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知计划 | 撬动社区力量实务工作者研习营——周山研习纪实

探寻“撬动社区的力量”实务工作者研习营,由北京市近邻社会工作发展中心、正荣公益基金会联合主办,旨在通过对根植于在地文化的社区实务案例的深度探访,以及通过基于行动研究方法的实务案例研习和实务工作者的团体共学,实现实践知识的生产,为实践者行动赋能,提升本土性的实务工作品质。线下工作坊是研习营的重要学习形式,第一期工作坊,我们选择走进河南省登封市周山村,因为这里是社区实务工作者圣地一般的存在,我们在进行一场朝圣之旅!

DM_20240819223226_001_结果.jpg

周山合影

v_结果.jpg

紧张丰富的学习历程——周山五天课程

周山村二十年的社区实践,凝练在了五天的课程之中。
第一天上午,董琳老师首先向大家介绍了周山村的整体情况,回顾了原河南社区教育研究中心,即今天大家口中的梁军团队在周山实践二十年的历程。

梁军老师、欧阳老师、董琳老师等几位实践者,以推动社会性别平等,促进社会公平发展为团队实践宗旨,坚守每个人都有公平发展的权利,没有性别平等就没有真正的民主和平等的实践理念。团队曾经关注农村妇女发展、农民外出务工、反家庭暴力、艾滋病防治、农村养老困境等社会议题。

梁军团队

2002年梁军团队正式进入周山,最初从农村妇女手工艺开发为切入点,探索农村妇女发展与推进乡村性别平等路径;2007年团队关注到农村养老困境,开始探索建设农村多样化养老模式;2008年,中央党校性别平等政策倡导课题组关注研究出生性别比失调问题,在周山村能否在基层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找到从基层解决问题的实践路径?2009年周山村启动了长达8年的三次村规民约修订,不仅回应了为什么在乡村社会会存在强烈的男孩偏好,这种偏好是否仅仅是一种文化习俗,这背后反映了怎样的社会性别制度与结构,它如何影响其中的女人、男人;它是否是不可改变的?周山村修订村规民约,推动风俗变革的实践,不仅深刻改变了一个村庄,也探索出一条从性别切入实现乡村变革、改变村民意识,凝聚社区力量,实现社区发展的有效路径。随后的十年,周山村推进社区养老模式变革,修建“梦里老家”探寻空间与社区动员,发展团结经济撬动社区可持续发展。今天的周山经历了悄然而深刻的乡土变革,周山的故事与经验,吸引了无数实务工作者来到这里,聆听周山经验,接受一场充满力量的实践洗礼。

此次周山工作坊课程包含多方面内容,包括周山村妇女手工艺协会,社区老年小学堂,村规民约修订等乡村社区实践分享;包括从性别切入的社区教育,乡村性别制度变革,从性别角度看农村社区养老,乡村建筑与社区发动,实务工作者的实践知识生产等乡村建设中的实践方法与模式探索。

每一场课程都经过精心准备,部分学员并非第一次到周山,或此前多次听过梁军老师的课程,当再一次聆听,还是会有很多新的收获,听到更加清晰的梳理和新的思考,因为即便讲过无数次的课程,梁军老师每一次一定会针对学员的需求,结合新的思考重新备课,精心准备。而每一位村民讲师课程都是梁军老师和团队其她老师精心协助准备,才能够呈现出当下分享的效果。正是这样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决定了周山实践能够取得今天的成效。

听周山的课程,能够清楚感受到,周山实践是一个大同的社区整体的变革。虽然梁军老师团队以推进性别平等为根本目标,但相应的实践却不仅仅局限于性别工作,乡村的妇女发展、农村养老、村庄治理、社区空间、环境建设、团结经济等各个方面的工作,围绕人与社区的发展,都整合在其中而又将性别平等的理念和视角贯穿起来。在周山村,没有我们作为公益组织常常受困其中的特定议题、特定领域,没有机械的项目制的运作和思考方式,周山实践了真正意义的以真问题为导向,以社区为本的实践。

从周山的实践课程中,能够学习社区有效活化的社区工作方法。参与式培训、民众戏剧,即便是来自西方的实务工作技巧,在周山的实践中都要经历与社区实际问题、社区文化特性,与社区村民表达理解的方式结合,在社区实践操作中检验重构的过程。一个家庭成员如何分配营养液的小小参与式活动,让村民一看就理解,上手就能操作,过程还引发思考,有效推思想变革。在这样的活动中,我们不太能看到自西方发展工作而来的参与式方法在进入中国农村社区民众中的水土不服,这正是梁军老师团队扎根中国农村实践土壤,与民众紧密在一起发展实践的结果。而这样的工作方法在周山经验中比比皆是,值得我们学习。

不同形式的社区教育形式

周山的实践不仅有方法,更充满了智慧。梁军老师讲在社区、在变革的契机面前,要千方百计寻找机会与缝隙,要义无反顾勇敢推进变革。但当在行动中遇到阻力,特别是来自社区,来自当事人的疑虑踌躇时,需要分析、沟通、理解,不强推,要尊重当事人和社区的步伐。那么什么时候全力勇敢推动,什么时候要谨慎、迂回,另寻机会,这样的判断是实践的智慧。

这样的智慧来自于实践的磨砺,来自于始终谦虚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同伴学习,更要向社区学习,在群众中找方法,相信群众,同时又善于总结反思,勇于自我检讨,无止境探索新的实践方法。

五天的学习,十余场课程,内容丰富,精彩纷呈,让每一位学习者收获满满。

感受社区与社区人

学习不会仅仅来自课程,来到实践场域学习,最重要的是能够更加直观接触社区,感受社区与社区中的人。

工作坊第一天,在周山的文化大院,为我们表演迎宾打鼓的虽然都是年过半百,甚至是六七十岁的老家人,但鼓打得威风凛凛,周山村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就是生机勃勃。随后的老歌新唱,老人们自编自改的歌曲一段段娓娓道来,唱出老年人晚年生活的艰辛不易,又一点点唱出改变的信心,唱出希望,唱出老年人的精气神!周山的村民们,周山的老年人们,让我们看到了与今天很多村庄不一样的人的精神面貌。

老歌新唱

在后面几天的课程中,老年协会、手工艺协会、社工小组,社区骨干轮番上阵,能上课培训,能表演戏剧,能展示才艺,能分享成长......在老年小学堂分享环节,十几位来自各个村组老年小学堂的学生们,讲起他们六十岁、七十岁,甚至九十岁,背起书包,走近了有些人一辈子都没有迈进过的学堂,重新读书认字,学习成长,开始拥有不一样的晚年生活。老人们在现场抢着发言,要分享自己的成长和感受,最终主持人不得不因为时间关系打断。我们看到了周山的不一样,周山人的不一样。

DM_20240819223226_010_结果.jpg

与小学堂的各位合影

村民分享在很多地方都有,但真正让村民作为培训老师给学员上课,而且是一批讲师团,一套课程,这恐怕不多见。在这几天的学习中,周山手工艺协会会长,也是研习营学员秀芳分享手工艺协会二十年发展历程;亲身全程经历八年修规民约修订的当时村干部蓓晓介绍整个修订村规民约的过程和经验;而村民弋荣亮叔叔,则生动讲述了自己是如何从一个包工挣钱的打工人,变化成长为梦里老家的建设者和设计者,成为建设自己家园的主人。

村民讲师

普通村民能够站上讲台实属不易,他们所讲述的成长和变化更加让我们震撼。这样的不易与震撼背后,是梁军老师团队二十年的陪伴,是每一个工作中的细致,对人的成长的关注,以及如梁军老师所说,真正关心相信村民,相信社区的力量。

除了在课程中接触村民骨干,我们也走入社区,参观梦里老家,听窑洞与周山祖辈的故事;探访社区生态厕所改造;我们也看到了美丽乡村建设中的规范化一景,看到乡村生态文旅发展中的困境。周山村的二十年,因为梁军团队的到来发生了深刻改变,但周山村也是今天乡村社会发展的一部分,需要面对各种挑战,周山的故事和经验能够给我们这些工作在城乡社区的一线工作者的启示是多方面的,值得我们深度研讨思考。

DM_20240819223226_013_结果.jpg

村民为伙伴们介绍梦里老家

小组讨论、对话与争论

研习营作为一个实务工作者学习社群,共学是社群的重要学习属性,每位伙伴是学习者,也是贡献者,伙伴贡献越多,社群学习资源越多,每位学习者的收获也越多。所有伙伴分为三个学习小组,不仅组织平时线上小组学习活动,在工作坊期间,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习讨论,同时也承担工作坊学习方面的支持工作。

DM_20240819223227_014_结果.jpg

小组讨论

工作坊的每个晚上,各个小组会展开对当天学习的复盘,讨论总结学习收获,提出学习中的问题,在第二天的学习开始前以小组报告形式,向周山梁军老师团队反馈学习收获并提出问题。伙伴们特别会关注分享工作经验中与自己的工作实践相关,有参照集合点的内容,查找自己工作中值得借鉴的部分。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关注点——性别视角、参与式当下的现实意义、行动的可持续性、村民主体性、工作团队协作、工作团队可持续等等,丰富的内容激发了学习伙伴的思考及充分的经验碰撞。

DM_20240819223227_015_结果.jpg

小组讨论

会有争论,会有不同意见,甚至是提出自己的质疑。比如工作团队中强性别意识会不会形成一种新的强势话语对社区构成影响?参与式到今天是不是过时?这样的规模介入社区有没有反对的声音?这些问题在小组内讨论并反馈老师们,不同的意见带出了更充分的对周山案例的讨论对话,在对话中会发现问题,也可能协助伙伴察觉到自己看问题的固有框架。学习和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推向深入。

DM_20240819223227_016_结果.jpg

小组讨论

三个小组不仅形成了学习讨论的团队,更促进伙伴们彼此之间的情感联系,共同的学习生活中,更紧密联结的社群关系正在形成。每个小组各有特色,每个小组的讨论也各有特点。“姐弟登高处”组名就突显自身对传统性别意识和习惯的挑战,因为有杨老师参与,小组讨论有条不紊,层次分明;第二组“照见黄花香”(探寻·撬动·照见)一开始就进入了讨论协作的磨合,积极推进讨论,但还是感觉伙伴状态不一,以至于小组一度陷入成效“焦虑”;第三小组名曰“阿基米德·中”,誓以阿基米德撬起地球的豪情撬动社区,但讨论过程最初主打“松弛感”,却因为组内必须要把不同声音讲出来的意见,带出了逐步深入的对话讨论。

在社群内的学习互动不仅有分好的小组,伙伴们也在根据议题地域自主结合,构成不同层次的讨论学习关系。质兰伙伴因着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社区的共同议题,在质兰基金会的协助推动下,发起专题讨论。来自西南、西北等临近区域的伙伴,也在交流中构建起联结。

DM_20240819223226_001_结果.jpg

我们收获什么——学习关键词

彩色纸条:

整个周山学习过程中,梁军老师多次使用彩色纸条呈现的形式为大家授课,给伙伴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几个小组与部分伙伴也纷纷效仿,学以致用,这可能是周山经验转化最快的学习收获。

彩色纸条一张一张层次分明,排列有序,呈现了问题分析过程中环环相扣、严谨的思维逻辑性。整个分析推导与呈现的过程,不急不缓,紧紧抓着聆听者层层深入。纸条的颜色、排列顺序都能够帮助聆听者理解相应问题的层次与逻辑关系。在整个问题分析呈现完成之后,所有内容和推演过程都依然保留在那里,可以反复回溯,帮助伙伴进一步理解和思考。

DM_20240819223227_018_结果.jpg

伙伴尝试使用纸条

这样的培训形式让伙伴们大有收获,但真正震撼伙伴的,可能还是在形式背后,梁军老师团队对相应社会问题的精准认识、深刻理解,以及对问题内在逻辑的清晰把握。而这绝不是具有表面的分析呈现问题的技巧就能够实现,而可能是多少年来都浸润在实践中,发现真问题理解真问题,同时不懈学习钻研,认真用心对待每一次报告,始终做一名谦虚认真的实践者与研究者。

彩色纸条的背后,我们作为一名青年实践者更应该学习的是这样的态度与精神。

性别视角:

梁军团队以推动性别平等为组织宗旨与使命,周山村的实践也是以推进性别平等为重要目标,社会性别视角贯穿在周山所有社区工作当中。看周山经验,无法忽视性别议题。周山为我们这一批学习者提供了一次性别“识盲”的学习机会。

实际上对于我们在一线社会服务、社会发展领域的工作伙伴来说,性别视角、社会性别议题并不陌生,不说性别平等的意识深入人心,但我们都会认为自己具有一定性别视角,这也算是一名社区发展工作者的基本训练。

640_结果.jpg

男子秧歌队

可是当我们走进周山,走入周山经验,我们才发现自己的性别意识,对性别问题的认识相当有限。常常只有开展妇女工作时才想起性别;只有看到歧视妇女和妇女权益受损才认为看到了性别问题;主要强调男女平等,增加女性参与就能解决性别问题;再或者性别问题就是性别问题,与其它问题无关。

梁军老师说:“性别不是一个问题,性别是一种视角”,“没有性别平等,就没有真正人的平等,社会的公平”。周山的经验也为我们呈现出在社区发展、农村养老、社区环境、空间建设、出生性别比失调等等不同类型的社区问题中,性别视角在分析介入当中发挥的作用。性别平等实际上与方方面面的问题都紧密相连,当我们加入性别视角分析问题,让真正深层不公平得以面对的时候,实际上有效帮助了我们解决各种社会问题。

DM_20240819223227_019_结果.jpg

农村养老现状“三等老人”

周山是我们的一趟深刻且及时的社会性别课程。

改变:

在周山,改变的力量冲击着每个学习者。人和社区的改变,制度的变革,无一不在触动着我们。传统的性别结构,沿袭千年的婚居制度,在每个人眼中理所当然,甚至会被我们冠以文化、风俗和传统,要认识其中的问题本已不容易,要改变这样的性别制度,我们想都不敢想。

推动改变的勇气,实现改变的智慧,相信改变的信念。

作为一名实践者,面对真问题,解决真问题,以真正的改变为使命,为行动目标,本应就是实践的本质,却又是这个时代中最难能可贵的实践品质。周山应该是实践的榜样。

改变真实发生,但改变不是从天而降的奇迹。每一条细微的改变都有迹可循,都在实践者行动的细处。周山村人的改变、村庄的改变、制度变革如何能够发生,这其中无处不在的社区教育是关键。教育的本质本身就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指向人的改变和成长。在周山实践中社区教育贯穿始终,在大量参与式培训中开展骨干教育、使用民众戏剧和多样群众文艺形式开展群众教育、抓住风俗变革机会在生活情景中开展观念教育......教育随时随地、多种形式、生动活泼、深入浅出、朴实通俗,入脑又入心。

最终还是细节决定了成败,于细微处的教育行动,决定了改变的发生!

实践者的知识生产:

梁军老师在最后一天的课程为我们分享了关于她对实践者知识生产的理解。分享了她从“实践者做实践,研究者做研究”的二分认识,到真正认识到并探索出——实践者如何对自身实践做研究,生产实践知识,并最终促进实践的一条路。

周山村的经验,梁军老师团队在几天中娓娓道来,从周山的实践历程,到问题分析与解决框架,再到总结的实践方法、行动智慧,这构成了一套具体的独特的且有品质的实践知识体系——活生生的行动研究。在这里,梁军老师回答了:什么是知识?什么是知识生产?实践者能不能做研究?实践中为什么要做研究?实践者怎样做研究?

在周山我们看到了这套实践知识体系,必须承认,不仅仅是从实践总结层面,从分析认识,逻辑性的角度来说也远远比很多书本上的空洞的学术理论更具力量,而且这样的实践知识是指向有效解决问题的。今天我们作为实践者,一方面不具备自主研究自身实践,生产知识的信心和能力,同时,当我们尝试书写,与主流学术对话,似乎更希望获得学术上的认可,获得相应专业话语权,这样的研究本身,也脱离了实践者行动研究的初衷。对此梁军老师和她的团队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精神力量:

周山的经验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周山在如此多实践者眼里高山仰止,不可企及,成为社区工作实践领域神迹一般的存在。如果仅仅从理念和方法层面去看,似乎不足以如此,性别理论、参与式方法、文化与发展在今天看来实在是平平无奇。是什么将这些理念和方法在周山实践中推向极致,只能是精神,梁军团队的精神,周山的精神——实践精神、钻研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真正尊重农民尊重社区的谦虚精神。

DM_20240819223227_020_结果.jpg

杨静老师谈周山经验

在今天这个时代谈精神总觉得不甚适宜,但对于周山实践,对于梁军团队这种精神力量是绕不开的。支撑这种精神的是老一辈责任感、使命感、纯粹的理想主义,当然最重要的应该是发自内心的对农民对人民的情感。虽然每个时代成长起来的人会带着时代赋予的精神气质,但每个时代的精神也在被其中的一个个普通人塑造。今天的我们如果失去精神力量的支撑,再专精的专业方法,再独树一帜的理念框架,都很难做出真正经得起检验的实践。

理想与现实:

在伙伴们的学习反馈,被多次提及的一段话,是梁军老师引用哲学家赵汀阳曾说的一段话:“理想不是用来实现的,而是用来衡量现实的一把尺子,让我们知道现实存在着哪些问题需要改善。”之所以这段话引发大家的共鸣,或许是因为一名投身改变社会的发展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公益人,或多或少都有一点社会理想。然而在理想面前,我们又觉得理想似乎永远不可能实现,在实现理想的道路上充满令自己恐惧的障碍,以至于我们怀疑理想,怀疑自己行动的意义,给自己的退缩寻找到充分理由。这或许是当下的年轻工作者踌躇在意义感价值感,而无法启动真正行动的一个重要原因。

周山实践给予我们的其实是梁军老师团队用二十年时间执着坚守一个理想,并始终脚踏实地向着实现这个理想的目标不懈前进。对于这个世界来说,无论周山实践如何成功,一个性别平等的世界绝不会就此到来。但只要相信理想,朝着理想行动,这个世界就会改变,就会向着理想中的美好改变,在这个过程中你所能影响的人,就会改变,就能感受到理想中的美好。你为了这份美好做出自己的行动,意义就在这里,从这个意义上,理想已经实现了!

于是,对于一个实践者,周山终成为代表理想的圣地,又在现实之中。

DM_20240819223227_023_结果.jpg

DM_20240819223227_022_结果.jpg

纪学员伙伴所做的纪念砖

学员的感受、思考与分享

黄美华:周山学习——坚定自己坚持的路

张杨:周山研习营收获与思考

 刘乐彬:周山行学习感性和理性的收获

李义熙:周山村研学给我带来的反思

庄礼凤:周山行对物种保护与社区工作结合的启发

许志上:从周山经验审视我的来龙去脉

王雪梅:周山之行,不虚此行

项目发起方

北京市近邻社会工作发展中心

正荣公益基金会

项目支持方

德国米苏尔社会发展基金会  

北京境外非政府组织发展服务中心

深圳市质兰公益基金会

行知计划旨在通过开展小额项目资助、工作坊互助学习、研究与出版计划等,推动行动研究方法在一线社会工作者及工作团队间学习应用,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支持本土实务社会工作团队能力提升,助力公益生态良性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