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正荣”:一笔百万级捐赠的背后故事——地产邦

文章来源:地产邦(微信公众账号)

  正荣公益基金会的“微公益”创新之路,始终围绕的两个核心:专业化和开放化。房企做公益,不只是沽名钓誉、骗取吆喝之事,而是实实在在地,利用地产的雄厚资本和广阔的社区资源,去撬动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力量,共同推进人们生活上的小变革。

 今天我们要聊一笔百万级捐赠背后的故事,发生在由私募机构投资的慈善基金会,与一家由品牌房企资助的公益基金会之间的那些事。

10月9日,浙江敦和慈善基金会向正荣公益基金会捐资100万元,双方签署合作协议,捐赠款将专项用于“正荣微公益小额资助平台”。

  捐赠方敦和慈善基金会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资助型的慈善机构,其资金来源于浙江省的某家知名私募投资机构。

而受捐的正荣公益基金会,主要捐赠方是近年全国扩张步伐很快的房企——正荣集团。正荣公益基金会因今年第一批开放了面向海南台风、云南景谷地震等“专项救灾基金”,一跃成为地产公益圈的“红人”。

我们印象中的地产公益,背靠大树,出手阔绰,都是资助方代表。但是这一次,正荣公益基金会从“输血”变“造血”,反而凭借其专业的公益平台能力,吸引了同类型基金会(几乎无附加条件)的大额捐款,着实令人好奇!

下文,我们就用两个小故事深度解析促成这笔百万合作的创新公益项目:正荣微公益小额资助平台。

小钱也能办好公益

2013年初,正荣公益基金会发现了一个“驻校社工”的方案,即在农民工子弟学校设立社工站,由学校或老师推荐学生,社工进行个案辅导或小组工作,来降低农民工子弟因长期被人忽视带来的负面影响。

当时,这位社工提出的“驻校社工”的公益服务概念在福建地区很超前。虽然需要的资金量并不多,但她东奔西跑,都拉不到资金来支持这个规模较小又属于创业阶段的项目,直到遇到了正荣公益基金会。

正荣公益基金会对这个创新的公益点子很感兴趣,通过与这位社工一起去农民工子弟学校实地考察,走访了校领导、老师、学生家长等多方人士,发现这个方案若执行到位,很“靠谱”!


    因此,正荣公益基金会启动了小额资助,简化了程序,资金快速到位,支持了“驻校社工”项目大半年的行政办公经费(约为3万元左右)。

正是由于这笔雪中送炭的经费,一年后,该社工除了在项目执行上兢兢业业,得到学生、家长和老师们的好评,同时她还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发起多方募捐物资活动,吸引媒体来关注民间社工和驻校社工等议题,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

目前,该项目不仅扩大了规模,还获得了当地其他基金会的合作支持。由此,正荣公益基金会催生了发展小额资助“微公益”的想法。



返乡公益青年的困惑

2014年,北京“农民之子”的林炉生终于下定决心返乡进行公益创业,回到家乡福建筹备支持型机构——福建公益事业发展中心。

林炉生曾是圈子里颇有名气的公益伙伴,身为北京农民之子文化发展中心的创始人,多年来他致力于流动儿童的教育改善,开创了“燕山学堂”这样帮助流动儿童发展自然教育的另类学校,并获得南都公益基金银杏伙伴的认可。这一次,他希望带着自己的资源和热情,帮助家乡的公益事业更进一步。

然而,当林炉生返回福建再次公益创业时,各种难题接踵而至。首要的问题就是“囊中羞涩”,由于多年从事公益事业,小林的积蓄甚少,缺乏足够的启动资金。但是,向知名的基金会申请项目资助,往往需要漫长而繁琐的审核程序,让小林颇有“空有一身本领而无力报国”的无奈。

恰逢其时,2014年正荣公益基金会启动了立足于小额资助的“正荣微公益”项目。在考核过小林在公益圈的经验和资源后,基金会将福建的“微公益”项目委托给他执行。


    那么,如何把微公益有限的资金、最大化地用于福建本土公益机构的发展和整体氛围的改善?

小林使用的策略是采用资金配比的方式:一方面微公益的3万元,做了6万元甚至更多的事情;另一方面通过配比模式快速建立了其他社会关系,为这些资源持续进入本土公益行业打下基础,还推动了财务透明和为整体发展发声。



   这样的小额资助策略,结合了机构初创发展的需求以及本土的公益资源现状,比较好地将机构利益和行业利益整合在一起。


单打独斗还是抱团取暖?

如今,在中国的公益界,草根NGO组织可以说是风雨飘摇。由于志愿者仅凭一腔热血做事,缺乏专业运作,而单个的小额项目很难发挥出社会影响力,很容易使微公益陷入“来时一阵火,去时一阵风”的困境。

同时,随着政府对NGO注册政策的逐渐放开,催生出了一些为本土公益机构服务的平台型机构,比如上文所提到小林创办的福建公益事业发展中心,也是典型之一。这类平台机构,多由从经验丰富的公益再创业人士创办,积累了相当多的人脉和资源,将各类型的草根NGO纳入平台,也帮助平台中的草根机构成长和互助。

正荣公益基金会敏锐察觉到业界的现状,在江西、安徽和福建等地,支持这类平台型公益机构开展小额支持业务,把原本分散的“小额资金”集中投入平台机构的“资金池”。


    这样的公益创新带来了可喜的变化。对基金会来说,充分利用了平台型机构熟悉本土现状以及拥有本土公益网络的优势,既能够更快速、更精准的回应本土小额资助的需求,又降低了行政成本;对于平台型组织来说,本身就肩负着整合资源,提升本土公益组织能力的使命。


“播种耕田,才能让更多种子发芽!”敦和慈善的项目官员形象地比喻正荣微公益,好比帮助公益种子破土发芽的“种子”。通过正荣微公益的桥梁,为初创的公益机构提供及时、有效的支持,这是敦和选择加入“正荣微公益”平台最重要的原因。

          

(原标题:慈善基金会捐100万给一家房企做公益,这么神奇的事是怎么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