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艺新生的花火01︱黑余:传统造物工艺中的“自然”值得珍惜

黑余,原名余建荣,艺术家,1972年生,关注手工造纸及纸艺术与设计,2010 年于法国利摩日-奥比松国立高等艺术学院获法国国家高等实验造型艺术硕士文凭。此次“手艺新生”项目中,他跟随何敏文师傅了解传统竹编、竹制工艺,在此基础上结合造纸技艺进行了自己的创作。


“万物只存在于生灭之间,借由一朵花开而又谢的过程,本着尊重竹子自身特性及竹工艺的基础编法,以及不过分加工与设计的原则来发展造型,以期传达一种自然而然、为而不作的态度,结合脆弱的纸品及恍惚的光影,我希望大家看到的不只是几盏吊灯。”

HOMELAND家园

×

黑余

H:最初为什么想加入“手艺新生”项目?

一是自己一直在做与手工纸相关的艺术思考与创作,因而也就自觉不自觉地涉入“手艺新生”这样的一个课题之中;二是当时刚好在制作一个竹子与纸相结合的日常手作产品的系列,我把它叫作“酵/素”,但由于对竹制工艺认识粗浅而作品实际处于初期尝试阶段,需要对竹材料及其加工有进一步了解后才能继续深入与完善,并希望由此能发展出更多竹制工艺与纸制工艺更多的结合点。


H:在加入项目之前,你的生活状态是什么样的?

在法国学习结束回国后,我花了一些时间考察了国内多处尚存的古法造纸村寨,之后又到北京、苏州等多个美术馆作驻馆创作,后来在苏州太湖中间的西山岛上开始尝试自己造纸。2013年3月起,一直在贵州黔东南州一个叫石桥的苗寨里筹建自己的造纸工作室,了解古法造纸工艺,思考并进行纸艺术与设计的创作。


H:加入项目之前,对老手艺的看法是什么样的?

一直都很关注并努力践行,个人认为在能源危机论及工业产品的产能过剩甚至泛滥的当下,在这个倡导并以各种方式刺激消费的社会环境中,“无浪费”的俭约造物观及耐用消费观应该被重新重视。传统造物工艺中的两种“自然”特性因此变得格外有意义:自然的材料和自然的速度与效率。材料的自然使产品具有适合人的温度与质感而令人回归;速度与效率的自然使产品在制作与使用两方面都具备了时间的沉淀感而令人安心。而世界,尤其是当下的世界,却总是与这两种状态背道而驰,致使人与自然不断地剥离而使人越发地盲目自大而有恃无恐而走向孤绝,任由着无边的欲望驱使而无法停下奔忙的脚步,人心一刻也无法平静,散乱不安而暴戾无常。重新观察并捡拾起我们曾经日常的与大地和谐共处的造物态度与消费观念因此显得刻不容缓。


H:通过了解之后,现在怎么看待你所学习的老手艺?

如同我一直在关注和实践的手工造纸,竹制工艺的生存也一样面临如何传承并改进原有技艺和思路以进入现代生活及提高产品附加值的问题。但若真能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个人认为,手作工艺又很容易成为另一种刺激消费欲望或者资本运作的噱头,这是一种矛盾,将如何平衡?手工艺的核心价值何在?它能与商业价值等同吗?简单、被动地以保护的名义加以干涉是否具有实质意义?还是主动地去探索此工艺的当下语言以寻找其重新输出一种符合甚至引导当下过度消费社会的审美意识或态度的可能性?应该建立什么样的机制才能更加有利于这种探索与实践?其间需要被传承的是什么?如何有效传承?在我看来,对所有这些问题的思考并通过踏实的实践才有可能找到真正的工艺之道。


H:现在你怎么看待“手艺新生”这件事?

虽然目前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手工艺及手工艺产品,但大多数参与者还只是出于猎奇或怀旧心态,一种确实可行的实践方式仍然只是一小部分人的理想,而这种理想的实现不仅需要老手艺人、设计师或艺术家从各自的领域里更加深入、扎实地探索,以更专精的态度做出更具深度的创新作品,更需要他们之间以开放的心态主动地联合彼此以及各种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以营造一个如日本民艺运动的倡导者柳宗悦所说“协同社会”的环境,如此,手艺才有可能从更广的意义上真正“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