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敏:慕课能解决传统教育解决不了的问题

首届LIFE教育创新峰会于4月25日至4月26日在北京举行。来自6个国家的100多位教育专家学者针对学校改革如何突围,教育如何培养思辨能力等12个教育话题进行思想碰撞,搜狐教育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全程网络报道。国务院参事,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汤敏在《教室里的革命2.0》的分论坛中表示,用慕课的模式改造教育,不管是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都大有潜力可挖,都有巨大的市场,都能解决目前传统教育解决不了的问题,比如教育公平的问题,学生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终身教育不足的问题。


国务院参事,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汤敏


以下为国务院参事,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汤敏的精彩观点:

  

我所在的友成基金会这几年一直在推动慕课,现在都在讲互联网+教育,今天我的发言题目是“互联网如何推动教育革命”。我想先给大家讲三个小故事,通过这三个故事来解释我们都做了什么事情。

  

第一个故事,我们在呼和浩特的清水河县的一个乡村中学正在做一个实验,把人大附中的课程直接引进到贫困乡县的学校之中,目前这个实验正在迅速推广。去年我们只是在13个学校试点,现在已经拓展到18个省的130多所学校,我们很快要推广到上千所学校。这就是互联网的优势,目前效果非常好,这也是未来解决教育公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式。

  

最近我去参观了成都七中,成都七中也是用这种模式,而且做得更早,更深入。他们现在把小学,初中,高中的课程,全部通过互联网,上到了贫困地区的学校去。成都七中把高中的所有课程全部实时拍下来,同时传到全国好几个省的190多所高中,那些高中学校所有的课程直接跟他们同步。这样,优质教育资源就可以分享。

  

中国教育的不公平,主要体现在教育质量的不公平。30年前,主要是是硬件的不公平,现在这些已经解决了,现在更多反应在教学的质量上不公平。好的学校有非常高质量的老师,但是乡村学校,贫困地区的学校,教师的质量比较差,这样对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这个是用传统方式是解决不了的,因为老师是人,人之间是有差别的,不可能把全国老师都培养成一样的。而且好的老师也很难长期待在贫困地区。而用互联网,就可以把优质教育资源传到贫困地区去。这些我们正在不断的实验,希望在不远的将来,这个方式能够大规模的推广,让贫困地区的学校的学生都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这是我们做的第一件事。

  

第二个故事,也是我们在大学里做的关于创业创新教育的实验。现在提出以创新为导向和动力的经济发展模式。年轻的大学生非常重要,而对大学生的创业创新教育又显得格外重要。可是创业创新对大学老师来说是新的课,对学生来说也是新的课,怎么在短期内找到大批的创业创新老师呢?特别是创业,光有老师讲,能讲得好吗?因为老师没创过业,所以我们找了一批企业家,由企业家来讲创业与创新。我们通过互联网传播,现在全国将近100个大学里再上这个课。这些学校里有一流大学,但是大部分都是二本、三本的学校,这些学校的学生都可以跟北京大学的学生同堂学习。

  

有人说在知识爆炸的时代,大学生进大学的时候学的知识,出大学的时候这个知识已经过时了。那么,怎样用有效的方式,把最新的知识和内容,让大学生很快的学到呢?这就是一种模式,我们觉得这个模式可以解决大学生的创业创新不足的问题,解决大学里优质教育资源不均的问题。我们现在也在设计第二个创业课,第三个创业课,在这个领域一直在推动,这是我们在大学里做的实验。

  

第三个故事,是我们正在讨论和策划中的,我们准备在1万个村子里培养1万个电商,给一些农村的年轻人进行培训,教给他们基本的电商模式。我们通过慕课的模式推广到村子里去学习,其实慕课更大的市场应该是在校外,在终身教育。

  

这三个故事都说明了把互联网加到教育里头,用新的模式,用慕课的模式改造教育,不管是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都大有潜力可挖,都有巨大的市场,都能解决目前传统教育解决不了的问题,比如教育公平的问题,学生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终身教育不足的问题。我最近出了一本书就叫慕课革命,对这些问题都有深入的讨论,我所在的友成基金会,也在这几个领域中不断的推动。

  

对于慕课很多人都在质疑,很多人把2013年称为“反慕课的元年”。全世界、全中国的学生都上一样的课,这怎么叫因材施教呢?教育的精华是不是能够保持下去?另外,这种方式会不会引起教师的大量失业?学生的完成率不高,是不是也有一些问题?我也思考一些问题,比如关于全中国,全世界都有一样的课,会不会使我们的教育失去了因材施教的模式,这要看我们怎么看了。现在我们的学生选择很少,一旦上了这个学校,一旦进了这个大学,就局限于在大学老师能开的课。如果一个学校有2000个老师,只能开出4000门课程,所有的学生只能在4000门课程中去选择。而有了慕课以后,就有可能在几十万,上百万的课程中选。那个时候的因材施教,不是表现在一个老师对一个学生的因材施教,而是表现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根据自己的能力,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未来的教育也是这样,可能一个课有几十万的人上,因为有了很多选择,对于我个人来说,我就可以选择我喜欢的课,适应我能力的课。从这个意义来说,这是互联网+下面的因材施教模式,跟过去的因材施教是完全不一样的。

  

在这种情况下,老师会失业吗?我觉得不但不会失业,对老师的需求还会更大。因为那个时候我们需要更多的课程,比如微积分的课程没有那么多学生选,但是放到网上,可能有好几百个学生选。在那种情况下,我们更多的会选导师,现在选教师是以教为主,未来可能是以导为主。有那么多的课,学生可能会比较迷惑怎么样根据自己的情况挑选专业,进行辅导,这样的导师就更需要了。

  

最后一点,关于学生选课完成率低的问题,我认为现在的主要问题是不算学分,造成了完成率低。一旦学分能够被学校认同,选课的人就更多了。我们做的大学生的创业课,那些100个学校的学生,就是一直学下去,没有几个中途退出去的,因为他们得到了学分。经过这些改革,这些问题都是有解的,慕课毕竟只有两、三年的实践,它的发展前景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