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推动公益发展,就办公益沙龙吧!

2017年,正荣公益基金会“武汉力量”联合晓庄公益助力中心举办系列公益沙龙,全年共组织了8场沙龙活动,吸引武汉及湖北地区30多家公益组织参与,为这些组织提供交流与学习的平台,搭建共享与合作的桥梁,一起推动当地公益生态圈的建设。

本文为武汉力量公益沙龙组织者、晓庄公益助力中心发起人大雄的感想。

 

201410月大雄回湖北时,立志要“把四川公益的优秀经验带回湖北”。回来之后,却一直找不到有效的路径。

20167月至8月,大雄协同壹基金参与湖北洪涝灾害救援,还帮助救助儿童会做了一些比较关键的工作,也有机会跟湖北在地公益组织有较深入的交流与合作。大雄逐渐意识到一个问题:政府对社会组织的运作规律越来越清楚,对社会组织的掌控、规训越来越熟练。现在的公益组织,无论是有专职的“专业组织”,还是没专职的志愿者组织,只要愿意跟着政府走,而且能力不太差,基本生存无虞,有做事的空间,有资金支持,还能得个三八红旗手、五四青年奖章、劳动模范之类的荣誉,还可以在主流媒体上露露脸……

所以说,公益组织的生存格局颠覆性地改变了:早年,政府不了解NGO,也不愿意了解NGO,甚至打压NGO,所以NGO都不喜欢政府,也不指望政府——NGO也因此容易抱团;只有那些有理念有情怀的基金会(尤其是境外的)能理解NGO的价值,有意愿也有能力支持公益组织的发展。如今,境外组织被驱逐或限制,政府、资本家拿出资金来让NGO按照政府的意志、市场的套路来做事,凭借各种优势来定义“好公益”。公益组织在资金、荣誉、扭曲的公益文化的轰炸下,基本上算是阵线崩溃了。

大雄不得不承认:“就算大雄是一个政府官员,想要把社会组织管得老老实实的,还不一定能做这么好。”

20172月,正荣基金会在武汉发布了一个2万元的项目,一年做不少于8场公益沙龙。晓庄公益成功申请到了。经双方协商,项目致力于搭建武汉(湖北)公益行动者“交流、反思、发声”的平台。

我们的初衷,一是深入探讨“公益的本质”;二是增强公益行动者(公益组织)之间的联结;三是在公益/社工领域推广“参与式方法”,用“以会代训”的手法。

10多年前,咱们做公益,“外界”有的支持有的不支持。如今,一些从来不做公益的“外界”,凭借权力和资本,主动升格为公益的代言人、规则制定者、评判者。这也是公益今不如昔的根源。在政策、资金方面,公益组织目前是胳膊扭不过大腿,但是在公益文化方面,公益行动者却并非注定要束手就擒、俯首称臣。公益的本质是什么?公益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公益的专业性何在?……公益行动者是可以夺回发言权的。所以8场沙龙拟定的主题基本是围绕“公益的本质是什么”展开的(有一位同行看了8期沙龙拟定主题一眼,就说“公益原教旨色彩很浓厚”)。

在办沙龙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武汉很多实践经验丰富的嘉宾,竟然从未就公益领域的公共议题公开发表过意见,以致于得知自己的言论将被推送传播的时候,显得兴奋、惊慌、手足无措,对文稿改了又改——他们不知道自己的言论将会带来什么样的反响,给个人、机构、公益事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在一定的秩序下向一群人讲述自己的观点并与他人交换意见,在公共的平台上用文字表达的自己看法,是现代公益人须要掌握的基本能力之一。只有越来越多的人掌握了这样的公民能力,培养起这方面的公民品质,享受到这方面的乐趣和好处,公民社会才有希望。

随着沙龙项目进展到后期,大多数参会者在公开发声时不再紧张,不再惊慌。即使是第一次参加沙龙的同仁,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走了。

回想起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研究:公民社会正是发轫于沙龙这样的“公共论域”。在这样的场合(介于私人和公共之间),参与者就公共议题公开发表意见,这些言论也引领个人从私领域逐步走入公领域,“由私入公”。于是,参与者在个人修养之外,逐渐学会遵守公共秩序、培养公共品质,也就是成长为公民。

执行沙龙项目过程中,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发现:这几年中国公益文化,往往是掌握资源的人“从概念出发”、“从逻辑出发”、“从时势出发”,自上而下地要求“公益行动者顺应大环境、大趋势”。这样的公益发展路径有合理的方面,但也可能忽视公益行动者的知识、经验、价值、处境,甚至形成对他们的压迫。最后三场沙龙,我们强调从公益行动者自身的经验、困扰出发,通过对话努力达成共识,自下而上地建构公益文化,整合公益共同体。正是秉持着这样的态度,第七场沙龙成了大雄这么多年体验过的最好的沙龙。


以上这些感想,有些是执行沙龙项目之前未曾想到的,有些是想到了却未曾想明白的。办公益沙龙,对地区的公益生态真的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欢迎有志之士踊跃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