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能行走江湖,起码要仗义天涯丨【你好社区】人物
文/陈玲峰(厦门大学,学生)
图/受访者提供
分享国内社区营造领域行动者的故事,不立榜样,不造典型,但且希望带来一些启发,与更多伙伴去探知社区的魅力。
这是【你好社区】人物的第六篇。
边边接受采访的这天,是周五。但对社区工作者来说,周五的工作与周一的工作一样紧张,几乎每天都会冒出些新鲜难题来。就在这天下午,边边刚刚经历了一场社区议事大混战,社区营造中不同利益相关方的意见与立场让社区工作的开展颇为曲折和复杂。
而身为青谷营造社区负责人的她却对这样常有磕碰的工作状态一点也不沮丧,“每天在社区中遇到的人和事,岂止是丰富,简直是蓬勃!”,她的话里裹挟着满满的朝气,而激动作势的硬气样子还真有些侠气。
边边,大名边莉君,无锡人,她原是一名小学老师,现为好家长公益联盟发起人、青谷营造社的理事长。
边边
2008年之前,边边还是一名小学教师,每当周末假期时光就在公益活动中度过,“会给孩子们辅导功课、帮助盲人等弱势群体、参加残障人士的志愿者活动” ,当谈及缘由时,她说,“这大概就是一种善的传递吧,因为自己接受过太多人的帮助,所以不自觉地想为有需要的人做些什么,这让我感到特别快乐。”
很多人对你的帮助?
“嗯,很小的时候父母离异,跟野孩子似的长大。家庭几乎没有对我的成长负过责任。但很幸运,总有贵人相助:老师啊、朋友啊、家长们,甚至孩子们。是他们一点一滴的善意累积,在命运一次次沉重打击下,帮我度过了这些坎。“说到这,边边并未再谈及更多的过去,她有点感慨,“恍如隔世,太遥远了,那是上辈子的事情了,不提吧。”
“512地震发生的时候,特别能理解那种绝望的心情。你没有绝望过,就不会理解,在那种时刻,有一双温暖的手拉你一把,就可以带来‘生’的希望。可一个人力量不够,这需要一群人。”——这便是边边发起的第一个公益组织,虽零经验,但似乎一切也都井井有条地进行着,“我们聚集了一群无锡的老师,给这个组织取名为青苗计划,为突发灾区提供教育援助,还认真地梳理出了这个组织的框架结构、使命宗旨及推动任务”,可这些老师们谁都不确定最后到底能不能去四川,只有边边很笃定,她确信一定会去。“当时我们还没和四川那边有任何的联系,不知道为什么,内心有个声音说,一定会去成。打遍了所有能打的联系四川方面的电话,都被拒绝了,结果无意中联系到江苏省教育厅的一位主任,他刚好被派去四川援建,觉得我们这事特别好,支持。”
分享交流
可这时四川仍有余震,甚至也许存在瘟疫隐患,组织里的很多老师出于安危的考虑都选择不去了,边边只能赶忙在全国范围内召集齐10个教师,最后在8月初,她便和这些来自常州、重庆和无锡的女教师们一同来到了无锡对口援建的四川汉旺镇。
就这样,青苗计划持续了两年,对口援建支教、孤儿进行一对一帮扶、为学校捐赠图书馆、邀请孤儿来无锡过年……轰轰烈烈折腾了两年,但谈到青苗计划的结果,边边有些沮丧,一个全凭一腔热情促成的公益组织终究还是碰到了执行的难坎,“青苗计划这个事对我来说有两个触动,首先是团队建设方面,得不到身份的认同(即注册),资金资源都靠自筹最终消耗不起了,团队里都是同一种职业——老师,各有各的意见并且很坚持,很难达成共识。其次是在这个教育援助的过程中,我慢慢意识到,我们以为我们可以改变什么,实际上并没有,农村的根本问题在于整个运作结构,我们的力量还太弱小,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上的帮助,都不可持续,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一次一腔热情的公益组织尝试,让边边体会到了公益组织运作上的困难与现实边界,更让她开始真正思考公益行动中扶贫帮困以外更宽广的内涵。
对于青苗计划的那番折腾,边边很坦承地说:“远程支教一来耗费人力时间成本较高,二来事实上一两次的支教没法解决社会问题。”于是,在2010年,边边选择在无锡本地做起了好家长公益联盟(以下简称好家长),由于吸取了先前的一些经验,好家长的工作进行得很顺利,至今仍还在继续着。
“当初踏上教师这个工作岗位,对我而言,这不是工作,而是教育事业。当理想遭遇现实,体制的滞后与不合理,让我深感无力,对教师这个职业很失望,尤其觉得在分数评价体系下学习的孩子们很可怜,我想为孩子们的成长做点对的事情。”边边的这一想法和其班上一些热心家长的想法一拍即合,于是便成立了好家长,起初旨在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教育意识提升的服务,倡导家长们抽出更多时间陪孩子一起参与社会性活动,增加孩子们对学校与家庭之外的环境互动机会,提升孩子们的视野认知从而提高家庭教育素养。
第二年,考虑到公益组织的社会价值立场,好家长转型为立足无锡为家庭实现社会责任感提供平台,以中产阶级家庭为主。此后,好家长发展很顺利,活跃家庭的数目累积高达一千户,每次活动平均都有二三十组家庭,好家长年会上至少有100组家庭参与,讲到这里,边边有些自豪和开心,“好家长的团队建设这块做得很好,好家长是一个具有社会秩序概念的群体,责任感是好家长非常核心的价值体现。如果你迟到,不遵守承诺,在这个群体里,是会不好意思的。好家长到现在已经第六年了,一开始,可没有人认为我们可以做成。”
与孩子们在一起
2014年,就在好家长的一次社区市集上,边边通过一位社区居民很偶然地知道了阿甘这个人,边边与同事便迫不及待地跑去南京与阿甘见面,并参观其推动的社区建设成果。“那是我第一次真正接触社区工作,感觉太丰富了,有什么四方会谈、俱乐部、居民自行捐管的图书馆,我不是很能听懂,但我知道这是非常好的东西。”边边兴奋地说,“社区服务中心的三楼,整个空间由孩子们来设计,并且把孩子们的设计变成现实。我觉得这是个特别了不起的事儿,给孩子做梦的权利,并且实现它!”
社区大会
“起初并没真正意识到社区有多么复杂,在接触之后立刻就发觉我自己的知识储备是不够的,很多书要看,相关的交流分享也都会去听,仍觉得每天有处理不完的新情况出现,每个居民参与的个体衍生需求都不太一样,居民聚集起来后,相互之间也会产生不同的需求反映。”这让边边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2015年,边边正式主导推动了第一个社区建设,“那个社区已经12年了,入住率只有百分之三十到四十,死气沉沉。
我们进入之后,激发社区活力,倡导居民互动,就这么一点点地营造出了邻里和睦的氛围,邻里互动确实增多了,居民们的参与积极性提高,慢慢成为一个熟人社区了,特别美好”。社区工作的成就感让边边很是满足,“之前做公益的时候无论自我感觉多么良好,在我参与做社区工作之后,才发现之前做的多么隔靴搔痒,社区建设是在真实真正地在推动着一些东西前进的,居民们成长了,带动了整个社区的成长。如果有越来越多的居民觉醒,越来越多的社区成长起来,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也会越来越美好!”
社区发展论坛
2016年,边边的青谷营造社,开始复制第二个社区。目前这个社区已经开展两周时间,已有一百多位居民参与进来,居民自发成立的6个内生性社区自治组织也建立起来,每天的社区工作紧张有序地进行着,即便是周五的今天也不例外。边边说,“今天刚从上海回来,中午筹备会议,骑行俱乐部刚成立,沟通了下之后的组织架构和发展模式,下午是开联席会议,居委会物业开发商一起开会,经历了一场特别激烈的讨论大混战啊”。
好家长联盟
从2008年青苗计划的尝试到好家长公益内涵的拓展和现在社区工作的探索,边边女侠在公益这条路上不吝付出,从未停止过折腾。她还给自己开了一个边迹的微信公众号,用以记录社区实务,希望将来可以出书对社区工作者的社区实务有所启发。用边边常说的一句话来讲——你想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社会,请你为此而努力,这就是社会责任感。边边用八年的时间一直在践行着自己的社会责任,她还会继续尝试摸索下去,为这个社会做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