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职业教育要与自由教育有机结合

首届LIFE教育创新峰会于4月25日至4月26日在北京举行。来自6个国家的100多位教育专家学者针对学校改革如何突围,教育如何培养思辨能力等12个教育话题进行思想碰撞,搜狐教育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全程网络报道。西安欧亚学院李正在《为职业做准备的教育》的分论坛中表示,我们希望学生能够面向职场,不针对具体的岗位,因为未来哪些岗位适合他,没有人说得清楚。


以下为西安欧亚学院李正的精彩观点:


非常荣幸由我代表西安欧亚学院做一个面向未来的职业教育的主题报告。如果是两年以前,有可能我们不会分到这个组里,原因是我们是举办本科高等教育的高校,按照以前的划分,我们属于普通高校,不属于职业教育。直到2013年开始我们地方类的本科院校开始划归到了职业教育体系。


为什么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体系?我们当时拿到了一个全球竞争力的分析模型,中国在很多指标中都位居前列,其中在高等教育的培训和设备竞争力排名中居于落后,因此职业教育既推动着国家的教育转型,产业升级,同时也解决现实的矛盾。我们学校在国家政策通过打通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建立立交桥的基础上,才有了高职教育向上升格的可能性。


其实职业教育是整个受教育人群规模和数量最大的一个群体,从今天几个论坛的受关注程度来看,职业教育在政府和学界获得积极响应,但是遗憾的是,在民间和社会上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谈到职业教育,更多想到的是技术培训,想到的是岗位技能的人才培养,而且大部分都强调的是机械和工程类的,一说职业教育,大家第一个反映就是蓝翔技校,蓝翔技校的校长也提过如果我们的学生不练动手能力,那跟北大、清华的学生还有什么区别吗?这是职业体系和世界没有建立对等的关系。


在芬兰职业教育体系中,因为社会结构的形态发生变化,只占到33.1%,其他占66%,中国现在的经济形态发展到现在这样一个以经济、服务,广泛的商业和全民创业的机制下,如果还是强调简单的动手能力和工业制造的话,显然无法满足面向未来职业教育做准备的趋势。另外,既然是基于未来的职业教育,不光是职业教育,所有教育都应该面向未来,我们现在的教育对象10年、20年以后才走上职场,教育本身就应该面向未来,这也是前面几场报告都提到的。这是欧盟第七次框架协议提出的观点,今天65%的在校学生未来将从事的工作,现在还没有被发明出来。

接下来问题出来了,我们应该站在什么角度和立场去看待现在的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基础教育?这是哈弗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学者的说,很多国家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当前或者短期的经济发展这是不对的,发展教育是为了促进20年后经济的发展,是为了让学生为20年后的工作做好准备。联合国的某教授也提出实际上没有任何一个教育不为未来的职业做准备,都是广义的职业教育,不管任何一个人,将来都不可能活在世界之外。比如德国的职业教育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技能是重中之重。


因此总结上面所说,既然国家也在积极倡导,学界也在积极讨论,但是整个社会大众,或者说教育体系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以及这个受众最庞大的群体没有被广泛关注。应该避免什么问题?应该避免在转型过程中不止针对动手型的技能人才培养,也不应该是传统意义上的研究人才,不仅仅只是关注985211这样金字塔上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怎么做?应该注重学生的持续学习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应该用未来的眼光设计并培养学生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对不确定的适应和选择能力,从而在内心获得自我认同。从昨天到今天我听了很多场报告,对教育究竟用什么问题来衡量,不同的学者,不同的立场,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当然很遗憾的是确实没有听到孩子的呼声,就是他们自己对教育教学,或者他们想象中的学习目标是怎样的观点和看法。


接下来,我们带着这样的问题做一点简单的对欧亚学院具体做法的阐释,我们是怎么培养学生面向未来职业教育的?而不仅仅是培养技能型动手能力。首先从教育组织,或者说教育观念上,我们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范式的转型,不是具体的课堂教学,或者是进行了一些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上的变革,它是从上而下的体制性改革。最终的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学以致用,这和德国的模式是高度一致的。

我们希望学生能够面向职场,不针对具体的岗位,因为未来哪些岗位适合他,没有人说得清楚。欧亚学院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是这样的:能思考,会表达,培养终身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面向未来专业和知识的技能。职业教育技能培训,一会儿会有三位专家进行介绍,我再介绍一下学会学习的能力。


这是我们2009年制订的,我看过一本书,这是哈佛大学《教育大未来》的书,他们对21世纪哈佛大学培养人才的目标也做了重要的修订,很多想法和欧亚是一样的,都是基于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的能力准备,以及信息技术的嗅觉力。强调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跨界合作与以身作则的能力,灵活性与适应力,主动进取与开创精神,有效的交流与书面沟通能力等等。


欧亚学院除了专业人才培养之外,我们强调让受教育的人拥有更好生活的全人教育模式,从公共的基础课,现在变成了基于能力模块的通识课程。对全人教育,按照品德、智能、身体,社群,技能,情绪,美育等进行全面培养,具体怎么体现在方方面面?我们认为这真的是一个庞大的综合系统工程,要想完成全人教育,需要从校园环境,到校园活动,图书馆的展示,互动,社区文化,课程,专业课程,以及信息化等等方面,给学生一个全新的校园文化生活体验。


当然,说完了课程之外,还要回到课程本身,欧亚怎么构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怎么构建基本的礼仪?职业教育不是职场的技能教育,而是职场的文化教育,创建一个能够面向未来职业的职场文化,这是我们课程改革里面所需要面对的问题。比如表达与思考,个人的管理,学习与视野。


具体到职业教育,回到这个主题部分。其实普通高校在转型过程中,职业教育的模式大同小异,无非是轮岗制,更广泛的学生实践,学生实习,跟企业合作办学解决这些问题,包括我们学习德国,也是这样。


但是怎么样做好真正的职业教育,举个例子,同样派学生出去实习,陕西省另外一所学校,因为送学生去富士康实习,让学生体会职场文化,但是在网上因为学生的广泛投诉,就遭到了媒体大规模的轰炸,指出这种廉价的实习是在学校和企业之间勾兑之后,解决廉价劳动问题。一个好的初衷,因为具体的职业培养过程的细节没有把控好,就导致这样的结果。欧亚同样是学生实习,我们有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方面的学生,也要去洗盘子,刷碗,给别人端茶倒水,但是要求他们给学生讲解他们的工作内容,以及在整个岗位,或者是晋升空间中所扮演的角色和位置。在职业教育这块,我不想提出新的模式和新的思想,我只想说对于学生,一颗真正做教育的心,关注每一个教育环节的细节,这是职业教育真正意义所在。


最后,用杜威的一句话作为结束,职业教育不能与社会发展脱离,要把职业教育与自由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