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知计划 | 庄礼凤:周山行对物种保护与社区工作结合的启发
“探寻‘撬动社区的力量’实务工作者研习营是行知计划的重要部分。研习营旨在以文化为根,培养根植社区土壤且具有反映实践能力的行动者,探索中国式社区治理的实践路径,推动有效的社区治理。
2024年6月,研习营顺利开展第一期工作坊,这一站,我们走进了河南省周山村。梁军团队在这里以性别文化为切入点,通过近二十年的社区教育与动员,周山村发生着悄然而深刻的变革。
学员们在深入学习后,结合所学及自身实践写下了不少感受。本期要推出的学习心得由广州湛江硇洲岛西埠村的庄礼凤所写。礼凤现与伙伴在硇洲岛经营渔村民宿的同时也在做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社区发展工作,既有保护经验和社区经验的礼凤,在周山学习之后对二者又有什么思考呢?一起来看一看!
01
细品梦里老家
初到周山村的时候我被社区空间的很多地方吸引着。还没下车就看到了纪念砖,纪念砖在进梦里老家路边第一眼就能看到的地方,来学习的团队会留下一个痕迹在这里,这让我感觉很好奇这个社区的氛围,同时有着说不出的厚重感,这个“留下”有被这个社区重视的感觉,似乎过来研习的团队都是周山村的朋友,周山村会好好的记住的。“大杂烩的墙”:梦里老家空间很多墙用了废弃物,有废弃的钟、轮胎、啤酒瓶、旧的窗户和些历史记忆的物件如儿时的弹珠,贴近生活的麻将,后来听施工队师傅荣亮的分享才意识到,梦里老家是大家团结共建的老家,施工师傅的价值和创造力在这里被激发了。很用心的是墙上用啤酒瓶时也有考虑到破碎后安全的问题,低处易破损的玻璃暴露面比较小,或者破了后也比较容易清理。空间感:院子和院子之间是相通的,也有空间上的交错,设计了很多休闲空间。空间里树(自然的元素)也融入了进来,不是树让路,为了留住树,在建造屋顶时给树留了可以继续向上生长的一个大圆。
梦里老家
大院的厨房:厨房四周很多旧窗户组成,透光性很好,室内灯光上除了主灯还有打在墙面的射灯,让整个空间上下层都很温暖。
周山村的大沙盘也有大智慧,村民一边做沙盘,一边讲故事,这个集体劳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唤醒了村民的记忆,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通过记录村民聊天的内容又留住了村庄记忆。以及梁老师讲收集具有村民时代记忆的材料——裂姜石,将看起来没有用途的裂姜石砌成墙,村民看到后会在裂姜石墙前说“原来裂姜石还能这么用”,这让村民看到熟悉的物件时顺其自然的就唤醒了村民的记忆。
我为什么会先关注空间,或者说关注怎样呈现和转化本土知识?因为我们也有计划在社区空间中做点事情,我们社区位于旅游岛,每年都会有不少游客到我们岛甚至我们社区来游玩,我们之前也有向村民收集了一些本土知识和乡土故事,目前也在思考如何转化和呈现这些本土知识和乡土故事。在来周山村之前我们的转化和想象的呈现更多是宣传册和展示牌,这些方式的呈现更多是给外来的游客看的,我没有想过原来本土知识和乡土故事呈现给村民看、连结村民的参与度和唤醒村民的记忆也会是其中的方式,而且似乎村民才是这件事情的魔法师,他们会让本土知识和乡土故事的呈现更加具有灵魂和魔力。
尝试转化本土知识(章鱼杯)
因此,回到社区后,我开始更加关注被村民遗弃在历史长河中的老物件、旧空间,有些旧的东西虽然现在没有使用价值了,但如果可以找到新的呈现方式,让它有新的作用,哪怕只是放在一处展示,能吸引村民的目光也是有价值的。了解是基础,也要站在村民的视角看问题,未来在社区空间中呈现渔村文化方面的工作中,我们在继续挖掘渔村文化的同时也会更加关注村民的视角,尝试和村民讨论和听取村民的建议。
向渔民了解他们的故事
02
被周山牵动的心弦
与个人相处:以前我以为表达和书写只要简明概要的,个人的心路历程的变化和行动变化的过程不值得一提,也没有人会关心个人变化的过程,别人要的是结果。参加完研习营后,对于我个人最大的感受就是要——习惯书写和及时记录,书写的过程中是自我不断反思的过程,对个人梳理和成长是有帮助的。
与家人相处:董老师讲农村养老与性别的时候,整套分析下来,让我有一种原来如此的感觉,我很小的时候就跟父母去到城里生活,在城市里不太感受到重男轻女,直到前两年父母说要回老家村里面盖房子养老,打着养老旗号建房子,我是全力支持他们。但房子盖好后,在陈列家具和分配房间时,他们的说辞变得不一样了,特别是奶奶说:“姐姐拿了这么多钱建房子,你(弟弟)怎么不多出一点,以后房子也是给你结婚用的”,我当时不懂为什么一切都变成是给弟弟结婚准备的,但是我弟并不在老家发展呀。因为这个事情,我和家里人表达过很多不满,以及认为这样是不公平的,之前的沟通也都不太有效。妈妈常常会举例子来说服我,例如“她自己结婚后也搬出外公家在外面租房子,还因为租房的原因,被偷了很多东西;哪怕结婚前后为娘家付出再多,娘家都没给出嫁女留一间房”;妈妈、奶奶她们是被传统的思想束缚着的过来人,是稀里糊涂的受伤者,也是“理直气壮”的施暴者。在周山村学习了性别平等和养老问题的知识和了解了背后的逻辑和影响后,我更加理解家人了,计划下次相聚时和家人深度沟通一下。
与团队相处:梁老师团队有三个核心人物,三个老师之间互相信任,会从细节处为对方着想,充分且有默契的沟通、点滴之间就沟通了事情的进度。我们团队目前也是三个人,相处中饭团会更多地为我们考虑,有些事情也会主动地承担更多,看到老师们之间的相处让我觉得挺愧疚的。团队中我们各自有自己擅长和不擅长的领域,但也有些领域是我们都不擅长但也需要有人来做的,未来的磨合中还需要更加为对方着想些。
傍晚的周山村
与村民相处:在周山村我们看到了梁老师团队和村民之间都是真诚相待,老师们对村民很了解,在周山村的工作不是设计什么项目,是发现了问题,再做事情。借助村民生活的平台,把想做的事情融入村民生活的仪式里面。是一个以人为主的过程,这个过程让人感受到了包容性,每个人都可以发声,让不同的声音都可以被听到。很尊重村民的节奏,有些事情没发生可能还没到发生的时机,就不急于强求去做。善于发现村民的长处,老年学堂小老师发挥了每个老人的特长,不同特长的老人带大家做不同的事情。在建造梦里老家的过程中,又激发了本土施工队的创造力。这些都让我觉得,梁老师团队就是伯乐,每个村民都是擅长不同方面的千里马。梁老师团队在周山村呆了二十二年,也是向村民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梁老师她们也是得到了滋养、收获和满足的,可以说梁老师团队和村民是一个双向回报,双向奔赴的选择。
这里我也对照到自己,以前我会有点害怕和村民聊天,因为可能是带着收集资料的目的去的,会有压力,后面在听村民讲的生活智慧和物种的本土知识时,让我很受教、很满足、也很享受。但是我们目前还处在和村民建立关系的阶段,识别关键人物和敏感地捕捉到村民的长处一起做事情,是我们也在探索的事情,最近半年我们有邀请了解神明活动的村民带孩子们走村串巷,来到神明的宫庙,介绍拜神仪式和讲述神明与海洋物种之间的关系,这不仅是帮助孩子们了解渔村传统,还让长辈们有机会传授他们的经验给渔村后代;我们也邀请村里擅长钓鱼的年轻人,和孩子互动,教孩子钓鱼。虽然和一些村民尝试一些互动,但单次互动后,就没有什么事情能保持继续链接,感觉目前还是缺少一些深度。
03
个人提问式的反思
用两个问题对自己的动力的分析和在社区做物种保护工作的直接的收获。
第一个问题是我是谁?我为什么留在黑石屿所在的渔村社区做事情?
我叫庄礼凤,是个自然爱好者,不是社工,是广东湛江人,以前在湛江的鸟类保护的公益机构工作,那时候我的主要工作是调查鸟类和做鸟类的保护科普工作。也会进社区,那时候对社区工作的理解很简单,让村民填一下问卷,发一下鸟类保护的宣传单,然后回来的报告就写回收了多少份问卷,保护宣传影响了多少村民,这让我觉得心里虚得很,但当时也没有更好的案例和指导了。那时还没接触村民时,感觉和村民沟通很困难,但接触村民后,感觉村民还是友善的,只是我们对鸟类保护的宣传工作还是太浮于表面了。
在自然中的礼凤
2018年夏天,我作为美境自然滨海科考的志愿者,在广西三娘湾我想跟渔民要被误捕的中国鲎拿去放生,有个渔民不大肯给,渔民很疑惑,他说“鲎不能吃,也会弄破渔网,为什么还要保护鲎,人也应该被保护”。当时渔民这句话挺触动我的,除了鲎的数量减少、是濒危、是保护动物,我说不清为什么要保护鲎......
中国鲎
和社区对立,再到村民那句为什么要保护,我发现用物种保护体系的话术是很难和村民沟通的,我们无法理解村民和社区,村民感受到的是一种强制性的保护行动。后来我到黑石屿玩,发现这个渔村的村民捕捞螃蟹时会误捕到中国鲎这种保护动物,我和饭团说了后,她本来是村里人,本来她就带着村里的小朋友一起玩上乡土课堂,然后慢慢的带村里的孩子们了解和将保护鲎行动融入孩子他们的生活和家庭。这个过程也是很慢的,但我看到了社区孩子的变化,孩子也影响着渔村的家长。社区里人的对物种的态度和行动的变化,让我好像看到了社区参与物种保护的可能。
参与巡护救鲎的社区儿童
后面我团队一起申请了质兰的项目,起初项目策划时我和一个研究鲎的朋友提的项目内容主要是鲎调查、宣传保护这类。然后质兰建议我们关注社区,我们团队的方向改为了做物种本土知识的收集这些,和渔民聊天时发现他们描述物种很有趣,会体现就我们当地语言的魅力和生活智慧。这点很吸引我,因为我很小就跟着父母离开湛江,很不了解家乡,对家乡多点了解,也是我很期待的事情。
我们团队之前就一个质兰项目,我们都是没有工资的状态,家人和朋友朋友都劝我要长远考虑,例如去城市里工作。以前每次有人提这个事的时候,我会变得不太坚定,焦虑。这种反复的内耗状态也挺影响我们团队的。我想我还留在黑石屿很重要的两点是,社区孩子和村民因为我们陪伴慢慢的发生这变化、而我自己也被我们渔村的生活和智慧滋养着。这次来周山看到了梁老师团队和周山村美好的关系,靠的不是项目的维系和坚持,是彼此之间真诚相处、互相滋养带来的改变,也会成为我坚定我继续留在黑石屿所在的社区做事情的一个希望吧。
第二个问题是物种保护怎样和社区行动集合?
回看质兰项目第一年期间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和渔民解渔网,参与他们的渔业生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收集了一下乡土知识,慢慢的了解了渔民在岸上的生产作业,但我们还不太能融入渔民的生活,渔民也不太理解我们干嘛要和他们聊天,更不理解我们为什么要救鲎,而鲎的保护行动更多是引导社区的孩子和游客来进行;质兰项目第二年我们较上一年虽更少的参与到渔民的生产中,但更多的参与到村中公共集体性的活动中,例如,年尾年头的神明活动,我们通过拍摄和协助干活参与村中的神明活动,在这个过程里我们与村民逐渐熟络,和村民的话题不止渔业生产,有了些生活话题,并观察到村民在忙碌的生产中,其实也是有相对休闲的时间,于是我们在他们不忙碌的时间中组织村中大人和孩子一起外出去海洋博物馆游玩,以及她们会在三八妇女时自己组织出游,我们会帮她们拍照记录。第二年中,感觉我们更加了解和融入村民的生活了,有点梁老师说的顺势而为的味道,除了项目之前计划好的活动,我们会顺势参与到村民的活动中,在他们的活动里和他们熟络。
关于未来在社区行动的想象,目前我们在社区以及组织起了儿童的巡护守鲎的队伍,但儿童巡护存在一些不足,缺少一点及时性,中间需要通过奶奶们传达,通过观察和奶奶们聊天,我们了解到奶奶辈是呆在渔网处理副渔获物的主要人群,因此,未来我们计划继续和奶奶辈相处,探索奶奶辈直接放鲎回海,或者奶奶辈收集鲎不遗弃,孩子们再将鲎放回海里。
忙于渔业生产的渔民
基于前两年质兰项目的经验和周山的学习,我更加深刻意识到在社区做物种保护还得先扎实的、用心的、去了解我们的渔村和理解渔民,理解村民怎么看这个地方,他们眼中需要保护的是什么,顺势而为,珍稀濒危物种有没可能是被顺带保护的。
END
说明与致谢:本文经研习营伙伴庄礼凤确认后发出,以上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确认,并注明出处。
项目发起方
北京市近邻社会工作发展中心
正荣公益基金会
项目支持方
德国米苏尔社会发展基金会
北京境外非政府组织发展服务中心
深圳市质兰公益基金会
行知计划旨在通过开展小额项目资助、工作坊互助学习、研究与出版计划等,推动行动研究方法在一线社会工作者及工作团队间学习应用,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支持本土实务社会工作团队能力提升,助力公益生态良性可持续发展。
图文:庄礼凤
排版:潘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