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禾伙人一起学11 | 社区基金会筹资策略与模式

这是【跟禾伙人一起学】系列第11篇,关于社区基金会的筹资策略与模式,课程内容划重点~

 

一个社会要建立自己的主体性,必须要有资源基础。真正的社会主体性是什么?就是社会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社会建设、社区建设,都应建立在“社会能够自主掌握、支配一定资源”的基础上。如果一个社区本身还没有自己的资源基础,要构建它的“社区主体性”,就不是很现实。

 

社区基金会工作三个阶段




第一是“慈善救助”。慈善救助针对的对象是“单个的人”。

 

第二是“发展赋能”。自主能力的提升、社区内生能力的发展、社区的自力更生等等。“发展赋能”不再是针对单个个体,而是针对一定“社群/群体”,比如说对流动儿童、残障人士、社区矫正人士等。“慈善救助”和“发展赋能”没有高低之分。

 

第三是“社区营造”。对于社区基金会而言,最终需要做的是“社区营造”。而这个问题和前两点的要求是相当不同的。这个问题上,首先一点是“社区公益生态建设”,这也就意味着在设计基金会发展路径、模式的时候,要有“整体观”。现在有一个非常棒的概念——“社区规划”。社区营造的另一个核心概念是社区的“多元治理”,这意味着社区营造是一个开放式过程,是有多个主体参与其中的。再者,社区营造是“资源整合”、“跨界合作”的。而社区基金会介入的社区营造的最终发展目标,是社区“慈善文化塑造”。

 

社区基金会三大功能




作为慈善组织的社区基金会,有三个功能:社区资源动员、社区合作媒介、社区培力。

 

社区资源动员核心是资源“活性”。一个社区的需求是有层次的,第一层是生存性需求、第二层是发展性、第三层是享乐性,甚至上面还有精神层面、超越了享乐的一些需求,等等。社区基金会做社区资源的动员——这个“动员”不是说只找社区居民做小额捐赠,而是向社区内所有成员,包括社区地理范围内的企业、事业单位、学校、居民等等,全部做资源动员。而社区基金会动员到的资金,应该回应什么需求呢?政府资源、外部进入社区的资源都有一个重要属性,称之为“刚性资源”。而刚性资源回应的是短期的、即时性的需求,要做到立竿见影、持续周期也比较短。社区中还存在着紧迫性需求、个性化需求和长远性战略化需求,这些依靠政府财政和外部捐款而来的刚性资源很难做到,而社区基金会可以以它的“活性”资源可以去回应。活性资源是什么?是社区基金会可以自主支配,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计划使用的。

 

社区合作媒介是社区基金会的第二项功能,包括搭建社区慈善捐赠平台、促进社区内部各方合作、链接外部多元慈善资源,以及引进专业服务项目/组织。社区基金会以起到枢纽的作用,引进外部已经有的组织机构、购买他们的服务到社区里。

 

社区培力也是社区基金会的一个重要功能,包括支持社区社会组织发展,构建社区互助资助服务体系,培育公共精神等。

 

社区基金会运作模式




社区基金会的捐赠来源可以是政府、企事业单位(包括学校、医院等等)、各种慈善团体、其他基金会,也可以是社区居民。资金进入社区基金会后,基金会要和社区各方形成合作。

 

例如:“三社联动”(社区、社会组织、社工)、“两委”—社区居委会、党委、社区内枢纽组织等等。如何配置资源呢?一种是购买服务,其次是委托或资助特定服务机构向社区居民提供非营利性服务。还有一种是投资,这个目前在国内还没有,社区里的有些需求,不一定必须、只能提供无偿服务,是可以有有偿服务展开的。

 

社区基金会筹资策略




第一是“委托代管/专项基金”。“委托代管”是将资金委托给社区基金会,例如企业将资金委托给社区基金会,为社区孤寡老人、残障人士派发慰问品等。委托代管的资金可能不多,但是它能一定程度上帮助基金会形成一定的规模。

 

专项基金,和委托代管有相似之处。粗略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是个人的、第二是某个机构的、第三是企业的。专项基金并不意味着社区基金会可以直接使用该笔资金,但它是潜在资源。专项基金的设立,使得社区基金会与专项基金的捐款人有了一定信任关系,社区基金会从而可以向设立专项基金的捐款人募款。

 

第二是“资源对接匹配平台”。社区基金会去募款的时候,背后要有一个动态更新的“项目库”,既包括社区基金会自主开发的项目,也有联系到的其他组织的项目。这样当社区基金会去筹款,就仿佛是打开一张菜单,有一个项目库去做资源匹配。通常项目库中约有3/4的内容是比较稳定、不是随时变化的,因为大部分的社区需求就是比较平稳地长期存在、不是一直变动的,另外1/4是回应偶然发生、临时变动的需求的。

第三是“推动合作资助模式”。合作配捐使得即使资金不足也可以做出一些事情来,但是也意味着要放弃一些权力。直接资助时,对项目的主导权是明确的,但是在配捐的情况下,要和配捐各方联合成立委员会,由委员会来做决策。合作配捐在本质上是“撬动”资源。配捐是社区基金会发挥自己了解、懂得当地具体情况,拥有在地关系网络优势的一个方法。

第四是“建立联合劝募机制”。这在运动筹款活动中应用较多,“99公益日”也是典型的线上联合劝募,把项目集中起来呈献给公众,公众选择关注的项目捐款。社区基金会很适合做联合劝募,一方面发动和链接多方资源,同时也可以扩大社会影响力。

第五是“事件筹资/慈善拍卖”。事件筹资就是回应特定事件,比如社区里有人突发重大疾病,或者社区遇到了大的灾难、事故,就可以做筹款。这个“事件”也可以是关于基金会自身的,比如基金会服务社区三周年、十周年,也可以展开一个事件筹款。事件筹款可以做成慈善拍卖的方式。

 

第六是“建立本金/保值增值”。社区有长远的、战略性需求,这些需求是短期资源所不能匹配的,那怎么办?需要建立保本基金,做保值增值。可以做投资、基金、小额信贷、购买房产等,资产可以是多元。每年的收益,可以为机构的持续运作和发展提供保证,也可以留住人才。所以,重点就是,社区基金会需要建立自己的永久资产。

 

这张表既可以用来评估现有的资源状况,也可以辅助做筹款计划。在筹资过程中,需要回应的首先是捐赠人的需求,所以在做筹款的时候也要做捐赠人的需求分析。另一个重要概念是“持续性”。募集到的资源,对机构可持续性发展有没有、有什么样的影响。再者,就是这个过程中对“专业性”的要求。面向公众、企业、大型基金会、慈善家、政府等等展开筹款,对专业性要求都有所不同。

募捐存在一个“同心圆”关系模式。社区基金会是中心,外面由近及远地分布着一些人。募款时,首先应该是向离中心最近、最内圈的群体劝募,这个圈就是理事会成员。理事会成员不仅是社区基金会捐款人,同时也是社区基金会的劝募人。第二层募款对象是谁、第三层是谁、通过什么途径把每一层连接起来的?“关系”、“节点”这些概念是非常重要的,需要深入思考。

 

【以上内容版权属于原作者,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