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学堂:体验自然之妙,回归简单生活——《正荣会》

文/林赛贞

文章来源:《正荣会》

引言:燕山学堂,由正荣公益基金会骨干成员林炉生先生创办,最初是其农民之子机构旗下的一个项目,初衷是为流动儿童建立一所“没有围墙的自然教育基地”,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所没有年龄限制、受众多元、内容多样的另类学校,倡导自然教育、生态家园和自然疗愈。

 

张先生是位生活在北京十几年的人,在来燕山学堂的路上,他第一次知道北京有这么美的地方。他看到,大雨中的群山更加苍翠,山脊上的古长城依稀可见,如仙女的飘带一般蜿蜒在山上,远处两处瀑布从山上倾泻而下,瀑布的流水声哗啦作响,空气中弥漫着花草树木和泥土的芬芳。单是来这里,“心就醉了”。

燕山学堂,位于北京市密云水库西北山区的西湾子村里,三面环山,正面对护城河,是在宋代军队驻扎的古城墙遗址上建立起来的,至今仍然保留着部分野长城和烽火台。多少都市人穿越群山,奔赴这片北京城外的“桃源”,只为释放身心,体验原生态大自然野趣,在各种各样的活动和游戏中感受自然的深层奥妙,更在燕山学堂导师引导下,学会简单饮食、共同劳作、独处与静默,由内而外关照自己,在简单生活工作坊寻一份心灵的回归。

 

体验,简单的自然野趣

在这个群山环绕、幽静宜人、板栗核桃等遍布山野的“世外桃源”,进行快乐的自然野趣必不可少。大家到“鱼龙川”戏水,站在溪边钓鱼,聚在河边堆泥沙、捏泥人;爬上野长城欣赏万里风光,徒步在山间行走呼吸新鲜空气,进行爬树比赛;到野外采山楂、柿子,在秋收时节打枣、打板栗,更去野外掰玉米、收高粱;在院子里荡秋千,玩跷跷板和吊床等等。

在这个上有泛着古迹的古城堡、下有果园和农家院,四处被自然风光包围的地方,进行与自然野趣相关的手工制作,是不可错过的自然体验。亲子农耕、亲子采摘之后,大家把一颗颗饱满的黄豆拿去磨坊磨豆腐,自制山楂罐头,做果子酱,享受丰收喜悦;捡山上的木枝、落叶,制成“友谊篮”,送给同行的伙伴;当一个“大木匠”、“小木工”,自制农具,染布织筐,缝制布娃娃;锯柴烤红薯,办篝火晚会,采野味做面点;在湖光山色间,把美妙尽收隽永画上,做艺术贴画,做自然笔记,创秋收图。

夜晚时分,星光漫步之后,可以开着门窗睡觉,看月亮的影子爬上树梢,看天上繁星点点,在瀑布、流水、山风的声音中睡着。一早,被鸟叫声唤醒,一眼就看到天空湛蓝湛蓝的,各种形状的白云漂浮着,此时,谁也不会想起北京城区的“雾霾”。

 

修行,在简单生活作坊

自然,在用这样一场踏实、安宁、丰盛的厚礼和馈赠给来这里的人,它也让燕山学堂的“学员”们思考,在繁忙尘世中如何更好的进行心灵的修行。在认识燕山学堂的“若水”之前,我以为“修行”是一件很苦、很玄的事,关于“修行”的印象,停留在出家人吃斋念佛修禅,及张德芬的畅销书《遇见未知的自己》中“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这样的心灵导言上。

在若水看来,“当我们的行为合乎自然法则时,心中就会升起有力的力量。比如心中升起善念和慈爱,我们自己,连同周边的人和一切自然生命,都会感到喜悦和快乐”,“有时,我们会感到莫名愤怒,甚至眼看着怒火将自己燃烧却丝毫没有能力扑救,这是因为我们不能控制自己的心。所以,我们也联系观呼吸等培养心的专注和自主能力。”

来燕山学堂参加为期4天、5天乃至半个月的简朴生活营中,有刚辞职、对下一站迷茫的大学毕业生,有平日工作繁忙的都市白领,有平日事务缠身的高级管理者,有传统文化的研究者和身心疲惫的公益人士等。大家到这远离尘世的净土,放下爆炸的知识、信息和纷扰的平日世界,跟着已经得道的区老师“顿一顿,才能悟”,如同自然界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遵循“时令”规律,把这里当作停留休息、心灵反思和补充能量的地方。

简单生活营的节奏很慢,有大量的自由活动时间,到这里的每个人可以自己去山顶、湖边、林中,看书,静坐,观景,抱抱树,用自己舒服的方式和自己充分相处,给自己足够的心灵净化和思考空间。导师、营员们在一起,进行太极、瑜伽、书法、茶道、听古音等也用古人的智慧“慢生活。”自然拥有疗愈功能,因为抑郁症而被家长送来的小朋友,在燕山学堂里甚至只每日在后院的竹中草地和鸡鸭鹅相伴,回去就便开朗了许多。

从学堂的地理位置、内外布置及学员的言谈举止可以感受到,燕山学堂“简单、自然、修行”的理念,已经渗透到这里的每一片土地。各间错落有致的小屋,以二十四节气命名;生态厕所,社区书屋,木质标语,朴素自然;营员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早起一遍甩手操,让身心舒畅,合力打水、搭灶、做饭,去山下水边洗衣服,一起诵《心经》;环保的第一课,从早餐做起,用茶籽擦碗;吃山中的五谷杂粮和蔬菜,偶尔有鸡蛋,过“少油、少盐、少糖”的素食生活……体验到对外界需求“愈少愈自由”的快乐。

简单生活营带给营员的最大收获,是发现自己并不孤独。一群渴望回归简单的人从天南地北而来,来此相聚,打开自己,分享自己的故事,彼此真诚做朋友,为对方做贡献。来这里的人,可以听燕山学堂堂主不厌其烦地为其解析心灵困惑,欣赏同样来自他地的瑜伽老师的优雅,与职业生涯规划师的邻乡谈未来人生规划……甚至两人合作,模拟“照相人和相机”,在“眯眼特写”、“睁眼全景”;模拟“盲人与拐杖”,“盲人”全程不能睁眼,“拐杖”全程不能说话,“盲人”拄着“拐杖”参观风景,在合力完成一件事中,领会自然的博大精深,感受人与人、人与自然和人与自己的关系。若水说:“这都是一种修行。”

 

在燕山学堂,自然,不仅仅代表外界的大自然,还代表宇宙万物运转所遵循的规律和法则,是事物本来的样子,一如在山间发现最真的自己,以此遵心而行,遵循法则而行,找到人、事、物之间的和谐关系,收获健康灿烂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