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行动 | 70亿人,一个都不能少
昨天的垃圾还没丢
堆积了几天的脏衣躺在洗衣机里
又到了吃早餐的点了
我什么都不想干
每天太阳升起来时
都为自己还活着这件事感到难过
离开应该就不会这么痛苦了吧
纵使这个城市,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他们说话、行走、雀跃、奔忙这些都与无无关我感觉不到悲伤也感觉不到快乐我不在这里了也没人关心我想离开这里
日子从哪天开始没有温度我已经记不清了不知道怎么和妈妈说对不起罢了,我这一生都是失败的不要再拖累别人了该写点什么呢我要平静下来我应该要写一个万无一失的计划
现代社会里,有“心病”的人不占少数。有不少人认为,自杀只是小概率事件,或者离自己很遥远。
事实上,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全球每年大约有80万人死于自杀,而在我国,自杀已成为我国人群第五大死因。
比新冠更猛的是自杀。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说,新冠疫情影响全球百万人精神健康。全球近10亿人受不同程度精神健康问题影响,平均每40秒就有1人死于自杀。
夺取自己生命的举动,虽然很不幸,但是随时在发生。
你了解自杀吗?
每年有 80 万人死于自杀
每 40 秒就有一个人试图自杀
每 15-18 分钟就有一个人自杀完成
每起自杀案例至少对 6 个人产生严重影响
有自杀未遂既往史是自杀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自杀已成为全球 15-29 岁青壮年第二大致死原因
全球 75%的自杀集中在中低收入水平的国家
中国女性的自杀率明显高于男性
农村自杀率高于城市
80% 自杀的人在之前给过身边人清晰的警告
……
“自杀是个复杂现象,极少由单一原因引起。生物、遗传、社会、心理、文化和其他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下可能引发自杀行为,一些人选择如此,但同样程度甚至更恶劣的遭遇下有一些人仍然选择活着。无论如何,自杀在所有国家都是需要严峻处理的公共健康问题。最重要的是,多数自杀是可以预防的。”
——摘自世界卫生组织《预防自杀:一项全球要务》
也许我们很难知道谁会因为自杀而失去生命但我们可以做到打破沉默对于那些为自杀意念而苦恼的人倾听、理解、支持、帮助
如何支持TA?
能够公开讨论这一话题,是支持这一人群的第一步。
自杀群体常常被许多人抱以偏见,被贴上懦弱、无能、自私等标签,而缺乏被大众关爱和接纳。社会大环境对于精神障碍和自杀行为的歧视,导致许多人有了这个念头之后,也不愿寻求他人的帮助。当有人向我们坦陈他们的自杀想法后,能做到时不时的随访、关心他们的现状、发微信打电话或者约着吃饭,应该都是有帮助的。这样,能够让有自杀想法的人知道他们不是别人的负担,不会被歧视;在需要的时候,总有人愿意站在他们身边。
自杀是可以预防的,对潜在自杀者进行早期干预尤为重要。
自杀是可预防、可避免的,只要及时干预,并遵循科学有效的方法,通常都能看见效果。最近几十年我们对自杀行为的认识越发深入,比如研究表明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和文化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自杀行为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此外,流行病学研究也帮我们找到全人群和易感人群中自杀的许多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在政策方面,已有 28 个国家建立了国家自杀预防策略。
如果有人跟你说:“我是一个没用的人,是个废物”或者“我活的太痛苦了,没有我,他们会更幸福”等。
——请你高度重视,TA可能是向你求救,而不仅是需要一些简单的安慰,更不要对TA批评与说教。
如果TA上网搜索自杀方法、讨论自杀问题、或者问你“我死了会怎么样?”之类的话题。
——千万不要以为是开玩笑。TA是认真而委婉的向你求救。
如果有人分发自己心爱的物品,或者写下类似遗言的内容。
——说明TA在告别,即将实施自杀行为,要立刻进行危机干预,每一分钟都生死攸关。
当发现身边有自杀倾向者时,还有这些资源可以使用
上海市徐汇区精神卫生中心心理援助热线400-9213-120;各医院精神科、心理科;各心理咨询机构。
相关链接
珍爱生命五法宝 / 正视抑郁自杀,帮助你身边的TA
#70亿人,一个都不能少#
2020年,全人类一起经历了一些生命不能承受之重。纵然再深的伤口,都会痊愈,我们相信空白、疼痛和伤害都会成为过去式,拨开阴霾,我们一起努力,仰望未来,看见世界美好。
上海市徐汇区精神卫生中心、正荣公益基金会联合发起“70亿人,一个都不能少”公益倡导活动,联动精神科医生、社会团体、个人,倡导正视自杀,珍爱生命,关爱身边的TA,减少自杀的不幸事件。
2020/9/10 10:00-11:00世界预防自杀日公益行动
抖音搜索“精中小哥哥”但愿直播间里1小时的相处让我们相互留恋和牵挂在这大大的宇宙中我们都会被温柔相待
#70亿人,一个都不能少#公益行动联合传播伙伴招募开放中,欢迎媒体、个人、社会团体加入,在你我的努力下,能够让更多的人听到我们的呼声,一起加入预防自杀的行动中。
可以做什么:
1、转发扩散行动的推文、海报,参与微博@精中小哥哥 互动;
2、征集故事案例,以第一人称表述亲身经历精神疾病而后治愈,或者正在治疗中的患者的亲身经历,我们会将这些故事进行处理,用于活动后续的科普材料中。
联系我们/故事投稿方式邮箱:wangruo@zhenro.com微信:sally81178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