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师奶公益”到支持型机构,蒋倩说:这水很深——NGOCN
文章作者:周执
文章来源:NGOCN微信公众号
文章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MjA3MjUxMg==&mid=207517292&idx=2&sn=76362703a25ca422addb00965f5ddb07&scene=2&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wechat_redirect
在安徽,有一家支持型机构叫“益和”
金秋的合肥已经有了瑟瑟凉意。位于望江东路的一片居民区里,蒋倩正拉着10岁的女儿缓缓走出。她穿着一条宽大的棉布长裙,胖乎乎的脸上挂着一副黑框眼镜,看起来颇有几分文艺气息。在安徽公益圈里,蒋倩常被人称为“蒋老师”。入行八年来,她亲手参与创办了两家公益机构,坚持至今。其中“安徽益和公益服务中心”因专注于为安徽公益机构提供平台和能力建设支持,在当地小有江湖地位。对此,蒋倩自己倒觉得“有点心虚”。她身上一种天然的亲和力,深入交流后,常会被她的坦然和直接所吸引。她没有公益人常见的职业焦虑,反倒难能可贵地保持着几分清醒和觉察。
撑起一把“太阳伞”
出生四川的蒋倩,从小就是个爱好打抱不平的“女汉子”。当年的旧同学对于她现在的职业选择,一点也不意外。“她们都说,我就是天生爱吃这碗饭的人。”刚开始,她也尝试过在职场打拼,甚至开过自己的公司。但仗义执言的性格,还是让她被同事视为异类,“我不懂职场‘潜规则’。私下里大家都叫我‘大熊猫’,讽刺我是稀有动物呗!”好在家境优渥的她,不需要承受太多生存压力。于是索性辞了职,在家当起了全职太太。
2006年,蒋倩有了一个一岁的女儿。闲来无事的她常在那会红极一时的“天涯社区”里游荡,尤其热衷于逛志愿者版块。某天,一则“幼儿园监管不力,导致幼儿的死亡”的新闻吸引了她的注意。恰好看到有人在网上发起去福利院的探访孤儿活动,她想合肥有人会愿意去吗?于是,她也在志愿者板块发了一个去合肥孤儿院的探访活动,得到了热心网友的积极响应。
4月8日, 一群热心网友,带着精心准备的礼物,浩浩荡荡地出发了。那是蒋倩第一次看到残障孩子。她清楚地记得,当各种身体缺陷的小朋友跌跌撞撞地向她走来时,她竟然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手足无措地愣在原地。
探访活动每周一次,整整持续了一年。后来,大伙还给自己取了个很贴切的名字—— “太阳伞儿童志愿服务队”。太阳给人阳光,伞给人保护。起初满腔热情的志愿者们怀着强烈的补偿心理,总想把最好吃、最好玩的东西给孩子们。渐渐地,大家发觉事情有些不对劲了。“每次去送吃的,孩子们吃完就吐,要不就拉肚子。后来我们才明白,孩子们平常没有吃过,吃起来毫无节制。”蒋倩这才意识到,好心也会办坏事。
2007年,志愿者们经过反思,做出了调整,从传统的给钱捐物,开始转向做更丰富的服务。比如,为0~3岁的孤残儿童提供矫正专项资金,帮孩子们策划晚会,带孩子们去动物园、海洋馆等。与此同时,大家还把目光转向了农村,并通过四川春苗助学网,资助了100个农村孩子。这番尝试,让“门外汉”蒋倩渐渐找到了做公益的感觉,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太阳伞主要负责人。
2009年,“太阳伞”决定启动一个安徽省儿童福利院的情况调研。可惜种种原因,调研不得不终止。“也就在那时,我们才意识到体制内有一个很森严的系统,不是谁都可以进去。作为社会志愿者,我们能改变的实在有限,虽然每个人都希望能有用武之地。”后来,国家加大了对福利院的补助,加之向来合作良好的一名领导被调离了原岗位,2011年福利院项目最终被停止。“说起来我们前前后后也资助了几十万,大家都挺失落的。”
在此期间,蒋倩还尝试过支教。第一次她带着大学生志愿者们去了安徽省金寨县千坪小学。校舍是百年危房,道路崎岖不堪,手机没信号,唯独孩子们很热切。“可是我们后来发现,短期支教也不能真正支持到孩子,反而是对去支教的志愿者成长更大。有几个大学生毕业后投身于公益行业,都是缘于这段经历。”这个项目也不得不做出调整。“只有去到农村,才知道社会问题有多复杂。我们必须承认自己的不足。如果不能接纳自己的失败,就不能前行。”
细数起来这段“太阳伞”的经历似乎屡屡受挫,不过命运之神有时就是这样,总会在你毫不察觉的情况下敲开了你的门。2009年,就在蒋倩为“太阳伞”苦心经营时,她以机构负责人的身份参与了一场培训,意外地转向了。
益和诞生
培训是在2009年3月份开始的。资深环保机构——安徽绿满江淮环境发展中心在民间组织促进会、广州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公民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简称ICS)的支持下,决定在安徽组织当地民间公益组织进行能力建设的培训。蒋倩是学员之一。在这里,她还认识了负责张罗培训的实习生熊琼、善乐会的发起人张芳芳。相同的价值观和成长经历,让三人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恰巧ICS有意在安徽推动成立一家本地的支持型机构。项目官员陆非一眼“相中”了蒋倩,开始竭尽全力地游说。2009年6月,在安徽绿满江淮环境咨询中心负责人周翔、合肥市春芽残疾人互助协会发起人时艳侠,原安徽工业大学社工系系主任周军、ICS项目官员陆非等资深公益人士的推动下,一个形态近似于安徽公益组织联盟的组织正式开始运作了。由熊琼、蒋倩负责具体执行。这个联盟便是益和的前身。遗憾的是,2009年底,联盟内部发生了分歧,同时也受到了同行压力,最终不了了之。
不过,受到启发的两个女孩并没有就此放弃。次年,她们申请到了世界银行和千禾基金会的资助,开始运作一个帮助当地公益组织成长的“能力建设”项目,试图以此联结各方,打破行业壁垒,让当地的公益氛围热络起来。然后,善乐会张芳芳也加入了进来,开始了益和的“娘子军三人行”。
“一开始我们就搞论坛、沙龙,请了全国各地的一些资深达人和学者到安徽开讲座,也组织简单的志愿者培训,还去安徽各地做拜访。比如去了南塘村看乡建,请梁晓燕老师来讲对公益的思与行。为了提升自身技能,我们也到处去学习。可以说,2011年以前,我们都很迷茫,算是蛰伏期。”
2011年起,有关开放民间组织注册的利好消息传来,蒋倩决定推动益和朝专业组织发展。8月中旬,经过努力,益和幸运地在安徽省民政厅注册成功,开始进入全面发展的阶段。2012年,益和争取到了乐施会的支持,组织了一次大型的安徽民间公益组织年会。
可是没过多久,蒋倩骨子里那股“爱折腾”的劲儿又出来了。“乐施会给了我们更广阔的视野,让我看到自身的位置、优势和不足,也让我明确了工作策略和导向目标。坦白说,搞平台、爱热闹、玩‘高大上’就不是益和的专长。我觉得还是要把接地气的事先做起来。”
2013年,她再度推翻了自己对益和的定位和假设,决定干点实实在在的事。2014年,她把目光锁定在,发现和催生困难或边缘群体的自组织的产生上。6月,在正荣公益基金会的资助下,双方联合发起的“安徽正荣微公益小额资助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主要关注,为困难和边缘群体提供服务的民间公益组织、自组织及其个人,并为其提供资金、培训督导和能力建设等多方面支持。而首批受助名单就充分体现了其资助意图,例如,安徽青艾健康咨询服务中心和阜阳大申庄农家女书社,一直致力于扎根性少数社群和农村妇女;安徽同行身心障碍者发展中心,其团队成员有一半是肢残人士;服务于身心障碍儿童的阜阳市人和社会工作发展服务中心,其创始人本身就是脑瘫患者。
“安徽的公益组织种类很多,有政府催生的社会机构、有向专业发展的社会组织、有很多自娱自乐的志愿者组织、以及很多从社区社群里孕育出来的自组织。我们发现,后者往往是最有生命力、最坚决、最接地气的。” 蒋倩顿了顿,又道:“另一方面,我们也意识到了,除了‘下扎根’,还需要‘上传递’。5月份,我们进行了安徽皖南地区民间公益组织调研和走访,开始有意地为政府提供调研报告和决策参考,传递民间的声音。”
支持型机构水很深
当初那个懵懵懂懂的年轻妈妈,一定不曾想到,要把好事做好也会如此艰难。“以前觉得做志愿者组织已经很不容易,没想到做支持型机构水更深。说白了,支持性机构不是基金会,没钱,由于服务对象是公益机构本身,所以公众不了解,支持也难;收费服务又迫于服务对象的境况,难以开展;专项资助的基金会又是屈指可数,所以很不幸的说,看似高大上的支持性机构,往往境况都不比自己的伙伴机构好。”
作为安徽省内最早的一家民间支持型机构,益和走过了许多弯路,也屡遭批评、争议。现在的蒋倩已经有了自己独立的判断和思考,也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方法思路。从去年起,她开始反思作为支持性机构,如何更好探寻支持型机构的定位和支持策略的问题,矛头直指当年的“伯乐”ICS。这点倒挺有“蒋氏”风格。
在谈支持型机构的地位时,她说:我们的初衷是这样一个机构独立出来可以促进安徽民间公益组织有更多的交流、合作、相互融合和能力提升。我们希望传递更理性、平和、多元、开放、谦逊的声音。但是三年过去,由于做平台的关系,我们接触到更多信息和资源,我们有更多机会站在“讲台”上,使得我们掌握更多话语权,被各种“老师”“领导”的头衔加封,在安徽公益区域,益和俨然一“带头组织”。这使得我们必须有更多警惕,保持清醒,认清自身的定位和使命目标,不要被外界的声音冲昏头脑。
她说:很多人现在对益和的印象是推动和支持安徽民间公益组织的发展。其实,不是所有的安徽民间组织都是益和的服务对象。由于目前注册的放开、政府扶持政策的出台,公益组织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了,情况也越来越复杂。益和也需要与时俱进,对服务群体进行调研、分类,重点支持那些更急需支持的、益和可以支持的,和益和的价值观契合的民间公益组织。而且,合肥目前也出现了其他类型的支持性和孵化机构,也有人会担心益和能不能抵抗风险,在竞争中被淘汰。对于这点,蒋倩洒脱一笑:兵来将挡、水来土淹,风险也是机会。而且需求这么大,大家各有做法策略的不同,可合作、可相互监督促进。如果被淘汰,也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最后,她说:如果再回到当年重新来选择,我不会选择“创办”益和,我会选择去做更接地气的服务困境儿童的公益行动,着眼一个社会问题的点去寻求解决办法。目前越来越多的人想做“支持”、做“平台”,反倒是能够把握困难群体需求、解决实际问题的组织越来越少了。当年源于理想主义的梦想,源于遇到一些志同道合的伙伴,也源于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脾气,冒着对未来完全不可知的勇气,看似风光无限实则跌跌撞撞走到现在,其中滋味,也只有自己最明了了。不管怎样,我希望自己更踏实、也希望我们的团队更脚踏实地。
现在的益和拥有5个全职员工,入行八年来,蒋倩身边的伙伴换了一拨又一拨。每次调整都有阵痛。意见不合,大家也会争得面红耳赤。“要承认,不是所有伙伴都能走到最后。大浪淘沙过后,最终依然选择留下的人,往往是最坚定也最合适的那一个。”她在说别人,也像在说自己。
*本文为《新公益》(正荣公益基金会创办)授权转载,不代表NGOCN观点与立场。作者:周执。如需转载,请联系177325320@qq.com。媒体合作请联系yanggc@ngoc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