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倔强的NGO——《南方都市报》

来源:《南方都市报》

/刘素楠  

 

上一次见到彭海惠的时候,我并不对他创办的公益机构抱有希望。这个名为“益心益意”的NGO位于江西南昌一个高端住宅小区内的公共活动室中,彭海惠面对着几十个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NGO公益人,用内容苍白的PPT讲述着他们苍白的城市社区营造事宜,隔壁的房间里,几个老年人在一边抽烟一边打麻将。

那时,益心益意已创办两年,想组织高端住宅区的居民做公益,想发起社区大学,想让大学生进入社区做些有意义的事情,还想联合江西省内的公益组织共同改善公益环境……我不敢想象,一个没有正式注册的、总共1名全职人员的、尚无明确定位、资金匮乏的草根公益机构,究竟能走多远。如果不是因为江西是我的家乡,我可能不会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偶尔在朋友圈看到彭海惠发状态,我们会聊上几句。“我们去你的老家z市调研了!”有一天,他在网上告诉我。“哦,然后呢?”我问。“z市有好几家公益组织,做得不错!”他似乎很开心。

又有一回,我们在网上攀谈起来。他对我说:“你应该去吉安看看,有个青原色做得不错!”终于,在他的鼓动下,我动身前往吉安采访,立马被这个小机构吸引住了!

这是一个讲述生命故事的公益性文化机构,他们将摄像机、照相机、录音笔等工具交到这座城市的普通公民手里,共同记录、见证社会的变化;他们鼓励、帮助、支持当地的年轻人,通过各种创新的手段和方法,来探寻、发现小城市的文化动力;此外,他们还通过历史、环保、艺术搭建公民课堂,吸引人们驻留吉安。

待在吉安的那个周末,既有来自澳大利亚的实习生开展英语工作坊,也有刚从香港回来的井冈山大学学生分享青年交流活动的心得。我无意中得知,正是彭海惠的益心益意公益服务中心召集了江西省内的年轻公益人,帮助他们走出狭隘的小城,去更广阔的世界了解社会。

2015118日,在正荣公益基金会举办的公益支持型机构年会上,我又见到了彭海惠,距离上一次见面已将近三年。在演讲席上,他介绍道,益心益意在2013年解决了登记注册的问题。全国开放社会组织登记注册之后,益心益意成为江西省第一家注册成功的民间公益组织。

他还在PPT上放了一张照片,是近两年的火车票和报销发票,一同展示的还有一份报告《2013江西民间公益组织发展报告》——2013年,他对江西省内22个民间公益组织进行了走访调研,了解其现状,并与各地的公益组织建立了联系。2014年鲁甸地震之后,益心益意又与壹基金合作,发放1000个温暖包。以往,有些NGO想推动江西省内公益联盟,但无功而返。彭海惠却借着发放温暖包的契机,将任务传递给扎根本土的NGO,竟使省内公益联盟活泛了起来。

“像LGBT、艾滋病群体、动物保护一类的组织,政府不购买他们的服务,那我们来支持!我们公益支持型机构最重要的是营造公益氛围,推动公益生态的改善。”他的声音很亮,说话中气十足。

真是一个倔强的人,可是这一回,我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