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未来教育是系统的对决,要告别手工时代

首届LIFE教育创新峰会于4月25日至4月26日在北京举行。来自6个国家的100多位教育专家学者针对学校改革如何突围,教育如何培养思辨能力等12个教育话题进行思想碰撞,搜狐教育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全程网络报道。泉源高中实验班被称为中国版“深泉学院”,希望从新闻、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实现劳动、学术和自治的统一。校长张良在演讲中谈到泉源高中实验班将书本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同时他认为未来是教育系统的对决,我们应告别手工时代的教育,自己购买原料,自己加工和销售,让教育系统代替老师的个人价值。

 


泉源高中实验班校长 张良(资料图)

  

以下为泉源高中实验班张泉的主题演讲:

  

我更愿意把自己称为一个教育的爱好者。大学毕业以后的一份工作是做了一年的高中的物理老师,这已经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现在我更愿意把自己看成是圈外人的身份,这样的角度对教育可能会有一些不一样的看法。

  

关于中国教育的现实我们已经听到了很多不批评的意见,最核心的是集中在数字和分数之间。我们掉入了这样的两难境地:对高中生来说,在中国的高考制度下只能在机械训练和创意思维之间选择一样,这真的是一个死结吗?我不太相信。2012年起我从全国各地招了一些很普通的高中生,开始尝试一些不一样的学习,整个过程非常有趣。

  

2012年的8月20号我们在江苏茅山一个山村里边招了五个学生,第一批报道的,我们的班开始开起来了。最右边两个是浙江的学生,从职业高中转到我这里来的,另外三个男生是来自贵州的山区,苗族的小孩儿,他们是由公益机构送过来的,边上的女生是他们的资助人,这五个学生构成了第一批学员,右边是创办的时候租的农家的小屋,这五个学生现在在高三,一个月以后我们知道他们的高考成绩,高考对他们来讲已经是一个阶段性的记录而已,这五个人已经有充足的意愿和能力能够去规划自己的未来。

  

我们看看右边这两个学生,右边第一个已经开始创业了。右边后排那个目标是人大的社会学系,中间那两个贵州的男生,他们应该会去意大利留学,最左边这个男生他们目标是上海的一个非常特别的大学,新闻学院。这是三年前他们从来不会想象的目标,这三年在他们身上发生了很多的事情。

  

我们看看这是三个贵州的学生,他们上小学时候的地方,再一个山洞里边,这是贵州著名的中洞小学,这是我在上周看他们的时候拍的照片,这个洞我想代表一种寓意,不仅是说明他们小时候的生活环境,每一个人都相当于在某一种洞穴之中,教育就是要我们走出洞穴,他们从山洞小学走出来,他的目标和世界是更大的。

  

我想他们五个人身上体现了泉源所期待的东西,我们希望所有的学生从泉源离开的时候具有这样的能力,他们能够认识世界,能够找到自我,能够想象未来,同时能够解决问题。

  

做到这一点我们知道这个目标很大,要做到并不容易,所以我们做的第一件事情是重新定义学习,如果按照传统的学习的方式,我相信他很难具备这样的能力,所以在泉源我们对学习的定义是三句话:问题驱动、专题研究、融合学习。

  

我们认为学习不应只是学校和老师排出课表,然后启动学生学习,我们觉得学习应该是靠真实的问题发动。这个问题可能来自于生活,可能来自于看到的一条新闻。当我们去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可能需要运用到很多的知识。这个时候我们会产生一个学习的任务或者是项目。这个任务和项目可能会贯穿很多不同学科的知识,融合起来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比如我们在茅山的时候,因为山村里边没有处理垃圾的地方,我们怎么解决?我们产生一个学习的任务,我作为老师给他们的帮助是我知道要解决这个问题。这就会运用到高中的化学和地理相关的知识。我们必须要去了解这些知识,才能把它作为一个解决问题的起点。然后我发给他们相应的教材和一台电脑,把网络连通后续的事情他们自己解决,他们大概花的一天的时间,给我一个非常详细的报告。这就是从生活中寻找问题并且处理。

  

我们因为在茅山的时候需要大家轮职自己做饭的,贵州的学生对微波炉非常害怕,他们从来没有用过这个东西,微波炉一转他们就躲得远远的。我在网上找到一篇文章说微波炉很可怕,微波炉主要是把癌细胞养得大大的,这是科学还是谣言,这是一个问题,不解决的话就不敢去使用这个微波炉了。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高中的很多的电磁学的知识,电场的特征,还要化学里面的相关知识,这是生活中产生的另外一个问题。

  

还有我们知道现在的高中生没有哪个会说喜欢政治的,因为政治课实在是太枯燥了,但是学生真的对政治不感兴趣吗?我们发现不是这样的。在去年,乌鲁木齐有一次恐怖袭击报告的时候,所有学生都在谈论这个话题,他们非常关注。这之前我已经储备了一些有关宗教和民族方面的文章,以前我觉得太深奥了,可能学生不愿意读,现在学生对这个话题开始产生兴趣,我觉得学习可以启动了,我们就产生了一个新的学习任务,我把当时搜集到的几篇文章,比如说包括族群的边界、中国宗教的文章,他们过去没有耐心去看这个文章,这个任务下面他们读得非常认真,他们在教材里边非常枯燥的中国的民族、宗教政策有更深的了解。

  

还有的时候电影也成为我们学习启动的发动机,这是我们数学老师带着大家看了一部电影叫做《决胜21点》讲的是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带着他们的天才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在赌场上赚钱,涉及到了大量的数学概念统计的术语,学生看了非常好奇,然后学生把这些术语记下来,我们再去研究是怎么回事。

  

前面我举的这些例子,我们实际上想说明一个道理:当学习和真实的世界更紧密的关联的时候,学生所谓的好奇心和内心的力量,能足够的被激发出来,我们认为学习靠这样的发动,学生会呈现出完全不一样的状态。我们和老师说现在的学生爱贪玩,不爱学习,这确实是,但是我们知道每个学生的心中还有另外一种人类的天性,是什么?好奇心。

  

老师要做的事情是要创造各种各样的学习的情景,这个情景是能够激发出学生对探索世界的好奇心的。前面的这样一个案例,经常有人会问我,你们的学习以专题的方式展开,确实可以培养人搜索信息、深度思考和互动讨论的能力。但是这样的学习是不是太零散,头脑里面只有碎片化的知识,我们看看这个案例是很有意思的,刚才说到微波炉哪一个专题做完之后,我们顺便把电磁学的知识学了一遍,我们去追根溯源,了解电磁学当初创造地时候,经典的物理试验是怎么样进行的,在做经典物理试验的专题的时候,也有同学发现了,他们再一个集中的时期出现了,我们继续深挖,发现的欧洲科学大发现的时期,然后再深挖,就进入了欧洲的启蒙运动和宗教改革,看起来非常的零散,从学科的角度来讲确实是支离破碎的,但是在学生学习者的心目中,所有的内容是高度关联,内在的逻辑联系是非常紧密的,是同一个知识群。

  

给大家看一个例子,我一直不理解高中的历史和教材之间分别有资本主义的发展,甚至是凯恩斯主义这样,甚至是连章节的名称都一模一样,为什么这么进行。类似的中国文化也是分布在历史、政治、语文等不同的地方,所以我们把相关的内容合成一个统一的主题的知识模块。

  

我们希望打造一个对教学是重新设计、低控制力下的学习。要做到这一点我们不仅仅把教材的内容拆分,我们还要把教学要素的所有的东西重新模块化拆分进行重组,包括时间、空间、学生、教学法所有的东西都要全部重组。

  

同时,我们对整个学校的组织结构也做的一个再造,我们希望最后形成一个整体协作教学的一个组织,在学校里面没有教务处等等,只有一个联合设计于培勋中心,信息与调度中心,联合资源建设中心,是对刚才的所有的教学资源进行一个重新组合的功能。

  

所以我们要做的事情,前面两年是重新定义学习,最近一年我们希望重新定义学校,因为我们学生的规模开始逐步扩大了,我们希望在大规模的教学下,还能够提供大规模的情况下提供这样的学习知识。我们建立一个中央厨房一样,是学习支持系统,给一线老师提供更多的支持,我们会把很多的和教学相关的核心的资源统一的集成在这个上边,其中有一些可以在线的学习的内容,下个兴趣会有自己的学习资源的导航的网站,会正式的推出来,这个网站会面向全国所有的学生和老师开放。

  

最后我想比喻一下,在军事领域有个热门讨论的问题:最后一驾有人驾驶的飞机什么时候消失?军事里边很昂贵的个人英雄主义作战的时代已经过去,进入了一个靠地面的系统作战的时代。教育领域也是一样,未来的教育应由老师个人创造价值到一个系统的转变。我认为未来是教育系统的对决,我们应告别手工时代的教育,自己购买原料,自己加工和销售。我们认为这样的体系打造得非常成熟之后才有可能去突围,为大规模的教育下提供个性化的教学的服务。

  

最后要说一点的是事我们泉源并不是想做一个自得其乐的世外桃源,我们希望和别的机构进行合作,我们开设了一些新的泉源试验班,四天前湖北黄冈的校长带着学生和老师到们这里参观,下个学期他们会在黄冈的高中开启一个试验班,我们知道黄冈是中国高考的一面旗帜,他们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困境,他和所有的一样也是在寻找突围之道。

  

最后用这个来结束,这是我女儿,她也是在泉源高中试验班读高一,这是她读了一段时间一写的一个感想,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扫描一下这个二维码,她是我做教育的动力,我想我们人类创造教育这样一个东西,也是为了我们下一代的文明更好的去传承。谢谢各位。

本文来自于搜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