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芳的田野手记 | 莆田的隐喻世界:一支兴化军的精神符号(上)
《芳芳的田野手记》是由“汀塘村口述文化志”项目与“码字工人联盟”合作的专栏,跟着人类学者郁弘芳的田野脚步,一起走读汀塘、莆田、福建的人文历史、风俗习惯、地域文化。
“码字工人联盟”由一群热爱创作与田野的伙伴发起,旨在“用年轻的方式记录传统”,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口述历史、人物传记、地理风物等整理、记录和传播服务,从民间的视角记录历史和文化多样性。
如有合作需求,请添加微信号“nancy361501059”联系;并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填写「意向需求问卷」,以便我们更好地了解您的需求。
芳芳(郁弘芳)
人类学独立田野工作者
汀塘村口述文化志项目代理人
田野的发现:一个隐喻的世界
我到汀塘村做田野调查已经三年。每一年,我对莆田文化的理解都有不同程度的加深。2022年春节,我终于参与了莆田一年之中最为盛大的民俗活动——闹元宵。从正月初六一直到正月二十九,那些极其复古而略带惊悚的元宵活动震撼到了我。
我很早便发现,莆田的民间生活是一个隐喻的世界。你无法通过一两次参与,就明白其中的道理。甚至一开始几乎是蒙的,不知道他们究竟在做什么。但随着田野的深入,当地人对生活的愿景便从那些民俗物件中呈现出来。一个天、地、神、人、鬼共存有序的世界,也在“师公”舞蹈里描摹出来。
这是一个充满隐喻的地方,到处都是精神符号。它像一张地图,在慢慢指引你进入它的世界,每一个习俗都是进入这个世界的入口。生活在这个土地上的人,无论有意识还是无意识,共同建构起了这个充满隐喻的世界。而我们这些外来者,经过漫长的“盲人摸象”的过程,尝试画出它的模样。
如果将当地文化比喻为一种“血液”的话,我想,当我开始对一件件莆田特色的事件不感到意外(例如欧金中事件,莆田抗疫成绩),能够解释其合理性甚至推测其结果的时候。我对自己说,或许这是勉强把到了一点点莆田文化的脉搏。
一支兴化军的精神符号
莆田人民的生活,仿佛一个鲜活的“生活剧场”。时不时在场的我,看得出神时,仿佛契入了它更深入处的恒在。如此,便与它共振了起来。
莆田元宵中,我体验到莆田民俗中一个更大的隐喻。这个隐喻之谜的揭开,也解答了我这三年来思考莆田文化时的种种谜团:关于莆田的性别分工、生子崇拜、福首制度、祭祀体系、龙舟教渡、闹元宵等等。有一条线,或许可以将它们全部串联:关于那个遥远的莆田文化的幽灵——一支兴化军的精神符号。
在诸多关于莆田的文献中,人们总是先强调莆田“海滨邹鲁”、“文献名邦”等关于“文化重镇”的美誉,或是强调它当下的商业版图。然而,长时间的田野工作让我体悟到,或许作为“军事重镇”的莆田,才是更为隐秘却重要的打开理解莆田历史、文化大门的钥匙。
莆田大部分的民俗活动,似乎都在暗流之处最终指向一支高度自治、高效顽强、随时准备着保家卫土的“兴化军”。
大宋“四百军州”之兴化军
今日的莆田市,始称“兴化军”,建于北宋初期。
“军”是中国行政区划历史中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宋王朝实现一统后,为巩固政权,在“府、州”(相当于“市”)体系之外,还设置了“军”和“监”。一般来说,在有驻重兵的军事地区设“军”,在煮盐、冶铁等经济地区设“监”。
军有大军、小军之别。有治县权的军,是“大军”,拥有军事和行政的双重权力,与州同级。而“小军”则隶属于州府。州级军的最高首领称为“知军”,每三年需更替一次,有效避免了拥兵自重。
宋王朝的军州体系吸取了唐朝藩镇割据的教训,最终帮助宋成为没有直接亡于内乱的王朝之一。宋亡后,元朝自然不会允许“军”的存在,“四百军州”便成为了宋王朝的旧称。后世话本这样形容宋太祖赵匡胤的故事:“杆棒等身齐,打四百座军州都姓赵”。
图:北宋政权政区图
兴化军的缘起
宋初设军,始于太祖。
宋初与州并列的42个军中,仅有9个沿袭前代,33个为太祖、太宗两朝所建。特别是太宗朝,仅太平兴国年间就创建了20个军。“太平兴国”是太宗使用的第一个年号,也是太祖死后实现南北统一用兵最频繁时期。当时福建地区有两军:兴化军和邵武军,皆设于此时。而兴化军,原名“太平军”,与“太平兴国”的年号正呼应。
兴化军,是宋王朝管辖范围最小的州级军。在此之前,辖区隶属于泉州。宋太宗在任期间,福建有了“八闽大地”之实:福建路(今为“省”)辖6州2军,该格局基本延续至今。可以这样说,“太宗设兴化军、置福建路”,直接改写了莆田的历史,改变了福建的历史,奠定了今日福建之基本格局。
图:北宋1136年地图|福建路
那么,为何宋太宗要从泉州析出“兴化军”呢?这与一场“林居裔起义”有关,朱维干先生在《福建史稿》称之为“宋代福建第一次农民起义”。林居裔,无论在莆田和泉州的历史上都是浓墨重彩的人物。
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宋王朝江山还未完全坐稳。游洋(今仙游)人林居裔,自号“平西王”,从游洋出发,所向披靡。起义军一路上纪律严明,受百姓拥护,队伍扩大到“众十余万”,兵临泉州城下。因得民心,泉州人民配合起义军攻城,一时八闽震动。宋太宗赵光义大为震惊,调集两浙、福建兵力驰援围剿,林居裔方撤回游洋洞,仍盘踞多时。
之后,太宗派人剿抚兼施,林居裔方主动归降。《八闽通志》引陈铸《西林院记》载之:“林居裔侵撼邻封。及败,尚据此土。太平兴国四年,遣偏师伐之,且谕以不死,遂率众降,因置军焉。”
除起义军之故,关于设兴化军的理由,明代《兴化府志》在《叙郡县》篇中写道:“太宗阅泉福图志,以为游洋地界两郡,地多险阻,民或未信,必择其人往教之,乃可从化。”而兴化之名,也是宋太宗取的,寓意“兴德化民”。
至此,兴化军正式进入北宋编制,治所设于游洋镇。莆田成为一个“独立”的行政区正式问世,而所派“知军”多儒学之士,文武并举。兴化军的历史使命由此展开。虽然,兴化军仅存在了赵宋一朝,后以兴化路(元)、兴化府(明清)的行政方式存在。但它的军事意义却一直存在。
图:平海卫、莆禧所的位置
明初,朱元璋派信国公汤和巡视东南沿海,考虑布防问题,又派周德兴奉命到福建寻访。周德兴巡视福建沿海后,在兴化、福州等府征兵1.5万人,在平海、 莆禧设置卫所,兴筑平海、莆禧卫城。平海卫城作为福建陆海兼防的重要一环,是兴化府、福建省安全的守卫者,在防御倭寇的侵犯上发挥重要作用,直至嘉靖年间被倭寇攻陷。
然而,这一支“兴化军”似乎从来不曾忘记自己最初的使命,在宋末元初、明末清初的朝代更替中,以及在与倭寇的斗争中,让世人见证了一支真正忠烈、顽强、英勇的“兴化军”。而这种“兴化军”的传统和精神,在莆田,依然用民俗的方式,通过年复一年、不断循环的仪式、戏剧、信仰、家庭教育渗透到每一个莆田人的血液里。
图:莆田汀塘村丰荣书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