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知计划 | 刘春来:我从周山收获了什么

“探寻‘撬动社区的力量’实务工作者研习营是行知计划的重要部分。研习营旨在以文化为根,培养根植社区土壤且具有反映实践能力的行动者,探索中国式社区治理的实践路径,推动有效的社区治理。

2024年6月,研习营顺利开展第一期工作坊,这一站,我们走进了河南省周山村。梁军团队在这里以性别文化为切入点,通过近二十年的社区教育与动员,周山村发生着悄然而深刻的变革。

学员们在深入学习后,结合所学及自身实践写下了不少感受。本期要推出的学习心得由成都艾特公益的刘春来所写,他说:这是一份迟到的作业,一直在动笔,迟迟未完结。周山经验如此丰富,只要在行动,永远都不晚,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份别具风味的学习心得!

我们是来学习的,不是来做评判的,周山经验很棒,值得借鉴的地方很多,但是我们也不能完全照搬。每个社区都不一样,这篇研习报告,也是结合我的经历和工作,只说我学到了什么。

作为社区工作的机构,在你的社区,有多少居民你能随叫随到?有多少居民骨干和志愿者活跃其中?社区又有多少故事可以讲?这些故事又能讲几天几夜?而这些在周山村的故事真的几天几夜也讲不完。

过去的周山村,一个在河南山沟里的普通村庄,一个村民口中曾经的“低头村”,一个曾经为了粮食补贴款拨付矛盾重重的“问题村”。20年前,人们走出去都不愿意说自己是周山村人。

dm_20240826210808_003_zrgy_660.jpg

充满生机的“新农村”守护者们

现在的周山村,全国第一个制定体现性别平等村规民约的村庄,一个村民集体出版“顺口溜”书籍的村庄,一个把妇女的故事编撰成书的地方,一个真正老有所学和老有所用的和美农村。20年后的今天,人们走出去都会骄傲地说自己是周山人。

是什么给一个普通村庄带来如此大的改变?是什么给老百姓带来骄傲的资本?是什么让我们愿意去认识她、了解她、学习她?

缘起·

质兰基金会对伙伴的“爱”

2024年6月,经过多次的时间调整,“撬动社区的力量研习营”正式开启,这是由北京市近邻社会工作发展中心、正荣公益基金会联合发起,德国米苏尔社会发展基金会、深圳市质兰公益基金会支持的一次社区行动者们的研习之旅。作为“质兰基金会”支持的“龙门山猛禽监测与保护项目”团队的伙伴,很荣幸被推荐、答辩、录入成为了一名正式的“插班生”。质兰基金会希望项目伙伴能通过学习找到在生态保护中撬动社区的力量,帮助伙伴学习社区工作的知识和方法。

dm_20240826210809_004_zrgy_660.jpg

质兰伙伴与梁军老师、杨静老师合影(左一为刘春来)

这几年,我一直在组织培训,而很久没有出去主动学习,对一周“脱岗”非常焦虑,担心突然的任务,担心行程的冲突……特别是听了行前的几期培训后,也感觉到近邻团队老师们精心的准备和付出,如果不能参加,真的会非常可惜。

其实,一开始我对“周山村”学习议题没有太大的共鸣。听说这是一个做“性别平等”的地方,作为一个四川“耙耳朵”,性别不平等好像不存在,对研习之旅的期待并不是很大。

初识·

“习以为常”的周山村

大巴车从火车站出发,中途和同行伙伴搭讪聊了些工作相关的话题。由于发困,并没有太留意进入村庄路途中的事物。直到大巴车停到了“梦里老家”门口!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窑洞群样的建筑,想起了陕北外爷家的窑洞,但是这里的“装修”风格明显挺特别,空酒瓶、废水缸、老物件、旧门槛。但是作为特色乡村旅游如火如荼的成都来的人,对这样的装饰风格感觉“习以为常”,成都周边很多民宿都会将老物件拿来做成房间、做成洗手台、做成装饰品,可以“装修”成想“装修”的一切……

dm_20240826210809_005_zrgy_660.jpg

dm_20240826210808_006_zrgy_660.jpg

老物件

特别仔细地留意到 “研究者驻地谢绝参观”的字样挂在门口,心里也在犯嘀咕,这么特别的一个地方(也算是村里最特别的地方)为什么不允许参观呢?突然对“研究者”们有了一些疏远感!绕着梦里老家走了走,也没有发现什么游客,也没有发现什么村民,让我对这个“网红地”并没有产生多么浓厚的兴趣。

通过一周的学习,深入周山村,听梁军团队介绍,和村民的深入接触,才发现,以上对周山村的“初识”是多么的“肤浅”!

感动·

从梁军团队年龄开始

梁军团队,现在已经是三位“退休老太太”,最年轻的也有65多岁,而梁军老师已经快80岁了。她们到周山村“乡建”已经20多个年头。20年间,她们始终保持3人小组协同共进。过程中团队中有几位研究生学历的项目成员希望一直跟随她们工作,但是梁军老师的话却让人意外又真诚。她说:如果要想着“养活”团队,就会去做一些与“理想”不符的事情,便会逐渐失去团队的目标。所以每每有人问梁军老师:“在周山村的20多年中,你们是怎么坚持的?”梁军老师她们都会说:我们不是坚持,也从来没有坚持,这是我们喜欢的事情,也是在和周山村一起学习和成长。

我们又应该拥有怎样的一个团队呢?作为一个团队,特别是“社会组织”伙伴,有多少团队会一开始就拟定自己的“目标”,然后一直为了目标和理想持续不断前进呢?梁军老师80岁,董琳老师65岁,欧阳秀珍老师60多岁,而她们一起合作的时间已经有40年。“百年老店”、“工匠精神”,这些名词更应该适用于“社会组织”。要想改变世界,就要有足够的岁月,要有足够的沉淀。

dm_20240826210808_007_zrgy_660.jpg

从右往左分别是梁军老师、杨静老师、

欧阳秀珍老师、董琳老师

研习过程中,我们也切实看到梁军团队“三人组”能走这么久,走这么远,出这么多成果的原因。首先,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并且愿意为之奋斗。也许这个目标并不是最初就完全形成了,但需要团队在工作中不断修正和达成共识。其次,有一个灵魂人物领头,而每个成员都有自己风格。虽然每位成员都很重要,领头人赋予团队灵魂,其他成员赋予了团队肉身,这样才能让一直队伍有思想有行动。第三,默契的工作配合和团队分工。走在思想前面的梁军老师,走在工作里面的董琳老师,走在行动后面的欧阳老师,她们总是第一时间找到自己的工作内容,并且默契地配合,有序地推进。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改变·

从村民的精神面貌开始

走在周山村,你会感觉到这个村和其他的农村也没有多大区别。院落,人家,坐在屋前聊天的老人……但是,在研习过程中逐渐深入接触到他(她)们,才逐渐认识到了他(她)们的不同。越深入改变来得越强烈。

打自己村的鼓,发自己人的光。

周山村的鼓队,大多数是女性妇女,从三四十岁,到六七十岁。当有团队来周山村参访学习,当村里的红白喜事,当村里有重大节日,她们就会组织起来免费表演。而她们的表演只有一个要求:一个成员都不能少。因为出村收费表演往往无法全部成员一起参与,现在也很少去做收费表。队员们说:我们打鼓是为了自己开心,为了大家高兴,出去演出也是为了周山村争光,如果不能所有人都参加,那就违背了初衷,她们宁愿不要这个钱。当在烈日下敲着喜庆的节拍,挥舞着金黄的鼓槌时,我们看到她们发出耀眼的光。

唱自己村的歌,颂周山村新精神。

走进周山村文化大院的教室,墙上贴了许多与周山村文化、习俗、生活有关的“顺口溜”和“新歌词”。周山村的人们用将老歌新唱的方式,把自信、美好、幸福都唱到了里面。周山村合唱团,用这样的方式在大大小小的场合展现出了周山村的新精神。

手工艺展览

绣自己村的画,动手描绘新生活。

手工艺协会是周山村最早成立的居民自组织。现在不仅有琳琅满目的手工作品,还有作品展览馆,也有一套完整的协作互助机制。而手工艺协会的使命愿景也是在过程中集体讨论形成的。不管是效率与参与之间的争议,还是做股份制或是互助制的决定,在每一个重要的节点,通过梁军团队的社区教育,让村民自主地去决定发展的方向。最终,手工艺协会不仅成为周山村妇女们能力展示的舞台,也成为周山村“互助基金”的重要来源,在社区助老、扶困和变废为宝。

演自己村的剧,带来思想的重大转变。

梁军团队和周山村民一起,不只是擅长唱唱跳跳,还组成了移风易俗、推陈出新的“宣讲队”,以男女平等为切入点,编排了《女娶男》《妈妈和女儿的故事》《婆媳对对碰》《山花》《埋胎盘》等大量村民作为主角的民众戏剧,在村内、外村、城市专场等各种地方演出。大大小小数十场的演出,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让老百姓对男女平等、婆媳关系、家庭关系、农村养老等中出现的旧思想、陋习等进行了批判,在村里形成了积极的新风尚和新民俗。同时也直接影响到《周山村村规民约》的成功修订。

上自己的学堂,活到老学到老。

周山村的“大学堂”是村民集中学习开大课的地方,还有村民等爱心捐助修建并分布在村里不同小组的5个“小学堂”,这些都是村民学习礼仪、认识健康、提高素质的重要学习场地。梁军团队和村民共同完成出版的《老年学堂100课》专为周山村村民订制。还有无数村民“小老师”带领大家每周学习。这些学习机制的建立,让我们看到了周山村的魅力所在。

dm_20240826210808_012_zrgy_660.jpg

村民在小学堂门口进行文艺汇演

升华·

“装”不来的村民参与

第一眼见到的梦里老家,感觉是和四川好多新建民宿风格差不多,有很多旧物来做改造,不同的是这是一个窑洞群而已。在没有听梦里老家建设过程以及背后故事的时候,一直以为这就是一个“精心装修”的工程而已。但实际上,这背后有着许许多多动人的故事,以及无数村民家庭及个人的身影。怎样将一个“工程”变成一场“社区营造”?怎样动员老百姓参与到自己的“梦里老家”建设?怎样让社区居民成为社区建设的主体?怎样让老百姓成为“装修”主角?

社区需求,是一切社区行动的动力。

新时代,新生活,老百姓日子好了,修了楼房,搬出了窑洞。曾经的“老家”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淡出舞台,成为残垣断壁,成为记忆。但是,人总是有感情的,也是怀旧的,对老窑洞的生活回忆也成为一种“乡愁”,大家总是希望想办法去留住它。同时,周山村的社区活动越来越丰富,也需要一个能够承载村民参与的场景。另外,周山村的乡建做得越来越出色,也需要一个接待参访学习的场所。因此,这种“乡愁”和对“老家”的怀念,就成为了“梦里老家”建设的动力。在社区开展工作的我们,如果无法发现社区的真实需求,工作只会浮于表面。

梦里老家窑洞

乡建专家团队,

是社区发展的陪伴者和推动者。

乡建团队往往由一些专家构成,她(他)们贡献自己的知识、人脉和其他资源,带着社区骨干和居民展开行动。优秀的乡建团队除了专家外,也有很多当地骨干或者乡贤参与。在周山村,梁军团队作为陪伴者和推动者,一直推动村里“变革”,而和她们站在一起的是周山村骨干和很多很多普通村民。作为社会组织,我们的角色更应该如此。但是往往很多“能力强”的乡建专家团队,将乡村建设变成了他(她)们自己的个人秀,老百姓很少参与或者很少认可,他(她)们的工作成果往往很容易消散。

社区居民,是社区行动的实施者。

“梦里老家”的建设,是周山村民共同的成果。从一个挡泥墙到周山生态墙,墙上“长”满了来自村民家里的老旧物件,每一个物件都有一段来自家庭的故事。垒满的空酒瓶,里面塞满了白色垃圾塑料袋,希望以此减少塑料垃圾产生,瓶子不只是来自家庭,还来自在周山村建设的工地。村里的青少年们组队在老院的地面,拼出的“少年”字样,老人携手家人在院子里拼出各式各样花纹。在外打工的村民,回家后成为“梦里老家”的工长。这是第一次设计师会因为他们的建议修改和调整设计。后来他(弋荣亮)和同样是周山村民的工友们一起开始设计那些“旧物”,让来自村里家庭的旧物成为梦里老家的风景。“小学堂”的小老师,是社区居民;手工艺协会的“技术员”是社区村民,民众剧的“演员们”是社区村民,合唱团、秧歌队、社工队、互助社……骨干们都是村民,管理也是村民,决策还是村民。社区居民是社区行动的实施者,如果没有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反思自己的社区工作方法。

“老物件”及“废物利用”

社区教育,是让一切发生的导线。

“社区教育”这个词,在这次研习中让我印象深刻。平时我们可能说得最多的是在社区搞活动。确实,很多社区工作也就只停留在“搞活动”的这个阶段,而社区教育是一个系统的事情,它确实不应该是一场一场的活动,也不是一场一场的培训,而是针对社区需求有计划的系统方案。在周山村,当社区、居民、骨干或者是志愿者们在行动过程中遇到了问题,或者提出新的需求时,梁军团队不是立马做出决策,而是去寻找到相关领域的知识或资源,面向相关方开展培训、讨论或者参观学习。以问题促教育,以居民为主体,当村民的知识丰富后,他(她)们将会做出当下最好的决策。社区教育也不只是这些形式,包括民众戏剧、模拟法庭、婚礼现场、葬礼现场,这些都成为社区教育的阵地。社区教育,是一种促进社区居民知识储备提高、促进居民意识提升、提高社区骨干判断能力的持续行动。作为社区工作的组织,我们更应该重视社区教育,而不只是停留在社区活动层面。

参访客人,

是社区发展的见证者、认可者和传播者。

参访一度被视为社区营造案例是否优秀的评判标准之一,甚至有“参访经济”一说。可见,能吸引参访客人,是对社区发展工作的一种认可。为了让客人们看到社区的工作,我们会从呈现、成果、成就等维度去思考工作,思考如何让客人看得懂、看得清、学得到。参访客人也会通过自己的角度为社区提供丰富多样的意见和建议,这也可以很好地促进乡村建设工作的优化和完善。参访客人也是我们重要的传播者,他(她)们的感受将会随着他(她)们的社交媒体传播出去。作为乡建项目,完全可以合理地利用参访,引入资源,输出文化,营造乡村振兴的新支点。社区工作,不只是让自己社区居民更和谐、生活更幸福,也需要有更多的文化输出,建立乡村的文化自信。

dm_20240826210809_019_zrgy_660.jpg

“纪念砖”介绍

思考·

收获总是建立在对事物的深入了解上

无论是打鼓、合唱,还是手工、戏剧,又或者是村民课堂,之所以能受到村民的支持并愿意加入其中,都是因为这些就是撬动社区力量的杠杆。社区动员不是口号,而是一个个切实的行动,是符合各村民的切实需求的一件件小事。

首先,好的社区工作要丰富村民生活。

原来农村匮乏的文化生活,让很多村民精神生活匮乏。大家要么“张家长李家短”的搬弄是非激化矛盾,要么就一个人在家可能很多天都不出门。特别是在周山村全部土地退耕还林的情况下,无所事事的村民更多。而梁军团队为社区带来了更多的生机。

其次,好的社区工作

要真正提高居民的参与度和村民自信。

“低头村”到“幸福村”,不是村民多么有钱,而是村民是否觉得自己有价值、被需要、被看见。围着柴米油盐转悠的妇女们,成为千人观看的台上民众戏剧主角,废物利用的材料在手工艺协会成员的手里变成了周山文创产品,周山村妇女的刺绣作品和村民故事出版成了书,《周山村规民约》成为全国修订村规民约的典范,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农村妇女,还去天津、贵州、香港参观交流学习。

第三,好的社区工作

要切实改善家庭和邻里关系。

通过20年的工作,周山村人面貌一新,妇女也在乡村治理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男女在村里的地位变得同等重要,而这些平等不是口头上的,而是切切实实的村民感受。村民素质提升上去了,村里的不平等事情越来越少了,大家闲暇时间都在做自己感兴趣和爱好的事情,社区也呈现出一片和谐风貌。这不就是我们所要的老有所养、老有所终、老有所用的理想社区吗!

第四,好的社区工作

是以社区居民为主体和主导的。

梁军团队自身的综合能力非常优秀,但是通过团队努力让社区居民成为社区事务的主体,这才是终极奥义。梁军团队通过性别视角,通过居民参与的形式,充分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只有老百姓自己办自己的事情,才能更上心,才能更有效,才能更持续。

第五,好的社区工作

是社区“真组织”的建立和持续行动。

2004年妇女手工艺协会成立,并创办了“周山巧女”手工艺产品品牌,数百个产品,既有文化内涵又有经济价值,同时也给了周山村的妇女一个成长平台。2015年周山村老年协会成立,设立了5个小学堂,出版了《老年学堂100课》,每周的课堂参与热度也证明了其必要性。2016年艺术协会成立,民众戏剧的编排,合唱团的成立,周山顺口溜集的编撰出版,是村民成员参与推动的结果。2017年成立了青青草社工小组,这是为周山村服务的青少年们。2017年常青互助会成立,梦里老家一二期打造完毕,这是周山村集体意志的体现,也是乡愁的记录和展示。一个个村民自组织的成立,不是因为某些指标,而是基于社区的真实需求。而这些自组织也是“真组织”,每一个自组织都有切实的工作内容,有居民真实的参与。

dm_20240826210809_020_zrgy_660.jpg

行动产出之一

番外·

周山村的自然精灵

周山村位于登封市大冶镇香山森林公园内,进入新修的游客中心大门就是周山村了。2003年开始,由于森林公园建设,周山村全村土地退耕还林,森林覆盖率在95%以上。在北方缺水,冬季低温的丘陵山地中,周山村已经是植被非常好的了。

午休晚休的闲暇,在周山村里散散步,可以感受这里的自然。直径四五十厘米的白杨,为梦里老家院子遮阴避阳。南方常见的竹子也在这里被种植。青桐顶着乳白的花絮,飘散着扇子般的叶子。蝉鸣山野,松涛阵阵,虽然户外烈日炎炎,但在窑洞房间里却好像开了空调,非常凉爽。

作为一个自然爱好者,这几天也拿起相机望远镜,去探索了周山的自然。晨间站在黄土坡头鸣唱的雉鸡,在树梢鸣唱的黄鹂,夜间在青桐树上的红角鸮,在枯树上觅食的两只灰头绿啄木鸟,大杜鹃、四声杜鹃和噪鹃嘶声力竭地巡回叫着,珠颈斑鸠、山斑鸠、灰喜鹊停息在电线上眺望远方。住在梦里老家大院和老院大门砖孔里的北红尾鸲,不时地从外面叼来虫子喂食雏鸟;黑卷尾、金翅雀、喜鹊也是这里常见的住户;黑翅鸢站在山间灌丛高枝上注视着什么。夜间,步甲混迹在马路上,蝎子也趁凉爽的夜晚活动,蟾蜍、蟋蟀、蚰蜒、丽金贵、大腹园蛛和壁虎避开人类活动享受着自然美好。

周山村不只是周山村民的家,也是无数自然生灵的家!

结语·

周山精神启迪你我

在周山村的研习同行伙伴们中,大多和社区工作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在周山村,我们探索撬动社区的力量,也找到了撬动社区的力量,性别、文化、自然、生态、艺术、养老、青年……撬动社区的力量有很多,哪一种才是属于我们自己呢?向优秀伙伴学习,在理论知识基础上提升,将行动研究放入日程,在向前走的过程中不断地回头看。作为社区工作的推动者,只有深入一线,与社区多方力量建立联结,同社区充分沟通,有策略地联结各方资源,看见生活在社区的每个个体,以社区为主体,看清自己,才能放飞梦想,找到撬动社区的力量。

研习归来,感受很深,第一时间给同事们分享了学习感受。感谢杨静老师及近邻团队的精心安排,感谢梁军老师及其团队的倾心分享,感谢周山村村民伙伴的用心陪伴,祝周山村继续谱写梦里老家的精彩故事。

笔者介绍

刘春来,2003年开始在大学里作为环保志愿者接触生态环保公益领域,2011年开始作为全职公益从业人员参与公益领域工作,曾经获得福特汽车环保奖社区实践奖。现任成都艾特公益服务中心理事长、四川山木自然负责人、中级社工师、执业药师。

dm_20240826210809_023_zrgy_660.jpg

刘春来和梁军老师、杨静老师合影

END

说明与致谢:本文经研习营伙伴刘春来确认后发出,以上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确认,并注明出处。

项目发起方

北京市近邻社会工作发展中心

正荣公益基金会

项目支持方

德国米苏尔社会发展基金会  

北京境外非政府组织发展服务中心

深圳市质兰公益基金会

行知计划旨在通过开展小额项目资助、工作坊互助学习、研究与出版计划等,推动行动研究方法在一线社会工作者及工作团队间学习应用,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支持本土实务社会工作团队能力提升,助力公益生态良性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