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农作:营造城市的绿色乐园|社区里的生活

“社区农园其实是多功能的——为我们提供健康粮食,孩子们在这里游戏玩耍、认识植物、亲近自然,社区一部分的垃圾也可以被处理用作肥料……”正荣公益基金“你好社区”苏州项目点的合作伙伴李昊桐表示。

 

李昊桐从上大学起就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和生态种植,毕业后,李昊桐在保定开了一家设计公司。业务量上升的时候,家里“原生态农作物专业合作社”的生态种植产品不能完全卖掉,只能当普通粮食处理掉。

 

放弃公司,帮家里的生态产品打开市场?李昊桐好几天睡不着觉。“还是担心生活没保障,后来就想大不了接点私活,找设计项目兼职,反正有手艺也不怕饿着。”他在几天的犹豫之后下了决定。

 

食品安全问题、城市缺失自然、垃圾填埋问题、社区关系冷漠……这些问题,李昊桐都深有感触,他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真正亲近自然,吃到健康粮食。看过正荣基金会对城市社区农园的规划,一拍即合,在基金会帮助下,他带着妻儿到苏州南郊的正荣国领社区当起了农夫,经营这里的社区农园。



李昊桐和儿子在农园里


人物简介


李昊桐在社区农园


李昊桐,29岁,环境艺术专业毕业,热爱画画,曾在保定开过自己的设计公司。目前是正荣基金会“你好社区”苏州项目点的合作伙伴,在苏州正荣国领以生态种植的形式经营社区农园。

行动宣言

“为了孩子的健康,找回城市缺失的自然,唤回社区淡化的人情,让生态农业与城市和谐共存。”

行动故事
“城市跟农业看起来好像不相干,但其实密不可分。”李昊桐认为,现在的城市存在自然缺失、粮食浪费、垃圾填埋占地且污染环境等问题。
 
“我们吃的瓜果蔬菜、大米肉类是哪里生产的?怎么到我们饭桌上的?都是经过长途跋涉,用了大量的石油能源、防腐剂、保鲜剂才来到我们身边的,这个过程消耗了很多能源、排出了很多碳。”社区农园可以提供一部分食物,能源节约和食品安全都迈进了一步,因为我们不用长途运输,不需要保鲜剂、防腐剂。


社区农园一角


“我们的小孩不认识植物、昆虫,很少接触到真正的大自然。社区农园就像一种体验园或公园,有沙子、石头、蚯蚓,孩子们可要肆意在这里和虫子玩、在土里玩。”李昊桐说。他打理的社区农园每周都开自然教育课,由正荣基金会请专业的老师,带领亲子家庭去学习、感受大自然,去认识每种植物的名字和习性,通过让他们相互自然而去保护自然。

 
“城市的单元是独立的,门对门,但关起来都是一个小天地,在电梯里都不好意思打招呼,这是很普遍的情况。如果在农园,有农耕、有技术探讨、劳动合作和分享,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就多了。”社区农园,其实是一个让人互相亲近、交朋友的空间。
 
虽然农园所在的社区还未建好,但在多次活动之后,已经有了很多关注者和志愿者。“我们还举办过几次公益轰趴家庭聚会,我们提供一个环境,参与的家庭都从家里做一道拿手菜,来了之后就是一个席啊,不同的口味、不同做法的美食,大家一起分享。可能用到的一些香料瓜果,在农园里摘了洗一洗就能用。”李昊桐说。

 


自然教育课结课合影


因为农园不用化肥,社区家庭的残羹剩饭、厨余果皮经过处理可以变成农园的肥料,这就解决了一部分的社区垃圾,还变废为宝。相比大多数城市形式主义的垃圾分类和焚烧、填埋,这不失为一种环保绿色的解决办法。

 
除了室外的活动,社区农园还开展室内的农院书院,作为亲子阅读空间。这种亲子阅读和亲子自然课让父母和孩子成为朋友,父母、孩子同在也可以让父母对一些问题产生重视,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更注意做好孩子的榜样。

 


小朋友们在上自然课


“我们还做过以书换菜的活动,大家捐书,我们赠送农园生产的蔬菜。通过举办这些活动,让更多人了解社区、自然、农业之类的话题,引起共鸣和探讨。社区居民入住以后,各种兴趣爱好团体也可以参与进来,丰富更多的活动。”李昊桐的职责就是打理好社区农园,作为一个平台,对接其他组织,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开展更丰富的活动。

 


小朋友在农园里观察昆虫


社区农园不仅为人们提供健康粮食,还促进社区融合、让城市充满人情,让下一代学到与自然友好共存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