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好物 | 「暮春之礼」南方的桑蚕丝

江南暮春,蚕农家蚕开始停食嫩桑。
两只春蚕交叉吐丝结出“双宫茧”,为后续剥茧开绵等繁多程序做出准备。


梅鱼家的蚕


01

破局:
85后返乡夫妇创立梅和鱼工作坊

梅和鱼工作坊的创始人是一对85后夫妇,梅玉惠(“梅”)和于建刚(“鱼”),在江南的蚕桑村庄出生、长大,家里世代养蚕,大学毕业后在工作于北京。2011年,源于对乡村的不舍和传统的眷恋,他们离开北京,回到自己的村庄,希望将外面所学运用于乡土和手艺的传承与创新中。


梅和鱼手工蚕丝被

中国养蚕制丝的历史,大约已有5000年。而如今江南的手作丝被技艺目前仅存于桐乡、德清、余杭等三县的少数几个村庄。梅和鱼成立的工作坊,大部分从业者多为60岁左右的老人家,通过产品创新,改变老一辈的传统观念;通过提供就业岗位,改变当地部分贫困家庭经济收入。要打破“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把蚕农的故事大声的讲述出来,让蚕农感到骄傲,同时提高蚕农的收入。


纪录片《返乡》,讲述梅和鱼返乡创业的历程,由辽宁卫视纪录片团队制作,在央视播出。

梅和鱼的梦想,是把这一传统技艺传承下去。2013年春蚕季,他们成立“梅和鱼”工作坊,着手进行手工蚕丝被的技艺恢复、生产与销售。并以此为途径,来改善当地农民、手工艺人和返乡青年的生活质量,保护一种传统生活方式的可能。

02

返乡十年:
复兴风物,滋养周边

嘉兴桐乡,是梅和鱼出生的地方。那里的村庄一半是田,一半是地;地里植桑,桑养蚕食。


梅和鱼所在的村庄

在返乡的十年时间里,从第一床手工桑蚕丝被在工作坊中诞生,回收乡民废弃的传统纺织工具予以新生;以自己工作坊产品品质为起点,对蚕丝被质量立起标准;到在千岛湖养蚕,招募志愿者了解养蚕技术,培养出当地一支平均年龄55岁经验丰富的6人团队,最后建起一个60多人的“养蚕志愿者团队;更通过直接向消费者售卖产品模式的创新实践,提高产品品质,降低传统丝绸零售的价格,让更多人可以用到优质的蚕丝制品。

梅和鱼身体力行,让民间蚕丝手艺活下来,不要让非遗文化束之高阁,而是要走向日用,在日用中激活传承。


养蚕专业团队

受疫情影响,许多江南纺织工厂停工、订单缺乏、开工率下降。纺织产业历年来都是桐乡的支柱型民生产业,工厂停工使得工人找工作难度加大,梅和鱼的家乡也同样受此波及。于建刚希望与故乡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尝试增加针织生产线,让他们可以保持原有的工作,发挥技艺特长,不用冒险转行。


梅鱼夫妇

于建刚:“我们无法投入大的资金量,做不到理想中改变世界的样子。我们就像是农民一样生活,大的方向在那儿,我们就希望一点点的去做,朝那个方向努力。很高兴现在有了另外一个家庭的加入,一起朝共同的方向努力。”

梅玉惠:“我想既然专注做了这件事,就要用匠心将它做到极致,产出的东西应该最大限度区别于工业机器的产物。这个是两面真丝的枕套,并且达到真丝的最高品级6A,保守点说,我们选用的真丝等级在5.8A-6A,爱马仕的标准就是6A。”


真丝枕套实拍

求索十年,梅和鱼以自己的方式,像蚕食桑叶般细小却又诚恳地延续传统复兴乡村。

03

来自江南水乡的暮春之礼

今年,也是不同寻常的一年,却有同样的草长莺飞。

春日五月,本次选定梅和鱼的桑蚕丝枕套,希望以此温暖舒适的“暮春之礼”为您带来安心睡眠与美好祝福。


「暮春之礼」

美好丝绸梅和鱼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一直以来,丝绸闪闪发光,「蚕农自己的故事」却从不为人所知。来源于脚下这片土地,梅和鱼致力于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由蚕农成立、以蚕农为灵感的丝绸品牌,为每一个人提供天然、耐用与舒适的蚕丝制品、天然纺织品和生态食品,并以此为途径,来改善当地农民、手工艺人和返乡青年的生活质量,保护一种传统生活方式的可能。



公益好物作为一个推广公益产品的平台,为公益组织和服务对象开拓公益周边产品的市场,倡导公平贸易理念。有别于工业化的产品,公益好物的产品源自自然,注重生态环保,同时反哺公益,让公益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帮助公益伙伴增加经济来源,助力改变发生。
项目联系人:卓佳佳   邮箱:262958255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