我们一向是说,做三年实在的需要考量的计划,而对未来两年做一个趋向性的规划,保证战略稳定性和前瞻性相结合。
9.假如要向行业外的人介绍你的工作和扮演的角色,你会如何描述?
吕静莲:与人成立的时间很短,只有三年的时间,但恰恰是在这短短三年时间内,我们从最初的2名全职发展到目前7名全职,顺利的话在今年内还会扩容到8-9人,而就是这几个人,已经完成了220多个项目的资助工作,且今后年度资助项目都有望达150-200个。
我把我们的团队视为一个创业团队。徐永光老师曾说过,公益行业不好干,但好混。但在与人,永远没有好混这个字眼,我对自己对团队的工作绝对不会有“差不多就可以了”的要求。在这里,每个人都需要独当一面,需要学习大量的行业知识,需要具备专业精神。我们不希望给到合作伙伴的只有资金,我们更希望能够通过自身的成长和储备为合作伙伴给到更多的建议和帮助,通过这种相互促进的方式得以实现共同成长。
10.【答资助者问@陈婷婷】在行业发展中,我们发现NGO面临很多问题,所以支持NGO能力建设来推动行业发展。那么对于基金会的出资方来说,可能会面临什么影响到行业发展的问题,你如何面对出资方的问题?Ta们在行业中应该是什么样的角色和作用,需要具备什么能力?
吕静莲:首先,当在操作或支持NGO能力建设的孵化型项目时,从基金会秘书处的视角出发,应更清晰地向捐赠人呈现此类项目对于行业发展的意义。虽然孵化型的项目从短期上看成效往往不太显著,但从长期考察却具备深远的行业价值和社会价值。因此秘书处作为基金会的执行团队,在看到能力建设对行业发展的必要性时,也需向捐赠人充分阐述其长效价值,尽量消除其疑虑。
其次,对这一长效价值应当有进一步的评估与呈现。即通过所支持NGO能力的提升,观察其对领域发展的贡献,实现资助效能的最大化。在这个过程中,建立有效的评估体制,更为清晰地展示项目各阶段的成果,也能让捐赠人更为清晰直观地了解到孵化工作的价值所在。
对于捐赠人在行业发展中应该是什么样的角色和作用的问题,我们理解中此处“捐赠人”指代的应该是大额及稳定资金的捐赠人。在基金会领域内,家族基金会及私人基金会应具备更多的引领行业创新的可能性,捐赠人与基金会执行团队之间有着更稳固的信任基础,因此也应承担更多行业创变的责任,在公募基金会难以实现的功能上进一步展开。因此,作为基金会的捐赠人,尤其是家族或私人基金会的捐赠人,其本身所希望实现的愿景对于基金会的决策有着较大的权重,因此既需要和理事会一起,对秘书处的工作给予战略性的指导,也需要站在更宏观的角度提供长远发展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