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高殿社区大学:在教与学中构筑社区凝聚力——《正荣会》

文/林赛贞

文章来源:《正荣会》

 

引言:早在2010年,正荣集团和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就共同发起一个“爱故乡”计划项目,社区大学就是其中重要一项,他们希望搭建这样的平台让社区居民更好地互动,实现平民教育、终生教育。

 

在台湾,有一种大学遍地开花,并为人们所深深乐道,它就是社区大学,也被台湾人民亲切地称为“平民大学”,这种大学主张“知识解放”,认为人生不是特定的青少年时期需要学习,而是各个年龄段、不同的群体都需要学习,支持个体全面发展。因此,它不设门槛,没有年龄限制,也无知识基础要求,对任何希望学习的人开放,学员们还可以自主点课,多的是贴心而实用的课程。厦门高殿社区大学,作为正荣公益基金会支持的项目之一,正是这样一种性质的大学,它也是大陆首个真正意义上的社区大学。

 

社区大学,平民化的再教育

陈黎仙,厦门高殿社区大学创始人,曾在新加坡做了10年的中文老师。2012年,时年46岁的她回到故土厦门。创办社区大学的想法,源自她看了一本关于台湾社区大学的专著,此时,台湾的社区大学无论是在运营模式还是课程设置都已十分成熟。

杨盛,厦门湖里区委副书记,也是一个希望为社区做点实事的人。他与陈黎仙一拍即合,并选择了湖里区的高殿社区作为率先试点社区,2013年3月份,高殿社区大学首届春季班正式开班授课。初期,很多人都不相信有免费上学这么好的事情,学员零零星星;没有老师,就从自己的人脉圈和朋友圈中寻找;没有教室,就借用在湖里区的区委办公室,白天,工作人员上班,晚上,他们就借来上课。

大陆很多人都不了解社区大学,不了解就容易产生怀疑,同样的信任危机还发生在高殿社区党委书记陈仁忠身上,社区大学开始开班时他曾偷偷跑过好几次教室后面去听课,最后相信陈黎仙搞的不是传销组织,“做的是有意义的事。”

高殿社区大学采用的是台湾政治大学教育研究所冯朝霖教授的“Three H”理念,即学术课程对应头脑“Head”、社团课程对应“Heart”及生活课程对应“Hand”,同时修习三类课程以达成全人教育。学员分两年制四个阶段学习,按学分制颁发毕业证书,要求学员完成学术30分,社团35分,生活35分。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现在高殿社区大学已经成功开设了30门以上的课程和5门以上的公益社团课,受惠人数达10000人以上。在课程内容设置上,丰富多样,不仅有专业类的理论课程,还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有趣课程,大到市场营销、企业管理、商务英语,小到PS、三维CAD制图等这样的职业具体技能……课程涵盖理财、针灸、养生、烹饪、礼仪、太极、瑜伽、游泳、舞蹈、书法、绘画、服装设计、手工DIY、亲子教育、心理课等,甚至还有闽南语这样的本土语言课程,周二到周日都开课。周末的时候,他们常常会开展主题沙龙活动,也成群结伴去孤儿院、养老院进行爱心活动。

授课老师是来自全球各地、社会各界的志愿者,其中不乏企业的高管,高校的名师和民间的手工达人。其中,主讲《九型人格与领导力塑造》的是来自中央音乐治疗系专业毕业的俞宏伟老师;教大家做广西瑶族特色小吃打油茶和柚子叶粑粿的谢文玉老师,是一位民间的厨艺高手;而“营养早餐”课的高贵美老师则来自台湾,已在厦门待了8年时间,平日经营着自己的一家蛋糕坊。

在这里,知识的传授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垄断,不再为少数精英群体所有。老师们传授的不仅仅是文化知识,更多的还有各地风土人情的介绍、人生经历和成功经验的分享。现在老师的流动率已经较少,固定人员已经超过了100个,他们拿着少量的车马费和课时费甘心长时间一起为一件几近纯“公益”的事情坚持着,不能不说这是一个奇迹。

 

在教与学中更好地融入社区生活

学员方面,呈现出年轻、蓬勃化之势,大多是80后、90后,他们接收能力强,吸收能力快。现在不仅社区里的年轻人会来参加,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和厦门理工学院的学生也会过来参加,有时不得不对人员进行限制。为了规划化和老师授课进度的方便安排,陈黎仙依据课程难度的不同,分成了短期、中期、长期三个班,分成6周课时、12周课程和18周课时3个班,诸如国画、素描这样难度较大、知识内容繁多的课程就需要上18周课时。

最有意思的是上舞蹈这样的课程,由于在室外开课,不用对人数进行限制,因此,男女老少都可以来参加,于是,一家大小一起来上课的欢乐场面就出现了,孩子的童真童趣常给课堂带来不少笑声。对于有些人来说,上节课他可能是老师,下节课他又变成了学员,在摄影工作室的吴燕妮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前一天她是摄影课的耐心老师,下一节课她是化妆课兴趣浓厚的学员……他们在此分享,在此成长,也在这里结交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彼此之间可以更快更好地融入社区生活。

其实,社区大学在美国已经有120年的历史,在台湾也有20多年的历史,在大陆虽然社区大学刚刚起步,但是早在2010年,正荣集团和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就共同发起一个“爱故乡”计划项目,社区大学就是其中重要一项,他们希望搭建这样的平台让社区居民更好地互动,实现平民教育、终生教育。

 

Z=ZHENRO正荣会  C=陈黎仙

Z:为什么选择高殿社区作为厦门首个试点社区大学?

C:高殿社区是厦门最大的“村改居”社区,也是‘新移民’(外来务工、工作、创业等常居在此地的人,被陈黎仙称之为“新移民”)最多的一个社区,这个社区总共有17万人,厦门本土人士才1万多人,新移民人员有15万多。因此,社区大学不仅可以给这社区的人带来知识,帮助他们提高生活技能和职业技能,而且可以让这些新移民更好地融入社区生活,带给他们更温暖的“家”的感觉。当然这里也是卧虎藏龙之地,硕士博士很多,还有许多的一线工程师,他们可以直接给教学带来力量。

 

Z:高殿社区大学办了一年多,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C:最大的困难是经费问题,好在那些老师都理解,但是这样的“理解”不是长久之计,社区大学我不是想做一时,而是希望十几二十年地发展下去,要想做的长远,就必须要给老师一定的酬劳或薪水,甚至让社区大学老师成为一种职业,靠志愿者支撑不了太久。现在正荣公益基金会已经承担了部分费用,但在老师的车马费和授课费上依然需要社会的共同资助。而在台湾,社区大学不仅有政府补助,也有大企业赞助,学员还会自行承担一部分学费。

 

Z:您曾说“高殿社区大学是一群理想主义的人在构建书本上没有的乌托邦实验”,现在您依然这么认为吗?

C:我不这么认为,现在已经有5个居委会找我去谈谈在他们社区创办社区大学的事,对我来说,社区大学就像是“缘分来了,你就要担当起来,带动更多的人来一起做这件有价值的事”。我希望,未来在厦门,至少有10个社区大学,让社区大学成为构筑社区凝聚力的一种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