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alk直播回顾:武侯社区基金会办一场邻里节的经验干货都在这啦

来自专辑
C-talk

8月的C-Talk如约而至,一场声势浩大,长达38天的"爱成都·迎大运"第二届武侯仲夏邻里节中,可以学到多少经验?我们请到4位邻里节深度参与的嘉宾与大家分享。

错过了直播的伙伴,这份干货内容你要收藏好了,让我们一起回顾精彩内容吧。

微信图片_20200824205433.jpg

居民企业齐上阵,社区治理新花样


张伟玲 成都市武侯区红牌楼街道丽都花园社区主任

此次仲夏邻里节,丽都社区以党建引领乘大运之势,促进军民融合,带动辖区的商家企业经济复苏,并链接辖区的资源,为社区的基金会造血。

丽都花园社区作为邻里节的最后一站,结合爱成都迎大运的主题、成都非遗文化以及社区退军人服务站等,为居民普及传统文化和健康的生活理念,营造和谐社区氛围,提供互帮互助的联系平台;同时链接社区资源,让更多的商家企业融入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达到共建共治共享的局面。

社区党总支集思广益,借开展邻里节活动的契机,依托夜间经济给辖区企业商家提供商机。社区集市活动通过短短三个小时,陆续有300多人参加,获益商家达20余家。很多居民说通过此次仲夏邻里节社区集市现场直播带货的形式,买到可心的货物,遇到久违的邻居,感受到生活浓浓的烟火味。


活动策划、传播的三问


陈越 成都新益家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负责人

Q1:这个活动做给谁看?活动的目标对象是谁?

由于活动受限,比如今年疫情的特殊情况,不能大规模聚集,所以这次活动意义更多还是围观。一个活动完整的路径一般分为三个部分,话题引爆,活动执行,和内容扩散,先后顺序可以按照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基金会在活动前已经做了大规模宣传和造势活动,当很多人将目光投向我们,活动自然就引来了更多关注。

Q2:我们的客户(居民)从哪来?他们为什么要参与活动?

好的活动策划不仅仅靠奖品激励,还靠活动参与机制的设计。群体归属感往往是社区活动当中最主要的存在。此次活动策划时,首先调查棕东社区辖区内有望江公园和川大,平时社区有很多传统文化和手工活动,已经聚集了很多居民的兴趣,也有很多居民自组织,通过调研,才把活动主题设置为蜀风雅韵游园会,契合大家喜欢的形式。

Q3:我们目的是什么?

其实做活动很费钱,耗人力精力。活动就应该追求留住、黏住居民,要形成居民池,所以要依托基金会的品牌化设计。武侯仲夏邻里节就是一个非常大的品牌,我们需要依托活动,打造成为一个社区、街道办、武侯区的营销宣传阵地。


我们是这样的邻里节


刘婧如 成都市武侯社区发展基金会传播专员

武侯仲夏邻里节挖掘居民需求,联合社区开展活动,今年想要全面营造和谐邻里关系,助力小区不陌生感与和谐包容,建立“基金会+社区+企业”的公益生态环境。运用多方的联合力量,举办共12场活动,持续38天,“走街串巷,如友是邻”的主题,展现了一个多面的社区。

此次仲夏邻里节通过走街串巷的方式,让大家深入了解社区,去丈量家门口的路,发现社区的美好。每一场正式开始都进行了相应的传播和记录,包括公众号推送及媒体报道。每一场活动都提前策划,稳步推进,保证有统一VI和主题,38天的每一场活动都能独自精彩。

策划执行的小Tips

1、选择了一家好的传播策划公司,对策划公司进行比选,多进行细节方面的交流。

2、注重传播。重点是视觉的传播,包括VI设计,塑造品牌,统一主题,也重视图片、视频的产出和展现等。

3、重视公益。要把自己的使命植入到活动中,活动环节设置上,鼓励社区活动环节向公益倾斜,做一些价值倡导。

4、跟踪社区。主题活动一定要尊重社区,体现社区特色,在活动储备,主题征集,产品设计,落地执行,项目总结的全过程中,都和社区两委进行充分的沟通,重点是吸引居民参与。

总结与展望

一个月的活动涵盖了多种类型社区,开展了市场形式多样的邻里交流活动,直接参与的居民有5万余人,间接服务的居民达到3万余人;社区治理上,通过鲜明的主题设计,融汇公益事迹、非遗表演、美学体验等的元素,和居民有很多互动,传播了关爱文化,消除邻里之间的陌生感,逐步形成比较新型的邻里关系。活动期间官方公众号发表稿件15篇,官方微博26篇,共获得35家媒体近60次报道。

下一届邻里节,活动的设计上可以增加让10场活动联动的环节,挖掘体现居民生活以及与基金会今后业务相关的环节,在活动中直接可以产出令人惊喜的价值,且在问卷调查上做一些设置优化,引导居民关注线上的活动。


圆桌派


Q1:今年仲夏邻里节口号是“走街串巷,如友是邻”,大家心目中的社区烟火气是什么样的?

张伟玲:我是从单位大院长大的,我对烟火气的理解是回到家能看到院落门口大爷的微笑,院子邻居的招呼、楼道里能闻到每家饭菜的香气,能看到邻居开着门一家人围着吃饭,我走过去的时候会有人招呼一句“你回来了!”也许隔壁大妈会探出头说:“丫头你妈加班去了,喊你到我家吃饭”……我有这样的记忆,所以我认为的烟火气是邻居之间相互熟识,相互照顾。

陈越:说到烟火气,我首先想到仲夏邻里节宣传文案中的一句话,“我们活在同一个空间里,被看不见的丝带牵扯,然后被烟火照出不同的姿态,这是一种很踏实的感觉,这是一种很美好的联系。”另一方面,从空间上看,社区是居民住在一起的地缘共同体,根据长期联系发展成一个精神共同体。社区是社会的缩影,也是社区居民各种社会活动的一种互动关系,所以烟火气就来源于生活点点滴滴的缩影,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刘婧如:对我来说,烟火气是在社区可以找到很多共享的空间。比如大家一起锻炼的地方,图书室,可以和隔壁邻居或同学一起上下学一起玩,甚至可以让隔壁学霸哥哥来帮我补课,这对我来说是社区烟火气。

李济舟:我觉得是一种流动性的。对于居民来说,烟火气就是给到居民很多服务和生活的场景,他们可以进入和接触,有一种很直观的感受和温度,它不见得是一种文字上的描述,它是一种体验感,跟他们的生活很接近。

Q2:从基金会角度来说,怎么让大家接受一个品牌?不同社区不同情况下去推品牌和文化的符号,是怎么考虑的?

李济舟:成都市的三年社区邻里关系营造和大运的背景,明年的邻里节活动肯定也和成都大运会结合紧密,要在此基础上做很多创新元素的集成和叠加。

尊重社区主体性。基金会通过资金投放,资源链接,让社区从邻里节活动当中收益,这不光体现在宣传,还有项目成果阐述上,比如当地志愿服务团队的挖掘,居民自组织的培育,社区商业元素的挖掘等等。邻里节品牌不仅是基金会的,社区可以从中把自己的社区品牌、特色树立起来,然后基金会以邻里节作为切入点,更好的跟社区保持联动,基金会提供服务和渠道,把每一个社区特色更好的包装和呈现。

想尽一切方法把年轻元素导入社区,让年轻人打破对社区固有传统的概念,社区也可以是时尚、好玩、有文化底蕴的,而不是简简单单的广场舞,各个年龄群体都能参与社区,都能在社区场域呈现自己的独特性。

Q3:丽都社区做这样一个大型活动,从预算、资金上,社区基金会目前支持的方式对你们是合适的吗?社区的资源是可以的吗?

张伟玲:基金会的支持在经费上也带来很大节约,加上有基金会统一的品牌和背景。社区治理也有工作经费,每一年的保障资金也会分到社区各个项目当中。本身今年八一建军节活动是立了项的,邀请辖区的企业参加,也承担一部分费用。社区总体来说经济压力并不大,而且这种活动确实对发动居民和丰富盘活社区的企业经济有很大好处。

陈越:本次邻里节,资金方面,除了社区吸引到一些微基金捐款,还有基金会的资金支持。资源方面,比如专业的策划辅助,传播的支持等,这是一个杠杆效应,用尽量少的财力人力物力,撬动更多资源和可能性。所以我们今年积极争取和基金会合作,组织策划这么一场大活动,明年也会争取,因为不管是对于我们,还是社区、机构、基金会,更多是对于居民,这都是非常好的事。

Q4:在疫情的背景下举办邻里节,武侯社区基金会在这一方面担心过一些风险吗,在策划的时候,怎么考虑抵御风险?

李济舟:这方面做了一些预案。因北京疫情,我们也提前考虑、评估活动是否需要延迟或中断。后来根据成都的疫情形势,给相关部门进行了报备,开展过程中也做好防御措施,包括志愿者的口罩、消毒用品。整个疫情期间成都的社区工作做得比较扎实,包括李克强总理也在两会上给成都的地摊经济点赞,所以开展邻里节活动,大的政策背景,居民消费的释放需求都有,邻里节活动也在公共社区场地开展,人员安全方面有得到保障。

Q5:回过头来大家来反思这次仲夏邻里节,如果有不成熟的地方,你们认为在哪里?

张伟玲:活动的主题设计可能要多考虑一些细节,可以更突出一个点去打造,不分散精力。

陈越:今年邻里节很多社区元素都是比较相通的,比如都会植入传统文化,地摊等等。个人的小意见是,在以后的活动策划上,社区主题可以更加明确。比如只有一个社区专门做蜀风体验,另一个做现代音乐,元素多当然更好,可以吸引更多居民参与;但在主题选择上可以更加鲜明,不同社区有不同的花样和主题。

刘婧如:感觉参与邻里节活动的还是年长的,或有孩子和家庭的居民,年轻人相对较少,在策划设计上对年轻人的吸引较弱。其实社区里的年轻人是藏龙卧虎的,除了志愿者,可不可以赋予一些别的角色给他们,更深度地去营造自己生活的社区。


希望C-Talk·有一说一栏目给你带来一些思考,武侯社区基金会的全情投入让我们看到了社区多元力量参与的更多打开方式。我们也期待后面更多的内容同大家一起去解锁社区基金会在中国社区的本土化之路的探索,下次的有一说一栏目我们再会~

发起单位:中国社区基金会社群
联合承办单位:四川社区基金会发展网络
成都市武侯社区发展基金会
战略支持单位:禾平台
媒体支持:公益大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