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助学到育人,如何给乡村孩子的未来提供更多可能性?——NGOCN

义务教育推行已久,但在乡村地区,孩子辍学的情况依然普遍。2012年,中国教育学会农村教育分会理事长韩清林曾在教育论坛指出,乡村辍学率在上升,从2008年辍学生63.3万人,辍学率5.99‰,到2011年辍学生达到88.3万人,辍学率8.8‰。


这一数据虽被教育部反驳,但撤点并校、父母打工孩子留守、贫困等现实已经对乡村孩子教育造成极大冲击,薄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重庆万州默默耕耘了近4年,他们不止于助学,要追求育人,用民间力量填补学校重教轻育的缺失。和平台与ngocn合作的系列草根报道第七篇,带你看乡村教育工作者如何与孩子一同成长。


(图片来源:网络)

当被问及为什么会执着于改善乡村教育环境的时候,冯林只是不太严肃地说了一句:“大概是我与生俱来的,有想做这样事情的感觉吧”。


虽是个玩笑话,但正是这种“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很想去做”的感觉,让他和一群同伴在这近4年的时间里,不畏艰辛地奔走在重庆偏远的乡村学校和社区间。


如今,冯林所在的薄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以下简称薄荷)已经成为万州当地公益教育事业不可或缺的部分,正如他所说的:“学校更注重在‘教’的部分,我们民间社会组织做的更多是‘育’的部分。” “像我们这样的民间机构的存在可以弥补到学校在德育方面的一些缺失。”


走访睦群

从迷茫到坚定的成长之路

多年前的万州,农村孩子没钱读书是很常见的事情,即使有政府的政策补助,但也远不能让所有的孩子都得到他们该有的教育。在那时候,薄荷作为一个民间的草根组织成立,意在为这里的孩子做一些事,让他们能得到更好的成长教育。于是,从一对一助学开始,薄荷与万州乡村学校里的孩子们就结下了不解之缘。


然而,薄荷一步一步到今天的发展,冯林和他的同伴并没有少走弯路。实际上,在成立之初,所有的人,包括身为负责人的冯林也没有任何计划,并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要知道,社会助学现在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然而真的只要孩子有学可上就可以了吗?冯林和他的同伴发现,一对一助学确实能让孩子们有学可上,但这并不能保证他们能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行。因为长期缺乏正确的家庭教育和来自父母的关爱,这些孩子或多或少都存有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即使得到学校的教育机会,也不能弥补这方面的教育缺失。


助学的路走不通,怎样才能让孩子们有更积极的成长环境呢?薄荷的工作陷入了一片迷茫。


恰逢,这时候顶新基金会的出现让薄荷有了更多的资源与机会开展工作,留守儿童心理情感的辅导和驻校课程就成了这段时间冯林和伙伴的工作重心。


走访中

“不管是做活动也好,带兴趣小组也好,只是单纯希望能帮到一些忙。”这样简单的念头,引领冯林和同伴在第一个服务的乡村学校开展驻校活动,并且外部引入大学生志愿者到乡村学校做支教服务,这样一做就是三年。


最初,他们坚持在乡村学校内做一些零散的、不同类型的活动,然而,让冯林感到挫败的是,这样的活动并没有让孩子们获得多大的成长。无止境地开展花样繁多的小组,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这让冯林不得不反思这究竟是什么原因。


“德育的落脚点是什么?”冯林等人开始反思,并开始认识到,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于小朋友未来人格的塑造以及价值观的形成是有帮助的,对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对环境适应力也是有帮助的。


可是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已经是基本的教育环节,更重要的是,到底要怎么去做这些农村孩子们行为习惯方面的培养呢?


“我们会跟他们订立规矩。”从孩子们最基础的行为习惯开始,比如说像吃饭要排队,上下楼梯要靠右行。这样的规矩就是行为习惯的一个部分,有助于他们自己去思考,要去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会因为行为习惯部分的衍生而有一点提升。


(图片来源:网络)

这不再是像体制教育对分数的渴求,而是更在乎学生多元智力培养方面的东西。“你的语文数学再好,我们做一些舞蹈、美术的活动,也不见得他的语文数学差一些,未来他的这些爱好,很可能成为他未来谋生的一个职业。”这样的培养开展下来,冯林愈加肯定他们虽然不能保证孩子们的未来,但至少能为他们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于是,直到薄荷成立的第四个年头,冯林和他的同伴才找到了明确的发展方向。“我们已经坚定了,未来三年就是做乡村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


尽管目前并没有专门从事行为习惯的研究的机构,但冯林却淡然处之。通过翻阅国内外的文献并把研究的理论运用到工作实践中,薄荷已经提炼一套“属于自己的东西”。“我们就希望能够在这一领域里面,多做一些实务,多做一些研究。”


所幸,冯林和他的同伴的努力能被有心人看到。今年,就有乡村学校的校长主动要求,薄荷能到他们学校提供驻校服务,甚至愿意从经费中拿出一部分分担他们的人员资金。学校有这样的参与感,让冯林感动不已。“这是我们之前从未想过的,“他们愿意真的是自己真金白银地拿出钱来支持,足以见得对这件事是非常用心和认可的。”
让好习惯得到延续

薄荷在乡村学校里的行为习惯培养得到了好的成果,但他们却发现孩子们周一到周五在学校都表现得很好,可是周末放假回校之后却有退步的现象。


这让冯林再次反思行为习惯培养中的不足。“孩子们始终是要回到社区的。”如何让学生在脱离学校的群居环境之后,在社区,在家里,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能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呢?


于是,冯林等人开始回到社区里做一些事情,在农村社区开展服务工作。像是策划了“环保小卫士”活动,让孩子们维护自己社区的公共卫生,通过这样的活动以学生带动家长,渐渐在社区内产生影响,越来越多的大人也开始加入到薄荷的项目之中,也使得孩子们在学校得到的行为习惯培养有了很好的延续。

团队讨论

这样的项目不仅让孩子和家长们受益,甚至连当地政府也喜闻乐见。在薄荷主动联系,挣得万州一些乡政府的支持下,他们也愿意给薄荷提供更多的便利。


为了让冯林等人更好地开展服务工作,有乡政府甚至愿意出钱在当地专门租用一个办公室,节省他们来回奔波的精力和路费。这样不仅解决了薄荷活动场地的问题,连过夜住宿也不用再担心。


靠着包括正荣基金会与重庆渝州公益事业服务中心合作的“和平台”项目等社会各界与政府的支持,薄荷的社区项目日益发展,伴随社区共同成长也成了他们的一个愿望。


社区要发展,就要和经济挂钩。在政府促进农民返乡就业与各乡镇要建立留守儿童之家的内容之后,冯林等人就开始思索,如何让返乡的农民更愿意留下来?归根结底,家还是家,让人们产生对于社区的强烈归属感,成了薄荷关注的焦点。社区发展越好,父母外出打工的可能性会降低,这让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的到根本的解决,也就弥补的家庭教育的不足。基于此,今年,薄荷在社区的工作也找到了新的方向。
成长的不仅是孩子,还有自己

关注“人的成长”,不仅是薄荷对外的倡导,回到自身员工的发展也同样适用。


冯林一直坚持,也不断提醒身边的人,“不要忘记,我们是做服务的,但是在服务同时,我们的同事也要有成长才行”。除了给同事安排每月读一本书的“任务”,积极鼓励和支持他们参与到其他组织的活动中去,也是他很在意的事情。

乐善走访

但除了这些思维的变化,表达能力的提升等看得到的成长,冯林更希望的是能够给他们提供更安稳的条件,这不仅是为了同事的个人发展,也是为了组织的发展。好不容易培养了人,却因为不能保证生活质量而迫使他们离去,这留不住人才的现象让机构的发展难以持续。


一直依靠基金会、政府购买项目和社会捐赠项目得到收入来源的薄荷,也尝试靠着自己去解决资金短缺和人才短缺的问题,开始筹划自己的服务型收费项目。


每年的夏令营活动,给薄荷带来了部分的收入来源。虽然面对庞大的资金缺口,这是微不足道,然而这对冯林来说是个好现象。“行为习惯可以和很多的东西结合起来,就和现在的互联网+一样,在自然教育领域,或者是阅读方面,都能找到很好的结合点。”虽然,目前没有更多的收费项目设置,但这会是薄荷未来一个新的方向。


看着薄荷越走越好,坚持在背后支持他们的重庆渝州公益事业服务中心更为高兴。重庆渝州公益事业服务中心“和平台”项目的负责人陈望妹就认为当初支持薄荷的选择是非常正确的,作为初创团队,薄荷的工作成果就摆着那里了。无论是团队建设,还是机构的团队培养,因为有“和平台”的支持,能让他们变得更好,就已经是最好的结果。


面对草根组织的发展困境,陈望妹更希望和平台,包括其他的基金会能更冒险的精神,乐于去陪伴他们成长。即使你看到的,相对比较弱小的,甚至并不符合你现在期望的草根组织,如果有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它就能更好地去承担一些风险,多有一点点抗风险的能力,它就是可以放心地去培养团队,放心地投入项目当中来。


也正是因为有这样有一颗敢于陪伴的心,重庆渝州公益事业服务中心在2014、2015年内支持了14家公益组织,因为有了“和平台”的支持,除了资金困扰,项目咨询、活动咨询、督导、团建、甚至财务状况研究等方面也能得到解决。在草根组织发展解决问题之后,陈望妹则希望各个机构在“和平台”陪伴他们成长,放手让他们独立的时候,能够坚持自己的“初心”,以使命为导向,不要给被资本导向带走,偏离了原来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