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微手艺 重获新生——大公网
文章来源:大公网
链接:
http://news.takungpao.com/paper/q/2015/0131/2907606.html?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图:福州漆艺老艺人邱亨铭(右二)和他的三个学徒
中国传统的老手艺五花八门、林林总总,老手艺人大多从小学艺,数十载手艺生涯练就一手绝活。随时代的变迁,老手艺不仅失传,在年轻人的眼里也很“老土”,日渐式微。福州有一众群体发起了“手艺新生”的公益活动。他们选择了曾经承载福州人传统生活的六种老手艺:花灯、竹製、大漆、皮枕、福剪、陶艺,徵集了十二位年轻设计师、艺术工作者与老手艺人配对合作,通过三个月的“跟师傅学习”与再设计,让这些面临失传的老手艺经过现代视角的新设计,重新回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手艺新生师徒作品近日在福州三坊七巷展出,展览让人心生敬意,同时又唤起人们对传统手艺之美的珍惜。
香港学徒钟情皮枕
手艺新生设计展负责人许灵怡介绍,专案挑选老福州人生活中最常见的手作。做这个专案是为了记录城市生活、城市的记忆,让这些老手艺重新回到我们的生活中。
参加此次手艺新生专案的年轻设计师有来自北京、深圳、香港、上海、新加坡等地,而福建的设计师只有两位,这让主办方颇感意外。在香港主要从事平面设计的艺术家Kayan Kwork(下称KK)参加了“皮枕”老手艺的学习和製作。皮枕工艺元素包括皮、藤条、木头、漆等。KK认为传统的皮枕比较硬,用起来不舒服,可延续的生命力也不强。她保留皮枕工艺元素,剥离出牛皮和藤,创作了一组平价、能进入人们日常生活的女性作品,分别是项链、内衣、肩饰三个系列。“福州人的皮枕是女儿婚嫁的陪嫁用品,包涵父母对女儿的思念之情。所以我的这组作品,是将这种花嫁文化进一步普及。”
KK的整个设计风格融合了哥特意味,又有维多利亚服饰及美国上世纪二十至五十年代海报女郎的元素,既有復古趣味,同时又有古希腊神话中雅典娜女神的中性之美,暗含对爱情和婚姻的保卫。
KK曾经在英国留学,学习过英国传统手艺,也曾经在广东学习过当地的手工艺。她这次的创作,没有从很艺术的角度出发,而是从商品的角度出发。她认为做个手工艺人很不容易,时代变更很快,老手艺要跟得上时代才有市场。
硕士生学製酒具
“其实老手艺有很多很美的东西,只是被掩盖在朴实的外表之下,老手艺人常年累月的重复劳作,他们已经审美疲劳了。”中央美院人文学院艺术管理专业硕士在读的张诺然说。张诺然喜欢喝国酒,发现市场上几乎不见专门用于喝酒的酒具,她希望喝酒也像当下时兴的喝茶那样拥有仪式感。于是,她选择了福州长乐黄石村古龙製陶的手艺。黄石村古龙有三百多年製作彩陶的歷史,产品曾经涵盖福州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福州名菜佛跳墙的瓮罐就是这个厂做的,但现在做的是盛放骨骸的瓮。
张诺然和师傅学习造出了家庭用的酒具和方便携行的酒具提匣。有酒、酒壶、蜜饯盏、酒杯和盘。张诺然觉得老手艺美得打动了自己,城市生活中一定还可以找到老手艺的位置。
参加手艺新生的年轻艺术家里,黑余年纪最大,一九七二年生。他长期关注手工造纸及纸艺术与设计。展馆中他的作品展区令人眼前一亮。用纸浆製作成的呈现千疮百孔的屏风,在用竹子编製的竹灯朦胧映射下,脱俗的自然之美。黑余称,他跟随福州竹编老师傅何敏文了解传统竹编、竹製工艺,在此基础上结合造纸技艺进行了自己的创作。他的作品尊重竹子自身特性及竹工艺的基础编法,竹编灯表达的是花开花落的过程,纸浆製作的屏风表达的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态度,表达万物只存在于生灭之间。
年轻的设计师们都对这次活动感触良多,一九八七年出生的陈福荣向“郑兴利剪刀舖”的第五代传人郑力立学习。陈福荣说:“传承手工技艺,不仅要在产品的功能和造型上再设计,还应为老手艺寻找到适合当下的存在方式。”
七十五岁的福州漆器老艺人邱亨铭很满意自己的三位学徒,也很满意此次活动。他说,这些年轻人都有很好的美术基础,上手很快,学习很认真,创作思路很清晰。老手艺需要这样新鲜的血液,希望更多的年轻人加入进来,不断推陈出新,永葆老手艺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