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门永续:教您设计环保生活——福建日报

文章来源:http://fjrb.fjsen.com/fjrb/html/2013-10/23/content_681940.htm?div=-1

    

    模仿自然生态系的自我循环,通过堆肥为植物生产土壤养料,收集雨水用于灌溉,用厚土种植法建造香蕉圈……这是“朴门永续”在福州闽侯的一家生态农场展现出的一幕幕绿色生活设计场景。

    10月上中旬,在澳大利亚和台湾地区朴门认证教师的引导下,来自全国各地包括北京、上海及港台等多个城市的50多位朴门永续爱好者,进行了为期14天在“乡村课堂”的系统学习和实地交流。

    这些从天南地北汇聚在一起的学员,从业经历大相径庭,涉足领域有生态农业、城市规划、景观设计、IT业、教师、医生、律师,还有全职主妇等。吸引他们的朴门永续蕴含着怎样一种理念?在朴门永续学习中他们能有哪些收获?

    学习自然生态的运作智慧

    铺设一层细叶杂草,倒入一层鸡粪;再铺上一层野生葛藤,加入一层厨余剩菜。如此重复交替数次后,堆垒出一个圆柱形的大草垛。10月5日,在一处山坡田地间,朴门永续的学员们辟出一小块平地,在台湾老师Peter和江慧仪的指导下,练习户外堆肥制作。

    “做堆肥的材料多种多样。”Peter启发学员们回顾书本知识说,同样气候环境下,制作材料的碳、氮比例影响着分解程度和时间长短。“碳含量高的材料难分解,自然环境中虽然不少微生物也会‘吃’碳,但需要配上氮元素这份‘酱油’调味料。”他笑着打了个比方。

    Peter是台湾首位取得朴门教师认证的讲师,曾在台湾阳明山平等里应用“朴门”打造了风之谷家园。他告诉记者,植物堆肥只是呈现朴门永续设计理念的方法之一。这其中蕴含这样的设计特征:善用动物和植物的天然特质,以及动植物和土地间的关系,并使之最佳化,创造对环境安全且能够自我支持的农业系统。

    朴门的设计出发点,首先是学习自然界生态系统的运作智慧。“比如森林,无须人工打理,就构成自然生物圈最稳定的生态系统。”Peter进一步解释说,森林里植物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雨水提供灌溉,蚯蚓和微生物分解动植物尸体增加土壤养分,植物果实成动物的食物,昆虫鸟兽为植物传播种子。

    “如果有一棵树倒下,周边的物种也会受到影响,可以发现它们之间关系密切的联结,正是自然生态稳定和平衡的奥秘。”朴门永续就是教大家观察这样的联结,在现代人需求和自然环境间寻找平衡点,重新去设计身边的居住环境和生活。

    “照顾地球,照顾人类,公平分享”是朴门永续设计的核心精神。Peter强调:“地球给了我们食物、建材、能源,我们也应该多想想,如何少占用资源,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回馈给地球一个更好的世界。”

    让都市阳台美观又“食”用

    收集阳光、水、土壤,是朴门永续倡导的回馈地球、改善环境的方式之一。“植物可以帮你实现这种回馈。”江慧仪比喻说,植物的光合作用是身边触手可及的“太阳能板”,还会保水保土,即使是枯死后也能分解成土壤的一部分。

    对于身居高楼的都市人,朴门永续设计建议在阳台和屋顶上找空间,将阳台设计得既美观又“食”用,让屋顶成为都市农园和天然的遮阳屏障,小小阳台和荒废的屋顶就会发生令人惊喜的改变。

    “这是在办公楼顶上设计资源循环型的屋顶农园。”通过幻灯片,江慧仪展示了用朴门理念改造屋顶的实例:种上蔬菜、苗木,加盖的生态厕所提供了堆肥材料,灌溉几乎都靠屋顶雨水收集系统。屋顶种植不仅可以提供食物,一些下垂遮住墙体的绿色植物,起到很好的降温效果。

    Peter则描述了自家小阳台的朴门元素:通过遮雨棚和粗棉绳收集雨水,滴灌阳台种植的四季豆和大白菜;引水到蓄水缸,水生植物和鱼在其中安家;阳台一角出现蜜蜂、小猫逗留,自成一体的小生态在这个小小空间里慢慢形成了。

    “别把阳台当作堆放杂物的地方。朴门设计可以让它很舒适,也可以有生产力。”江慧仪启发说,“阳台、露台或屋顶上,可以放置堆肥箱,试试蚯蚓堆肥法,把家里的厨余放进去,‘生产’土壤,增加肥力;还可以观察一下,有没有遮雨棚,能不能将滴落的雨水收集到桶里,浇灌盆栽植物,或者冲马桶。”

    感知绿色生活的哲学和艺术

    “即使收集的雨水量不太多,也会减少人们对自来水的依赖。”江老师指出,现代人离生活资源越来越远,常常忘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技能,朴门永续意图通过生态设计让人们调动感官,去发现生活中被忽略的资源,并且认识到有些需要赚钱去购买的用品,或许可以自己动手做;而一些原先被视为“垃圾”的,其实可以成为再利用的资源。

    事实上,朴门永续设计如今已超越了农耕种植的范畴,是一种基于生态、社会、经济等相关知识系统的整合利用,涵盖“地理与气候”“动物与植物”“建筑与能源”“经济与社会”等内容。不同职业人士从朴门永续设计精神和原则中,得以拓展专业知识与能力,感知绿色生活的哲学和艺术。

    不少学员起初是源于对食品安全的关注,而产生接触和了解朴门永续的愿望,却因此有了超越有机农耕的收获。广东人包女士曾从事过互联网行业,目前与朋友在台山合办生态农场,她称自己和小伙伴们未来的最大梦想是“创立一个健康永续的社区”。从关心食物安全,进而更关注环境、气候、水、土壤,在她看来,学习朴门永续设计,是在为自己的梦想积累“经验值”。

    曾从事过测绘工作的白先生,则对环境生态的关联性有了更深理解。他表示,不论是食品安全还是全球大气候,个人的力量或许微不足道,但看到关联因素,至少可以找出根源,不制造新问题。“行动起来,不只是抱怨担忧。”同时,他相信每个人为永续而更有能源效率的环保生活所做的改变,都可能由此及彼地对环境趋好产生影响。

    ■链接>>>

    朴门永续

    朴门永续,又称朴门,是英文词Permacul-ture的中文译名,结合了永久持续的(perma-nent)与农耕(agriculture)、文化(culture)等三个词的含义,是上世纪70年代中期由澳洲生态学家提出的一种生态设计方法,发展至今全球已有多个国家和地区应用其打造生态家园,推行环境、能源永续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