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做公益:三位公益人的返乡创业记——NGOCN

文章作者:任思言

文章来源:NGOCN 微信公众平台

文章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MjA3MjUxMg==&mid=205323898&idx=1&sn=da34bcd1b67e5980b9ab649a317b22c5&scene=2&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wechat_redirect

2014年,北京“自然之子”的负责人林炉生终于下定决心,返回到家乡筹备福建公益事业发展中心,这是福建省首家草根公益支持型机构,主要进行NGO项目的开发和执行。“这算是我的第二次公益创业,希望能通过我自己的努力,来让更多家乡的NGO组织受益。”林炉生说。
最近几年,越来越多“林炉生”样的资深公益人士返回家乡,创建地区性公益支持平台,希望能给公益资源缺少的家乡带来改变。“公益理念弱,专业性不强。”这是对家乡公益状况的普遍认知。
“农民之子”的二次公益创业
林炉生很瘦削,身上穿着一件有些磨损的素衣,说话时对望着对方的双眼,语气诚恳。“我是在闽南乡下长大的,所以一直都觉得自己的一个农民。”林炉生说。
loading...
林炉生 图片来源:作者供图
学生时代的林炉生是北京师范大学“农民之子”社团的骨干。“我2002年加入社团,这是我最初接触公益。”林炉生告诉笔者,当时自己刚到北京,觉得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用现在的话说,学校里有很多‘高富帅’和‘白富美’,觉得很难融入他们,后面我加入了‘农民之子’社团,大家都是农民的子女,生活方式简朴,彼此之间像兄弟姐妹一样互相尊重。”从那之后,林炉生就踏入了“公益”门槛。从一开始到外来工子女的学校支教,到后来给学校的工友们做培训,举办文艺活动……这些让林炉生觉得生活很充实,他甚至在老乡中募捐图书,成立了一个“思农学社”,带着学校的老乡们寒暑假回到家乡支教。
毕业后,林炉生放弃了在北师大后勤做行政工作的机会,与几个朋友成立了“北京农民之子文化发展中心”。2006年开始,林炉生一直在摸索着“自然教育”的实践。2011年,林炉生获选南都公益基金银杏伙伴的认可。
“回到家乡做公益事业的目的很简单,在公益圈里摸爬滚打了很多年,我希望能用自己的经验来帮助家乡的公益事业更进一步。”林炉生说,在考察了福建公益发展现状后,他认为福建的公益事业可以用三句话概括:“慈善观念强、公益理念弱、专业化程度低。”
然而在林炉生返回到福建再次公益创业时,各种难题接踵而至,最棘手的就是启动资金的问题。恰逢其时,2014年正荣公益基金会启动了立足于小额资助的正荣微公益项目。在考核过炉生在公益圈的经验和资源后,基金会将福建的“微公益”项目委托给他执行。在正荣微公益的资助下,林炉生开始筹备福建公益事业发展中心。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已经启动了3个项目。“我们的项目主要是采用‘抛砖引玉’的方式,通过一定的资金配比,来吸引外来的资源开发NGO项目。”
2014年10月,福建公益事业发展中心与厦门担当者行动各出资3万元发起设立了“彩虹花”小额教师资助项目,帮助教师进行素质教育的新尝试;11月15日,福建公益事业发展中心与海都社工服务中心联合推出“益动社区”社区微公益支持计划,让外地人学福州话、让孩子们认识昆虫、让家庭主妇学习制作妙用无穷的环保酵素……这些有趣的活动,在不久的将来,会进入福州多个小区。
“除了一些短期运营的微公益项目之外,微公益发展的瓶颈在于自身的运营模式缺乏专业性和支持性。”林炉生认为,有了平台对口支持,可以对一些项目的进行规范引导,充分发挥资金、专业经验和行业资源整合的优势。“今后中心还会做更多跨界项目的尝试,比如说为企业提供定制化的公益项目服务,拓展资源,为微公益项目牵线搭桥,争取更大的支持,用微公益项目的优势去满足社会公共需求。”
据介绍,福建省公益支持平台还很少。“更多的基金会更愿意与官方公益组织合作,而不屑于支持民间草根公益,支持平台型公益机构建设的则很少。而公益平台需要团队管理,需要项目管控和效果追踪,这些对管理者的要求都很高,当时我们也是看中了林炉生的这一点,希望能凭借他的经验和资源扶植出更多的公益项目,成为微公益项目的‘梦工厂’。”正荣公益基金会项目官员吴军军介绍说,正荣微公益“小额、灵活、及时”的资助理念,以及支持平台型公益机构建设的方向得到业内关注,并于2014年10月吸引了浙江敦和慈善基金会的百万捐资。
用NGO孵化NGO
2014年11月2日,在宁夏银川的长城小区社区公共室心,被一群“熊孩子”们占领了。孩子们在社区里成立了“小小少年俱乐部”,在里面做游戏,一起写作业,在不少高档小区里很难见到这样的场景。
“大人引导而不影响,让孩子回归群体自己‘折腾’,他就不会有太多的成长问题。”银川青苗社工服务中心的秘书长海军说,这个叫“第二社区”的项目是向宁夏青年社会创新发展中心(以下简称“宁青创”)申请的“正荣宁夏微公益”资助。项目是针对儿童群体,志愿者们在社区为儿童搭建一个共同学习娱乐的平台,同时也为父母减去了很多了负担,使孩子在自己的群体中学习成长。
据宁青创的负责人甘草介绍,“第二社区项目是宁青创孵化的一个NGO项目,我们相当于一个平台,专门孵化公益组织和NGO项目。”
“甘草”真名毛泳渊,之所以起名为“甘草”,就是因为宁夏是甘草之乡。这个80后小伙子告诉记者,他笃信一句话“情之所寄,心之所系,即为家乡”,不管在哪里,都惦记着家乡。
loading...
甘草 图片来源:作者供图
从大学二年级开始,甘草就与“公益”结缘,大学毕业,他放弃留校和在企业的工作,先后辗转于兰州和北京的公益机构。2012年7月,带着满腔的热情,他回到了宁夏。“回去之后我才发现,宁夏的公益事业几乎就是白纸一张,很多所谓的做公益就是去看望困难群众送点钱和生活必须品。”甘草说,其实宁夏对公益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对社区儿童的教育,有的是对残疾人再就业的需求,可是却没有专门的公益机构对接这些项目。经过商讨,他与合作伙伴一起决定把机构定位成支持性公益组织。“也就是做‘孵化器’,对新生的公益组织,我们给提供运作、资金、管理和注册等方面的支持,推动更多更成熟的本土公益组织来持续发展。”
对于新生的公益组织,甘草说过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做公益,只要你明确了自己想做什么,我就支持你。”甘宁告诉笔者,在宁夏的高校里,有很多和当年的自己一样热心公益事业的学生,可有的缺少策划组织,还有的不懂得如何包装自己,去获得社区各界的支持。在公益的路上频频受阻。“对于这样的组织,我们会定期对其运行情况进行评估,指导制定章程和管理制度,设计服务内容,组织并优化志愿服务,并且定期对负责人进行培训,提高策划管理能力。”
从2012年12月5日至今,宁青创已经先后孵化出7个新生公益组织。“每一个新生的NGO我们都会为其勾画出健全机构的模样、找到明确的方向,并且会持续跟进。”甘草说,宁青创还会为受助人寻找稳定的资金平台,用这种良性循环的方式实现资源共享和组织的孵化。
甘草和他的宁青创引起了正荣微公益的注意。2014年8月份,正荣微公益决定与宁青创进行合作。“做了几年草根公益支持,我们发现很多一线草根公益组织的经验和专业性存在着欠缺,还有成长的空间。通过宁青创这样的公益孵化器平台,用‘育苗’代替‘收获’。”吴军军说。
短短三个多月的时间,“正荣宁夏微公益”已经资助了宁夏本土的6个项目,其中有带领学生们观看励志电影的“爱心影院”,有组织高校学生分享读书快乐的“读书交流会”,还有关注儿童社区教育的“第二社区”。“正荣微公益提供的资金正好解决了这些项目缺少资金来源的问题,而我们宁青创所要做的,就是对这些公益组织进行培养,提升他们的专业化能力,帮正荣微公益把钱花到真正应该花的地方,这样公益的产业链就通了。”甘草介绍说,在这些项目的筹建过程中,也得到了政府部门的支持。
公益人彭海惠和他的“三个时刻”
对于南昌市益心益意公益服务中心主任彭海惠来说,他在“公益”这条路上有三个重要“时刻”。“正是这些几个‘时刻’,改变了我,也改变了江西的公益事业。”
彭海惠的老家在江西吉安,在做专职义工之前,他已经在上海工作了10年。2002年一个偶然得知的消息改变了他的人生——云南永宁山区爱心助学项目招募义工。他辞去了工作,远赴云南当义工。“那时候,义工这个词对我来说还是很陌生,我到了那里之后才知道是拿很少工资,去做帮助别人的事情。”彭海惠说,这是他最早对“公益”这个词的认识。“以前工作很迷茫,都是为了生计而奔波,到了云南之后,我突然觉得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彭海惠说,这也与自己的家庭坏境有关系。“我母亲是上海知青,他们那一代无私地支援边疆的行为对我影响很深。”
loading...
彭海惠 图片来源:作者供图
云南之行结束后,彭海惠回到了上海,在一家农民工子弟学校当初中老师,和农民工子女们同吃同住。2005年,他来到北京,在“行动援助”中国办公室做扶贫工作,3年的时间里,他先后去陕西和云南做协调员,开展农村发展项目。2008年“512”地震后,他还去了四川青川和陕西宁强做了两年的灾后重建工作。
2010年5月,是彭海惠第二个“公益时刻”,他回到了江西。“在外漂泊多年,我也有很多有关公益的想法,我想用自己的方式为家乡多做一些事情。”彭海惠说,虽然自己已经离开家乡近20年了,但思乡的种子早已经在他的内心深处生根发芽,长成了一棵茂密的大树。“那时候我在公益圈里已经工作了8年,从来没有听说过一家来自江西的公益组织。‘公益’这个词对于家乡来说,还是一片空白。”
由于缺少资金,彭海惠只好搁置自己创办公益机构的想法,到特殊教育学校免费当老师,后又在七城会志愿者工作部工作。在他回到家乡的第7个月,也就是2010年12月,“益心益意公益中心”(以下简称“益心益意”)诞生了,彭海惠也迎来了他的第三个“公益时刻”。2011年3月,机构成功申请到了第一个国家级的项目——“国家艾滋病防治动员项目”。
2013年,对于江西公益事业来说,是一个“元年”的标志,“益心益意”转型为一个支持新生草根公益组织的平台。“为公益组织的发展提供专业的支持,搭建公益组织与政府、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平台,培训更多具有专业性的公益人和公益组织。”这是彭海惠对益心益意新的定位。
loading...
益心益意和正荣公益基金会从2013年3月份就开始在频繁接触,彭海惠告诉笔者,当时中心缺少资金,他和公益伙伴们只能一边兼职一边做公益,正荣公益基金会提供了5万元的资助解决了燃眉之急。2014年9月份,正荣微公益正式与益心益意合作,推出“正荣江西微公益”项目,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收到了15份项目书,通过多方考察,益心益意最后筛选出7个公益项目进行资助。“这次的小额资助,对于江西公益来说,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和前瞻性,我们突破了身份和组织形式以及资助的内容等限制,鼓励各种公益力量加入,我们也会对这些项目进行培育,希望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成熟。”彭海惠说。
正荣公益基金会的吴军军说,正荣微公益团队经过调研,发现很多公益组织都不够成熟,缺人才,管理不够规范,资金匮乏。而与本土较为成熟的平台型公益机构合作开展小额资助,这些平台更加了解当地草根公益组织的情况与需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草根公益组织进行小额资助、项目培养和监管,甚至可以代为培训人才。“这是一个良性互动的过程,通过这样的平台,会培育出越来越多的公益组织。这也就是我们说强调的正荣微公益‘创新、灵活、有效’的理念。”
*本文为作者授权发布,作者:任思言,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如需转载,请保留此声明及原文链接,并完整转载,注明:本文转自“NGOCN”,微信公号(NGOCN02)。媒体合作请联系gaofujun@ngoc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