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知计划 | 刘乐彬:周山行学习感性和理性的收获
“探寻‘撬动社区的力量’实务工作者研习营”是行知计划的重要部分。研习营旨在以文化为根,培养根植社区土壤且具有反映实践能力的行动者,探索中国式社区治理的实践路径,推动有效的社区治理。
2024年6月,研习营顺利开展第一期工作坊,这一站,我们走进了河南省周山村。梁军团队在这里以性别文化为切入点,通过近二十年的社区教育与动员,周山村发生着悄然而深刻的变革。
学员们在深入学习后,结合所学及自身实践写下了不少感受。本期推出刘乐彬所写的《周山行学习感受》。乐彬来自青岛市海洋生态研究会(海研会),主要从事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传统说来,生多领域给人的印象似乎更多是“科学的、专业的保护”,但海研会近年来也开始了社区视角下的生态工作,这一次,让我们跟着乐彬的角度一起看看当保护工作者走近社区视角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未到周山前,对村庄的设想完全是由获取的几个关键词构建起来的——“中原地区”、“窑洞”、“缺水”,进而在脑海中描绘出一副结合了西北地貌和河南乡音的干涸大地景象,现在想来那幅图景也一定受到了个人过往旅行所见以及各类影视剧作品的影响,是我的大脑根据关键词给出的“AI画像”。而对梁军老师团队工作的理解,仅建立在1次两小时的分享和3篇阅读材料上,此时看到用突破传统的性别视角进入一个相对更加保守的中原汉族村庄并且深耕二十余年已经令人敬佩,更加想了解村子对这样一种变革做出了怎样的回应。随着大巴开进村内,课件和阅读材料中的“梦里老家“几个字出现在眼前,眼中是古朴的院落、极具设计感的窑洞、绿树成荫的小路,耳内有蝉鸣和鸟叫,那副“AI画像”马上就被抛于脑后了,随之而来的是对在这样一个有自然有人文的环境中学习的期待。
俯瞰梦里老家老院
我来自海研会(公众号“海研会QMCS”),我们的工作主要关注小规模生计渔业社区,希望可以通过进入社区影响渔民这一海洋资源的直接利用者群体,在项目中探索动员社区参与近海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路径,挖掘社区参与保护的内生动力。虽然社区背景差异大、进入社区的视角也不同,但社区动员的方式以及梳理知识的方法都值得参考与学习。因此,结合往期社区工作中的困惑、到达前线上分享和阅读材料中对梁军老师团队工作的介绍,开始五天的学习前除了杨静老师的“行前八问“外,也带了自己的问题。例如:1)村内年轻人,尤其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的现状是什么样子的;2)梁军老师团队认为和社区熟悉到什么程度就是”时机成熟“,可以深入开展工作了;3)应该以什么身份进入社区;4)做社区基层管理者访谈应该了解哪些方面的问题,与村民随意交流的主要区别在哪里,等等。
清晨繁忙的码头
五天的学习中,无论是参观村民表演、走村,还是教室学习、与村民老年骨干对话,对上述问题以及对如何将所学结合于个人未来工作的思考一刻未停。回看自己分为两栏的笔记——左边是对课程内容的详细记录(老师讲述),右边是自己对讲述内容的理解总结或问题(个人思考)——更像是一场与自己的对话。有趣的是,在前几天的右边栏中,随着学习伴生的思考更多是非常具体的问题(大多在后面几天学习中得到解答),例如“为什么在民众戏剧或各类活动中使用了这么多顺口溜?都是谁负责编写?”“《老年学堂100课》是怎么编制出来的?内容都有什么?”“除了支持派和反对派,是否存在完全拒绝沟通并且不愿意表达任何观点的村民?”等等,而经过几天的学习、小组讨论、分享后,右边栏更多变成了对自己观察的总结以及如何将课上介绍的内容与渔村工作结合。
综合对课堂内容的思考和对个人工作的反思,周山之行收获可以分为“理性”和“感性“两方面。
理 性
参与式培训
已经不是第一次听到“参与式”的概念,在社区动员项目的设计中也不止一次使用了“参与式”的字眼。但听完梁军老师团队介绍在周山村的工作,意识到过去所尝试的“参与式研讨”,仍是以“灌输式教育”为开头,从行业专家的主题报告(如介绍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再聚焦到当地可能面对的可持续发展挑战),再进行有村民参与的全员讨论。从活动设计的理论上看是结合理念教育和参与式讨论,但实际操作下来发现参与的社区居民需要时间去消化所接收的新信息,面对在场专家,村民也更加羞于表达。梁军老师团队开展的以村民为主体的 “参与式”是更加彻底的,通过问题“什么是你觉得幸福不发愁的生活”开头,到场村民可以直接参与讨论,像聊天一样发表自己的看法,再由梁军老师团队对村民的发言进行总结。由于是通过村民自己的话语解决问题,“参与式”活动效果更好,总结出的根源性问题是 “从群众中来”的,对应的解决方案又“到群众中去”,因此更容易被接受。
在未来的工作里,也会尝试以询问村民对理想渔村生活的期盼为话题开启对话。不仅在培训中,在与村民沟通时也可以使用,开放式的问题有助于在初进社区期间获得更多角度的答案,从中挖掘到更多有用信息的可能性也远高于单纯询问村内有多少艘渔船、常见的渔获物有哪些等客观事实。然而,这类发问-引导-总结的流程,对于团队“透过现象看本质”和对村民反馈信息进行归纳整理的能力是极大的考验,因此也将更加重视对实践过程的记录,将每一次的总结作为团队自我学习和能力提升的材料,梳理团队会用、渔村适用的社区参与式路径。
进行出海前的准备工作
教育先行
当听到梁军老师团队在周山进行的村民培训或协商谈论是高度以参与者为主体的形式时,又记录了不少疑惑,好奇这些参与者又是怎么选出的、为什么参与者似乎都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已经对要讨论的议题有一定的了解?问题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很快得到了解答——任何新理念的引入都要秉承“教育先导”。在周山,从性别视角观察到的土地资源分配和农村养老问题,在开展对应的参与式讨论前都进行了更加专业的培训,如普法教育讲座,让村民了解国家土地政策;健康讲座,让村内妇女了解女性生理结构,等等。讲座也采用了村民接受度更高的形式,增加了互动、减少了灌输,提升村民意识的同时为后期推动变革奠定基础。
结合在青岛渔村的工作经历,可见过去引入专家,针对渔业兼捕、可持续发展、渔业基层组织等话题进行介绍,让村民了解基本概念并看到全市、全省、全国甚至全世界正在发生的变化是必要的,清楚什么是不可持续的渔业行为、其它地区为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做出过哪些尝试,就有可能碰撞出由本地传统生态知识生发出的环境友好捕捞/养殖方式。近期也希望回顾以往与社区沟通的记录,梳理哪些知识是在推动小规模生计渔业社区环境、社会、经济三个领域可持续发展道路上有普及的必要,并思考如何将这类背景信息转化成大家愿意听、听得懂、学得会的形式。
实践知识生产方式
到达周山前从阅读材料中学习了一点与“实践知识生产”相关的内容,但由于第一次接触有关概念,从文字中可以真正理解其背后含义略显困难。经过周山的线下学习,从第一天看到梁军老师团队二十二年的实务工作者经验随着一张张不同颜色的纸条流畅地讲出;第四天梁军老师结合前三天所学再次回顾第一日“现实中的性别怪圈”并梳理通过何种形式逐个突破;最后到第五天梁军老师从更高地维度谈周山村案例中实践者的知识生产。梁军老师团队行云流水般运用自如的“卡片法” 行动框架梳理是针对整个周山案例形成的实践知识;《老年学堂100课》是和村民多次讨论共同编制形成的实践知识;丰富的民众戏剧和顺口溜的基础是周山村民日常生活的提炼出的实践知识,实践知识的形式是多样的,面对不同的知识受众群体所展现出的样子也应该是不同的,但相同的是这些知识,都是“实践先行”并且经过了“实践-总结-完善-实践”的考验,经由多方反复推敲后总结形成。
印象深刻的逻辑框架形成过程
无论是单日的授课还是五天的安排,都有清晰的逻辑主线支持,哪怕不从性别视角进入社区,也可以从中受益。联想回个人工作,包括了“活动记录”、“活动总结与反思”、“下一步计划” 的每一次渔村调研记录,是否也是正在形成中的实践知识?如果每季度或每年都可以对零散的单次调研记录进行汇总和讨论,是否可以形成一份指导性工作指南?这份供团队内部使用的指南是否就是实践知识的一种呈现形式?除了加强对每次调研的记录总结以及多次调研记录的汇总,由与社区交流的实践过程中产生的面向社区使用的材料又是另一种实践知识的呈现形式。
在青岛,我们希望与渔民子弟学校合作,开发具有本地海湾特色的校本课程,联合学校开发课程,加强教师和学生对本地近海生物多样性和渔业文化的认知,进而从校入家进社区,提升捕捞和养殖渔民对自己所处行业及家乡传统文化的拥有感和自豪感。在有了设想后,便在学校的支持下开始了海洋兴趣社团的实践,在一个完整学年的社团课程实践中听取学校教师根据学龄儿童教育目标调整课程内容的专业意见,并在课堂上了解本地学生眼中的海洋生物和他们对本地渔业文化的理解程度,从而完善校本课程的知识体系构建并丰富课堂形式。现在校本课程仍在调整中,希望最后呈现一套既有完整的知识体系框架(实现对授课教师的教育),也有知识深入浅出且形式丰富的课堂教案设计(实现对学生的教育)。海湾特色自然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也有多方的参与,但还是“初级”的“实践-总结-完善-实践”循环,未来如果有机会也希望可以办一场参与式的课程开发大会,抛出课程的核心目标,让更多社区居民参与讨论。梳理课程需要包含的板块时也将考虑使用贴卡片的形式,“卡片法”本身就是理清思路的过程,最终呈现的思维导图网络也可以让整体思路一目了然。
开展海洋兴趣社团
个人故事讲述
周西川、陈国彬、弋荣亮、周秀朝、景秀芳等几位周山村民个人故事的讲述也非常动人,从自我介绍开始娓娓道来自己参与村规民约修订、乡村建设等各类活动的契机,其中不仅仅有支持者的声音,还有来自反对者的声音。经过向董琳老师的请教,了解到这一个个生动的个人故事都是建立在与村民熟识的基础上,由村民讲述,梁军老师团队对内容稍作筛选后整理形成,既真实、接地气又可以清晰阐述核心思想。课件里的文字像是一幕幕村民生活场景的字幕,方便我们理解当地方言,也让村民有了“抓手”,讲述起来可以更加从容。荣亮大哥的分享前,我看到的梦里老家是多彩的、充满新意的,却也是平淡的,荣亮大哥的分享不但让自己的形象饱满了,也让那一砖一瓦真正活了起来,后面几天早上出门闲逛时看到熟练驾驶铲车往返于梦里老家三期工程的荣亮大哥,忍不住挥手问好,隔着驾驶室玻璃回复给我的,也永远是自豪灿烂的笑容。
在渔村时,我最喜欢的交流对象就是老人,他们有大智慧却不自知,常年与海为伴追逐渔汛的日子让他们成为最懂海的人。与随便一位坐在村口安静晒太阳的老人聊起他们年轻时出海的时光,总有说不完的话讲。曾经尝试邀请几位熟悉的渔哥渔嫂在培训会上发言,收获的是连连摆手和摇头直呼“俺说不好”,但他们作为奋斗在一线的渔业从业者,私下里说起鱼来是侃侃而谈。后来聊起为什么不愿意公开场合发言,大姐们总表示发言的都该是“专家”,是“老师”,自己一个高中都没上过的人,说出来的东西肯定没人听。后来抱着“不强迫、全自愿”的态度,没有再硬性要求过大哥大姐们当众发言,却也从未想过可以怎样帮助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尝试过把接收到的知识总结再讲述,但始终没有从渔民嘴里说出来更生动,那么在周山见到的这种团队协助、居民讲述的方式,或许就是让这些实践知识丰富却“深藏不露”的社区“渔业专家”用乡音讲述个人经历和那些风雨里总结出的大智慧的一种方法。除了人的故事,也可以尝试让村民讲述当地习俗的故事、老物件的故事,让即将被遗忘的历史“活”起来。
修补渔网
感 性
个人信心的提升
在梁军老师第四日对推动性别平等的策略中,意外地发现几条总结出的策略也大多是我笃信且正在使用的,在梁军老师点出前却从来没有意识到,于是越发感受到对自己行为模式和理念梳理的重要性,但及时总结经验的习惯需要培养,“见缝插针、把握时机”的能力也需要提升。回想自己过去在社区和渔民、鱼贩、餐馆和民宿老板交流的过程中,作为和渔哥渔嫂聊家常的深度爱好者,却也总想找到话口把想了解的东西问到、问清,迫不及待想通过闲聊寻找到一个有助于未来工作开展的“缝隙”。然而当缝隙找到了,通过什么方法、用什么工具扩大这条缝隙尤为重要,往往需要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的积淀。现阶段的小心翼翼,甚至“避重就轻”,担心哪句话触碰了当地禁忌导致在这个社区的工作无法进行,也导致常常自我怀疑,以这样缓慢的进度还有没有可能了解社区基本情况并完成预设的助力渔业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大目标。五天学习结束,发现自己的理念和努力方向是可行的,无疑是对我这个“社区门外汉”的莫大鼓励。
工作信心的提升
最早在进入青岛的各渔业社区时,与社区居民、当地渔民、餐馆和民宿经营者交流,作为一个在村里很显眼的“外人”也遇到过各种误解和不解——把海洋保护与减少海洋垃圾划等号,认为“别人都扔我们一家不扔也起不到什么作用”。在艰难摸底后,发现各地都有不同的水产品制作工艺和有趣的渔业文化,于是今年开始转而从当地引以为傲的文化视角切入,联合志愿者开展渔业文化收集调研活动。在周山看到那么多结合当地文化成果开展的工作,对以文化视角进入社区开展工作的尝试的信心也盲增了几分。
联合大学生志愿者进行渔业文化调研
周山村学习结束时回看开头的几个问题,发现自己带来的问题或得到了解答,或得出“无需解答”的结论。经过五天的学习,意识到自己问问题的视角和问题本身的关注点或许并不是此行最“应该学习”的内容。周山行前,针对社区工作的问题都十分的具体并且基于客观事实,希望学习的内容是各类访谈技巧或“最能动员人的活动”,从一定程度上看是希望弥补自己生态学背景在社区工作中专业性不足的问题,减少试错成本。然而,社区工作更多的是做人和人所在社区的工作,虽与做特定物种和其所在栖息地调研的工作路径有相通之处,但人与社区是更加复杂和不可控的场景。因此,感慨梁军老师团队追根溯源,深挖问题,不但找到了根源性问题,还可以带着社区居民一起讨论,共同找到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案。
周山五日,做了上万字对课程内容的记录和思考,每一个板块都值得细细钻研,趁热打铁形成上文,却免不了有所遗漏或择日再看又有新的思考。返程后当被问及周山之行的感受,思考再三却只说出“了不起”三字,震撼于周山村民的精气神,更震撼于梁军老师团队的精气神。相信未来无论何时看到周山的消息,我都会想起2024年6月时凉爽的窑洞、满村的梧桐和周山村民灿烂的笑容。
END
说明与致谢:本文经研习营伙伴刘乐彬确认后发出,以上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确认,并注明出处。
项目发起方
北京市近邻社会工作发展中心
正荣公益基金会
项目支持方
德国米苏尔社会发展基金会
北京境外非政府组织发展服务中心
深圳市质兰公益基金会
行知计划旨在通过开展小额项目资助、工作坊互助学习、研究与出版计划等,推动行动研究方法在一线社会工作者及工作团队间学习应用,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支持本土实务社会工作团队能力提升,助力公益生态良性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