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有财:一名斜杠青年“被安排”的社区探索之路

这是禾你说-人物专访的第3次分享


编者按

“为什么要重视社会学?根据木桶原理,一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木板。对我们的国家发展而言,社会相对弱小就是个短板,因此需要通过社会学专业来指导推动社会建设。”

唐有财,任职于华东理工大学的社会学系,出生于美丽的千岛湖,有着典型的南方男生的内敛和书生气息。镜头前,他对社会学、社会治理,城市社区话题侃侃而谈。

他是一位典型的斜杠青年,除了主要忙于研究社会治理和从事教学工作外,他还承担了学校里的行政工作,除此之外他还有另一个身份——上海徐汇区凌云社区基金会理事长。

当唐有财开始对自己这一路的成长和变化如数家珍时,竟也发现很多事情并不在计划内,“这个过程太有趣了。”在很多年以前,他曾对社会学充满鄙视和误解,也不知有公益组织。


对社会学长达四年的误解

最近,唐有财应一个社会治理议题的节目邀请,去到上海电视台。他在朋友圈感叹:“98年高考填报志愿,选择新闻播音主持专业,结果不巧被调剂到社会学这一冷门专业,当时对社会学深恶痛绝”。    

1998年,唐有财参加高考,虽然当年分数很高,但是估分预判偏低,保守选择报考浙江大学。由于是农村孩子,完全不懂专业,填报志愿失误,最后被调剂到完全陌生的社会学专业。

当时的社会学,异常冷门。“社会学,一门研究社会的学科?听也听不懂,说也不说清楚。”那时候文科最热门的专业主要是金融学、管理学、法学等。当时国家主要推动经济建设,需要专门的企业和金融管理人才。社会建设非常滞后,政府和社会对社会学的需求非常小。唐有财说到,“社会学,都是讲些西方理论,也不懂有什么用,想象不出可以做什么工作。”

就这样,他在大学里草草度过四年,也不愿意继续深造,毕业后便去了浙江一家地方烟草公司工作。然而一年后,职业天花板使他开始真正思考未来的方向,唐有财回忆到,“那会儿挺焦虑的,家里也不知道怎么办”,不过他没多想地先从烟草局辞职,打算另谋工作。那年是2003年,碰上了非典,舟山进行了封岛,唐有财无法出去找工作,他说,“每天从人才市场混到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不需要人,去劳动力市场看看,也没人要。”没了工作的唐有财因此开始认真考虑考研。

一场实践,跟社会学和解了

那会儿考研是打开个人上升通道的热门选择。至于继续升学的专业选择上,唐有财回忆说:“其他专业又没学过,要跨专业跨行业很难的,思来想去,只能考原先不感兴趣的社会学。又去了解了一下,清华的社会学非常强,那就考清华吧,更多的是冲着清华去的。”于是他便报考了清华的社会学系,在半年多的时间里,他租了一个房子,一边在高职兼职上课赚生活费,一边复习考研。结果,顺利考上了。

2004年,是他返回校园,重新接触社会学的开始。这个时期,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学科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唐有财回忆,当时读硕士和博士时,跟着导师做了很多政府委托和世界银行委托的项目,他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参与的第一个项目,是国务院扶贫办委托的一个关于扶贫评估项目,主要负责河南信阳、陕西安康等几个地方的调研。

下乡调查与评估过程中,唐有财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直到那时,他才发觉自己本科阶段对学科充满误解,真切地感受到原来社会学是一门现实性、实践感非常强的学科。在研究生学习阶段,他的主要领域包括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人类学研究和对农民工群体的研究,2014年左右进入到城市社区治理领域研究。

结缘凌云社区基金会

 “一开始,我是拒绝的。” 唐有财仔细思量过担任社区基金会理事长这个工作,坦诚地提到,“后来想法变了。社区基金会是新生事物,探索性的工作很有价值。” 他也总结过自己的研究风格:实践性更强 。再者,唐有财觉得凌云街道居民选他做区人大代表,自己同是凌云社区居民,应该做点对凌云社区发展有益的事。

“学术研究,和其他各行各业一样,是个职业,有诸多考核的事情,做研究也还是有痛苦的,但所有职业都要有一个基本职业伦理,既然做了研究这个工作,那就尽量研究好,像我现在接了社区基金会理事长的工作,我就尽所能做好它,仅此而已”。

2015年左右,唐有财有幸参与了闵行区社会治理十三五规划的研究项目,接触到了上海市委一号课题的相关文件,注意到其中有一块内容写到 “支持条件成熟的地方,发展社区基金(会)”。那是他第一次接触到社区基金会的概念,不过当时也没多想。时隔两年,在机缘促成下,他一脚踏进了这群在社区发展规划下,由政府牵头推动的新行业——社区基金会组织。用他的话来说,“这完全是个新生事物,没多少人懂要怎么做,尤其上海的社区基金会又是政府驱动成立,很快就形成了几十家,这是和西方社区基金会非常不同的形成逻辑。”

在正式接触到社区基金会之前,唐有财对此并没有深入的学理性认识,研究领域多在社区治理方向。唐有财工作的华东理工大学是凌云街道最主要的辖区单位,他也积极参与到凌云街道的相关社区治理创新工作中去,比如以学者身份积极推动了知名度极高的上海梅陇三村“绿主妇”的发展,同时也是该街道居民选出来的区人大代表。在政府积极推动成立社区基金会的背景下,凌云街道也积极响应,于2016年底开始筹备成立社区基金会。但是如何来运营社区基金会是个问题,大多社区基金会找些退休的居民区书记主任或是社区工作者做基金会秘书长,但是他们对社区基金会的工作模式和运作机制都没有经验。为了实现凌云社区基金会运营的专业性,当时凌云街道的主要领导便想到了唐有财,请他担任凌云社区基金会理事长。

摸石头过河,探索公众参与的价值

据不完全统计,在上海市相关政府部门的大力推动力,上海的社区基金会已经超过70家,超过1/3的街道有自己的社区基金会。但是上海的社区基金会有一个短板就是行政属性比较强。唐有财在上任理事长的第一天就开始尽可能地去争取基金会的独立运营。

影响社区基金会的发展,理事会是重中之重。“我没有从社区基金会领取报酬,完全是凭着热情和兴趣参与”,唐有财认为虽然凌云社区基金会无法做到真正的财务、人事独立,但他首先得实现社区基金会与政府保持平等合作关系。凌云街道的领导也都很尊重和支持唐有财,基金会每年的发展计划都不是在街道领导的干涉和指令下出炉的,这一点唐有财觉得非常宝贵。

“定位”是唐有财频繁提到的词,这似乎已然成为他习惯的谨慎思考模式:在做任何事之前,先思考定位。带着对社区基金会的独特性功能的疑惑,唐有财搜索国外发展的相关案例,借鉴已被成功验证的模式,总结出社区公益基金会应着重定位在两种独特属性的培养:公益慈善的组织创新和社区营造。

唐有财一上任理事长的岗位,他心里就很清楚,一定要把有限的力量放在焦点上,那就是培育和支持社会组织。唐有财说当前社会治理的短板就是: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而这两点恰恰是社区基金会可以大有作为的地方。

可在担任理事长的三年里,他面临巨大的挑战:没钱、没专业的人力资源。他常常要为社区基金会攒聚资源耗费心力,在推动项目的尝试中,也是摸石头过河。“凌云社区是一个纯住宅型小区,周边差不多都是些小商铺,不像别的街道会有企业认领捐赠金额。”同时因为社区基金会的团队没有很好的激励机制,几乎吸引不了专业的人才。唐有财深知自己的优势与短板,所以他尽可能地充分利用高校平台和资源,邀请学校的博士和学生一起做跟踪研究,帮助凌云社区基金会更好的找到自己的定位,更好的让社区公众看见。

把居民需求看在眼里,放在心上去思考

唐有财常常觉得自己时间不够用,“有很多的想法,太忙了,没有足够精力” 。他有时骑自行车,在小区里碰到一些老年人,会找他反映些社区的小问题,他会根据大家的需求去落实开展相关项目。比如社区基金会之前资助的绿水型项目,就是由于被居民反映——这个小河有点脏,而推动的河道治理工作。

再比如这两年他着重在发展的儿童友好社区,他在资助工作开展的第一年就发现有个“爱予绘本”项目团队非常活跃,它是由一些全职妈妈会自发地组建的社群,主要给孩子们读绘本。唐有财敏锐地察觉到这就是凌云社区居民的刚需,“这群人很活跃,说明有刚性需求”,于是尝试把亲子教育孵化出多种不同的公益项目,借由活动将孩子们的教育从家庭、学校延伸到社区里来,培育他们的公共意识。

唐有财坦白地说,“如果做一个研究者,肯定不会考虑这个事情,不是我关注的领域,但作为理事长,就要把居民的需求看在眼里,放在心上去思考。”

当谈到身为社区居民,兼具社区基金会理事长和社会治理的研究者双重身份的感受时,唐有财有他自己的思考:“理事长和研究者有很大的不同,做研究时,要关注什么问题,采集什么信息,都是带着很强的问题意识和居民访谈,调研结束,大部分时候两方的关系就结束了。但作为理事长,是要服务居民,把居民当作未来社区发展的一个重要主体和依靠力量,两方的关系是存续的”。

社区基金会未来的道路是光明的

针对社区公益基金会,他平日研究的心思没少花。他自己也曾怀疑过社区公益基金会这个组织是否有必要存在。“这个组织是否达到真正实质性创新还是一种赶时髦的概念而已,这个组织的功能是不是不可替代的,有没有独特的功能?” 因此他查阅了不少国外被验证过的社区基金会模式,最终确认了“社区慈善文化的孵化,除了社区基金会,没有哪个组织能做”,从而总结社区基金会的定位应聚焦在资助培育发展自组织团队以及推动社区营造。

唐有财团队还完成了中国城市社区基金会发展和运作的著作,虽然从理论和实际经验讲,这本专著必然和这个行业的现实发展一样,不那么成熟,但唐有财又觉得总得要有人“抛砖引玉”,至少保持大家对社区公益基金会的关注,做一些资料性的贡献。

这几年唐有财还积极参与社区基金会发展的行业发声,凡是有机会,有舞台,他都愿意参与为社区基金会的发展提出自己的看法。

唐有财对未来的社区基金会充满信心,社区基金会的生命力爆发只是时间问题,不过他隐隐有一些担忧:“社区基金会刚成立时,主张从行业高度去准确定位其价值,尤其作为——行政化程度高的新生事物,更应引起重视。否则一开始没有运作和发展后,形成很多失败的教训,以后再来推动这个行业就可能更难了。”

后记

与唐有财的交谈过程轻松而自如,毫无被学术光环笼罩压力感。当被问及到一些很正的问题,比如“您做社会学方面的研究,内心有什么使命感”时,他总是能够稳稳接回地面,没有过多思考,朴素地夺口而出:“没有,没有,没有那么高大上的一个东西。”。

唐有财似乎总能平和地迎接每一个接踵而至的任务,平静地完成身上承担的每一个斜杠,是那个在高校课堂、研究室和社区里不慌不忙地穿梭的青年。


文 :玲峰
图 :受访者提供
排版: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