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拐点前后,志愿者的行动、挑战与可持续(二) | CNC-COVID专题26

导读
2020年3月22日下午,CNC-COVID19行知行交流03期:“疫情拐点前后,志愿者的行动、挑战与可持续(二)”在线上开展。交流会荣幸邀请到了几位在这次疫情一线,开展了艰苦卓绝工作的志愿者们,与大家就这个主题进行分享。
他们是:纯山教育基金会副秘书长兼总干事廖瑾(主持人),湖北省志愿者协会副会长、孝感市孝南区益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理事长鲁锋,一呼一吸抗疫呼吸机志愿小组志愿者、北京舜益咨询合伙人韩婷,A2N 志愿小组联合发起人杨慧杰,COVID-19新冠状病毒一手资讯/科普汇总目录(MP编辑小组)发起人、蛋壳健康联合创始人阿夏桑,古典战疫小队创始人、新精英生涯创始人古典,“武汉银杏在行动”计划志愿者、商业生态工作室联合创始人&主编孙海燕,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北京志愿服务发展研究会副会长魏娜(总结发言)。
我们对交流会嘉宾的精彩发言作了摘选整理,行之以文,推送给关注相关议题的各界朋友阅读。
* 本期文章是“社会组织抗击新冠疫情协作网络”(CNC-COVID19)专题的第26期,由正荣公益基金会根据现场分享整理,并经各位嘉宾审订。

整理 | Nancy、适之
排版 | CC
 

廖瑾(主持人)
纯山教育基金会副秘书长兼总干事

2020 年冬春交接之际,传染性极强的新冠疫情从武汉爆发,而后蔓延全国各地,使人们的生命、健康、生活、生产等各方面都遭受严重威胁。期间,数以万计志愿者挺身而出,为抗疫、为挽救生命、为帮助他人贡献自己的时间、知识、技能或体力。本次的“新冠行知行交流会”由社会组织抗击新冠疫情协作网络主办,旨在搭建一个交流平台,针对重大的、突发的公共卫生危机应急响应做一系列的专业议题,邀请国内外的社会组织、企业、媒体、政府、高校、研究机构等共同参加,针对特定议题进行深度对话,并且在行动的基础上进行经验总结与反思,希望能够跟更多参与疫情救援的伙伴有更多的对话和思考。

1.
讲述:对需求的发现、行动回应与反思

各位嘉宾进行了简短介绍后,主持人廖瑾请各位嘉宾从三个维度,分享各自在疫情当中的一些发现、行动和反思。第一,发现了什么需求。第二,用什么样的行动去回应了这些需求。第三,对于这些行动有什么样的反思,对未来有什么样的计划。


鲁 锋
湖北省志愿者协会副会长
孝感市孝南区益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理事长
从武汉爆发新冠疫情以来,我们一直是高度关注的。因为孝感这个地理位置离武汉非常近,武汉的华南海鲜市场就在汉口火车站附近,离孝感也就是50多公里的距离。而孝感和武汉的人口交流、人员来往也非常的密集。所以从今年的1月开始,我们就一直密切关注到新冠肺炎疫情。

随着疫情不断升级,感染确诊的人数不断攀升,医疗防护物资在当时是非常急缺的。因为当时正好是农历新年,很多生产厂家已经放假,由于疫情管控交通也不是很通畅,厂里不能生产。我感觉我们要做一点事情,首要的就是采购医疗防护物资。通过多方渠道打听,终于找到湖北仙桃——离武汉不远的一个县级市,但是它是由省里直管的,这个地方是湖北省无纺布的生产基地,有很多口罩和防护服的生产商。找到了生产商,我们一边收集其它团队的捐款,一边到仙桃去采购口罩,第一次大年初一去就买了6000个口罩带回来,迅速发到医院去,当时医院里面医护物资非常紧缺,用医护人员的话说就是“一次性口罩都没有,都舍不得丢”。然后,我们初二、初四又去了两次,初四拿了一次性口罩12万只,同时买了很多防护服,成功把物资采购的渠道打通了。

因为我本人在孝感市,从2006年开始做志愿者,到现在一直都是从事志愿服务,包括社会组织这方面,我曾经也在社区工作过接近3年的时间,在一个社区任党委副书记。由于我的个人经历,当时面对疫情我就敏锐地察觉到医院是一道防线,另外一道防线就是社区,他们的基本防护装备是严重不足的。所以,我们当时筹集回来的这些医用防护资源,重点是倾向于在基层的医疗机构,所谓的基层医疗机构就是乡镇和社区一级这样的卫生所、卫生院、卫生服务中心,还有就是社区里面的一些工作人员,向他们发放防护物资。我们先后为孝感主城区和周边的近百个社区发放了口罩和防护物资,为20多家基层的卫生院发放了相应的防护物资和装备,我觉得在源头把这个防护做好,能够很大程度上减少感染的人数和疫情的传播,也能够缓解大医院收治确诊病人的压力,实践证明我们的做法也是非常必要且及时的。

我们前期的工作就是围绕医疗防护物资进行采购和运送,后期随着疫情的发展和管控措施的不断升级,开始关注到居民的生活物资补给问题和一些居民的特殊需求。我们先后发起了“爱心纸尿裤”活动、“寻找孝感弱势群体”活动、“关爱女性医护人员”活动。下一步我们计划还是依托社区,在城乡社区开展受疫情影响的特殊群体以及病亡者及其家属的关爱活动。

廖瑾:谢谢鲁锋老师。鲁锋刚才介绍了在整个疫情期间,在孝感地区针对很多个体的需求,有些非常快速且很有针对性的行动,相信这些行动也给很多的市民和在疫情当中受到影响的人们带来很大心理上的温暖,也增加了我们社会上的温度。

韩 婷
一呼一吸抗疫呼吸机志愿小组志愿者
北京舜益咨询合伙人

作为一呼一吸抗疫志愿小组的代表,我介绍一下我们小组。一呼一吸小组的发起人是卓明的郝南,并且在资深公益人贺永强老师共同的组织下,联动了一些法律专家、医疗健康专家、资深媒体人以及20多家国内的慈善基金会,共同成立了一个呼吸机捐赠项目的专项小组。

为什么会做呼吸机?呼吸机在这次疫情的救灾物资中,是重症患者们救命的设备,与口罩等消耗性的物资比较而言,呼吸机的捐赠相对专业,有一定的捐赠门槛。捐赠要考虑医院是否有相关的配套设施,是否有具备呼吸机操作能力的专业医生等诸多问题。所以会存在这样一种情况,有些基金会是有资金的,而且也看到了对呼吸机的需求,但是呼吸机这种非常专业、价格又非常昂贵的物资,做出捐赠的决策并执行其实不太容易。我们这个小组其实是希望通过帮助基金会,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通过信息整合,避免呼吸机的捐赠过于集中和重复,也希望避免呼吸机市场上出现哄抬物价的情况。

我们的工作主要有两个部分,也是在发展的两个阶段形成的。第一个阶段的工作,主要是建立信息平台,一个是收集并核实疫情医院呼吸机的需求;另外就是建立呼吸机产品介绍和供货厂商的信息。希望在呼吸机捐赠方面做到三方的信息互通,降低呼吸机的捐赠门槛。第二阶段的工作,是做了大量的基金会、医院和厂商这三方的资源对接,具体我们的做法是做医院需求和物资的匹配,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定程度上帮助了基金会做项目的执行和推进,也帮忙做医院物资接收的跟进和后续反馈。在后面这个阶段,小组的目标调整为帮助医院建立患者生命维持系统,所以后来我们做的物资就不仅仅是呼吸机,还包括消毒车、空气消毒机、防护服、酒精、消毒液等一系列的物资。

在整个行动过程中,我们希望能够呼吁更多的人关注一线的呼吸机需求,所以我们联络了媒体,通过媒体发稿来呼吁大家关注呼吸机的重要性,同时将呼吸机捐赠中一些经验给大家。不完整数据统计,通过我们小组匹配的捐赠资金达986.1万元,捐赠的疫区医院超过70家。在这个过程中也特别高兴的就是有基金会在群里面和我们反馈说,因为我们信息的提供和建议,基金会自己很快做了呼吸机捐赠的决策。通过帮助这些基金会,多救一条小鱼,我们觉得特别有成就感。

在和政府合作方面,我们是做了很多沟通和链接的努力,但是效果并不是很好,跟政府打交道这个过程整体来说有一些挫败感,信息很不互通,在政府层面及和政府对接的平台或组织都没有找到一个有效的对接人。觉得政府和民间的沟通机制非常需要,这虽然是个老问题,但真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个人认为政府在这次救灾物资上与民间组织的合作,关键时刻不是很起作用,反而增加了民间组织的成本。希望政府能够相信并有效地使用民间力量,这样政府也能减少压力;民间力量作为政府的补充,做一些盲点的补缺,那么整个救灾过程肯定是能更有效率的。

公益项目很多都结束了,疫情也终会过去,但志愿者团队的经验非常的宝贵,很希望能够被总结、被传播、被分享。公益项目和商业项目很不同,要考虑公益的边界,会有很多社会束缚,实现目标的路径也会很不同。所以公益项目的一些做法,如果能够让大众了解,更多的人能参与志愿工作中,是一个很好的事情。比如,除了倡导公益理念,很希望有针对公益志愿者的分类收集平台,形成人才库,不仅仅是形式上,平台能提供志愿者培训和培养计划,定期有一定的公益互动和社群联络,让这次疫情期间的志愿精神能够延续,为公益行业打开专业志愿者的水龙头,为应对未知的未来做好储备,下次我们能做的更好。

2020年春天,我们一起经历了疫情,一起做了志愿者,如果说这是一场扬帆出海的冒险,我们有船长,有大副,还有每个小水手。我们在船上希望更多的人上船,也希望有人能够造船,更盼望有人在陆地培养出色的船长和小水手们。

廖瑾:谢谢韩婷。我从韩婷的分享里面听到了,他们抓了一个很准的点,从呼吸机开始,然后又泛化到更多的一些需求,并且去影响媒体进行更多的传播。她刚才也特别给我们抛出一个问题,政府跟民间怎么样互动可以让救灾,或者说在紧急、应急的状况下,实现更高的工作效率?这次疫情过去后,我们的志愿精神如何保留,如何发扬,如何加深对志愿者的培训?我想这些可能也是我们所有人不断在思考、探讨、行动的方向。

 
杨慧杰
A2N 志愿小组联合发起人

我们A2N跟刚刚两位老师提到的志愿者的形态可能不太一样。首先,我们是一个纯线上的协作小组;其次,我们并没有挂靠在基金会下面,而是在这次疫情期间完全自发形成的一个网络志愿团体,我们的主体责任以及能力边界范围,跟正式的志愿团体不太一样。

我先简单讲一讲,A2N大概的成立过程。1月21号的时候,我当时知道武汉有疫情存在,也知道这个疫情在专家的评估里很严重。22号的时候,一个校友线上问我要不要做一些辟谣的工作,我想辟谣的工作和疫情知识的普及都是很重要的事情,我说可以,我们就一起做一点吧。当时他拉了一个群,在微信群里做辟谣的一些信息,我负责整理了石墨文档,把我收集到的和我认为信息比较准确的一些信息渠道汇总到一起,做了一个疫情的信息文档,发到了朋友圈,没想到朋友圈非常多人对这个文档有很好的宣传作用,一传十,十传百,在两天时间里,那个文档就有了100多万次的阅读量,这个让我很震惊。

所以,当文档传播很快的时候,我在文档里加了一个微信群的二维码,想把更多有志愿想法的人,或者说愿意参与志愿工作的人拉到一个群里。大家进群很多人是因为看到了文档下方留的一句话,“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一句鲁迅的名言。疫情当下,志愿者们都在积极思考“我可以做点什么”、“有什么我可以做的吗”,所以志愿者进群后都会问有什么需要他们帮助的。很快,我们建立了5个志愿群,1000多人,我们就开始做群内的管理、选出每个群的群主,最终形成了我们A2N的核心志愿团队。

有了分工之后,我们主要分为辟谣组、科普组、翻译组、物资组、文档组、发布组等各种职能小组等,并且有专业的律师朋友帮助我们明确主体责任问题以及提供内容版权相关专业意见。经过两周左右的发展,疫情也得到了大量的社会关注、社会行动,这时候我们面临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在做的,已经有更有影响力的企业在做了”,比如说科普、辟谣、翻译是很多媒体包括互联网公司都在做的事情,我们就探讨做什么事情才能够让价值最大化。于是我们开始做一些调整,比如开始的时候,我们翻译的都是医学领域的最新论文,后来做了一个“他山之石”系列翻译,内容包括历史上各种病毒流行时的一些公共卫生学领域的内容,比如SARS、埃博拉等病毒的相关翻译;在翻译的篇幅上,我们也做了一些调整,从全文翻译,调整为更简短的翻译,把一些文章摘要翻译出来,这样能够更快地产出更多关键的翻译成果;另外辟谣方面,我们也跟搜狗问问等平台方合作,把一些辟谣的内容、科普的内容梳理出来给他们制作发布。之后我们还单独成立了一个深度内容的项目组,去思考在疫情中要去关注什么、反思什么等议题,根据议题招募愿意参与的人,打破原有按组的分工机制,按项目组形式,去建立一些更灵活的内容生产小组。

在疫情中感觉最痛苦的一些事情是一些偏远地区的人的需求被忽视了,比如他们生活物资很缺乏,一个妈妈带着一个两岁的孩子,奶粉没有了,吃的也就只剩白米饭了,小孩的尿不湿也没有,有很多这样的求助,但是,限于舆论的因素,当时媒体宣传的是复工复产,没有去报道这种跟疫情相关的求助信息了,舆论也不让公开去讲这些东西,是很难受的。

廖瑾:谢谢慧杰。慧杰的介绍很好地诠释了从一个人到一群人这样的过程。慧杰刚才讲到这样的1000多人,通过互联网凝聚在一起去工作,给我一点反思,就是互联网降低了个人参与公共事务的门槛,但同时要怎么去组织好这样的一群人,其实也对我们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希望后面还有机会,我们有更多的交流。

 
阿夏桑
COVID-19新冠状病毒一手资讯/
科普汇总目录(MP编辑小组)发起人
蛋壳健康联合创始人

出于科普作者的敏感度,我从1月上中旬起开始在互联网上关注武汉的疫情,提前查阅了世卫组织对此次冠状病毒发布的相关指南,也做了应对的准备工作,替家人和朋友购置了口罩、消毒液、药品,也在朋友圈和豆瓣发消息提醒网友。1月20日前后,我妈妈是我们那个城市里第一个戴着口罩去买菜的中年人。对于我来说,其实整件事情就是在跑信息的时间差,越早认清事情的真相,就能越快为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事做好准备。

在初期,我并没有对整体的疫情做一个什么样的预判,仅仅是出于自我保护和提醒他人的目的在做一些我觉得应该做的事,但当1月23日武汉封城的消息传来时,我企图加入一些在线的志愿者组织里企图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但当时所有的小组都加入不进去。所以我决定自己做,鉴于当时的情况,谣言满天飞,普通人完全不知道该相信哪里的信息。所以我打算将网上的各类信息做一个系统汇总,方便大家查找信息,了解疫情的全貌。谣言是辟不完的,但是可以告诉大家如何去找来源可靠和准确的信息。

我之前在写科普文章和做编辑的时候,有自己的一套信息收集/处理体系,并且这套体系经过多次公共事件的检验。因此我想用我的这些专业知识和经验。在信息搜集、目录编写、信息分类依托自身编辑专业能够撰写的更加明确清晰,于是我在2020年1月24日13时,创立并独立搜集整理,创建了这个当时名为《nCOV新冠状病毒一手资讯/科普汇总目录》,这个目录采用分级目录法分类整理,分为6个章节,包括官方信息汇总、相关医学指南、个人居家生活防护指南、民间志愿信息、辟谣信息和境外采购及海关信息。这份包含了官方信息、防疫指南、辟谣信息等各类内容链接的目录索引,累计阅读超过了100万。

为了确保讯息来源的一手和准确,我搜集了包括世卫组织、国务院、卫健委、丁香园、果壳等一手来源,梳理出各种医学指南、个人防控指南等,希望给读者提供客观中立的讯息。出于信息安全,我没有开放公开编辑,前期一直是我独自完成的,后面才又陆续加入了4名编辑。

目录给读者的信息需求完成之后,我就在思考还能做什么?汶川地震的时候我18岁,正值高三,地震对我的影响很大,哭了一个月,我后来才知道那叫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表现。因此我在疫情刚刚开始之初就开始关注人们在疫情期间的心理状态的问题,所以在我的目录里加入了疫情心理健康的相关文章,以及一些提供免费咨询服务的组织信息和和服务电话。1月24号,我们集中人力开始做医疗物资需求和估计的信息整理以及核验, 包括物流、服务、物资的供给信息。在这个阶段,我们也有了一个名字叫MP(Master of Publishing)编辑小组,因为小组的主要成员都是我的学弟学妹,大家都来自出版专业,或多或少的从事过编辑的工作。后来,我们意识到国内的物资越来越缺乏,所以我们开始做境外采购相关的信息,包括捐赠标准、医疗物资对照表,海外供应商和物流等,这一系列举措都可以说是提前一两天跑在了物资落地团队的前面,为他们提供了及时的工具文件参考和指南。

关于反思,首先志愿者和团队要意识到自己的能力是有边界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都很努力的想去做成自己的事情,但是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都达成,每个人都会被无力感所攫住。我们要去避免这种无力感,做好自我的心理照料。其次民间志愿组织在专业上有自己的局限性,需要更专业的指南来参考。因此希望可以有专业组织从流程上要去创立一套标准。所有团队要尽可能的发挥自己的专业性,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最后一点,疫情救助并不仅仅限于在那个过程中,这些宝贵的经验是可以延续下去的。

廖瑾:谢谢阿夏桑。我觉得凡是参与了这次疫情的线上救助伙伴,可能都会有一个感受,就是信息是多么的重要。刚才听到阿夏桑的介绍,我觉得像信息的筛选、核查、传播、翻译就像是一根链条,把我们所有的一线行动、后台的配置串联在了一起。如果没有一个很可信的信息链条,可能很多的工作都很难施展下去。另外,我还有一个感受,是刚才阿夏桑在讲他们做编辑的这个工作,我觉得真的是回应了公益的“公”字,这个公共性,正是因为各行各业的人,有各种各样的专能,大家都能够在里面去共同的磨合和运作,我觉得才能带来很多差异化的服务。

 
古 典
古典战疫小队创始人
新精英生涯创始人

大年三十的时候,我的一个好朋友在俄罗斯有一批口罩想运过来,价值大约7万元,我觉得这个事情很好,就在公众号上写了一篇推文,没有想到当天就收到捐款81万元,后来又有第二期捐款,很快就到了300多万元的捐款了。当时我们越来越意识到要认真做这件事情,因为这个需求不仅是武汉地区的需求,也是全国人民的需求;有医生的需求、志愿者参与的需求、捐赠人的需求,所以我觉得我们是被需求一直往前推进的。

到今天我们这个项目已经持续50多天了,一共是从9201位捐赠人手中募集了1163万的基金。我们支持了376家医院,一共是102院次,这些医院来自26个省,除了香港、澳门、台湾、西藏等,基本上都覆盖了。我们核心团队其实只有7个人,没有一个人是操持过公益项目的,但是我们一共传递出去了610740件物资,支持了1256名医生。项目启动后我们募集到大量资金,募到400多万的时候,我们迅速找到了联劝等团队,开始做公募,同时开展组织化的工作。在我看来,抓需求、盯组织、持续宣发是非常重要的三件事。

我是一个捐赠人,我很理解捐赠人最大的需求其实就是靠谱,所以从项目的第一天,我们就定了“务实”、“精准”、“透明”这3个基本价值观。我们每一笔货物是直接点对点送到了医生和医院手上,医院里面的医生签字、拍照、回传。抓到真实一线的需求,并且花大量时间去做分析,开始的时候看上去笨,但其实是非常值得的。我们团队核心7个人全程是用远程的方式在工作,每天4次汇报,早上开早会,紧急开电话会,晚上开晚会,定期还会开复盘会,就这样高效把这个事做了下来。我们从头到尾都没有接受过媒体采访,是因为我们觉得采访还是挺耽误做实事的,但是后来我们就决定每几天发一次文章,我们持续发了7篇文章,总的点击率加起来应该近800万左右,在公众号上面还算是一个小成绩吧。

关于反思,我觉得我们做的最漂亮的事情就是及时停止了这个项目。我认为公益是社会的第三股力量,政府是要做一些慢和稳的事情,商业会做一些快和准的事情,一个好的公益组织最好使命就是干死自己,这是我理解的政府和商业和公益机构的站位。我觉得可能公益机构的优点是可以做很多的社会创新,事实上我们做的远程小组的协作方式、文档、流程这些东西竟然被用到了很多企业里面。在复工这段时间,很多企业会邀请我去谈怎么去做远程小组,我们很惊喜的看到我们在公益组织里面做的社会创新复用到了企业界。此外,志愿者的驱动是很独特的,我理解是意义感驱动专业感驱动。意义感来自于两部分,一部分是崇高感,这是内心的感觉;一部分就叫做认同感,就是外界给他的感觉,这两个事情还要做出仪式感,才能发挥志愿者的潜能。

廖瑾:谢谢古典老师精彩的分享,我自己也是受到了很多的启发,我想起来在疫情期间有一天朋友跟我说,大批量地回应医院需求的同时,也有很多个体的患者需求,他们就像是被整片收割过了以后留在地上的麦穗,总要有人去做那个一个一个拾麦穗的人,所以就有了“拾穗行动”这样的行动的名称。我刚才听到古典老师的分享,觉得他谈到了很让人启发的事情,比如说1000多万的捐赠,它不仅仅只是钱,其实更是意愿,是人心所向。这些意愿的背后是很多的选择:为什么选择了你,而不是选择其它,背后一定是有很多故事的,也希望后面有更多的分享。

 
孙海燕
“武汉银杏在行动”计划志愿者
商业生态工作室联合创始人&主编

我们所在的是“武汉银杏在行动”,这个行动从1月30号开始,一开始建立了一个在线的医生咨询群,在线上帮助病人去看CT片,提供建议。30号那天我们的微信群里面有两个病人去世了,医生们马上讨论,觉得除了提供线上问诊服务,这些病人最需要的可能是血氧仪。于是30号的晚上,我们做了一个制氧机的方案,同时进行需求调研,了解病人在哪里,武汉发生了哪些变化,分工小组就这样形成了。其实当时遇到的困难是很多的,就沟通层面而言,去跟公司、基金会不同方面去沟通需要不同的策略;就运送层面而言,在一个紧急的情况下去搭建一个供应链也是很艰难的。

首先,我们会跟懂技术的医生们去共同决定选择什么样的制氧机;之后我们开始跟制氧机工厂去沟通,很幸运在紧急的两三周中我们的采购价格一直没有上升;到后来物流停摆的时候,厂家的所有人都到高速路口处把几百台总共36吨的制氧机一台一台搬下来,让物流线能够保持通畅,我们在做的时候发现运力真的非常重要,当时的情况是走在路上去武汉路的卡车司机只有平常的1/10,因为大部分的卡车司机们他们要么困在自己家里面没回来,要么没有通行证,但是逆行者是很令人尊敬的,非常给力的;此外,当地的仓储也很重要,跟他们去进行的合作发现一天只能跟他通过手机微信沟通,一天是打电话沟通,因为他每天要发很多货,可能一天是眼泪看累了,第二天再也不能用眼睛工作了,只能听,一天耳朵听累了,第二天就用眼睛来看。

所以,线上和线下的协作,大家的理解和默契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一直觉得这一次的救灾能够这么顺畅,在项目中前线的志愿者才是真正的英雄。从1月30号有方案到最后2月6号晚上第一批机器送到了居家的用户手里,从无到有我们用了大约一周的时间。我觉得银杏伙伴是非常默契的,没有信任的成本在;另外是去中心化的组织模式,可以看到前线志愿者的奉献志愿精神;还有专业很重要,基于真实的需求,快速的决策,感召的力量搭建起来的专业框架能够确保整个行动可以高效进行。

廖瑾:感谢海燕。海燕在讲的过程中,我自己好像过电影一样的把整个过程都过了一遍,当中有多少的困难,今天我们讲起来都是可以一笔带过的,但是在当时可能有很多的纠结。我相信不光是海燕这里,可能每一个在疫情的场域里面去做工作的志愿者都有同样的感受,就是痛并快乐着。

2.
互动:回应参与者的问题及思考

主持人廖瑾在嘉宾分享之后,结合大家的互动邀请嘉宾对问题进行回应。

 
韩 婷
一呼一吸抗疫呼吸机志愿小组志愿者
北京舜益咨询合伙人
Q:公益边界实现目标路径克制和束缚,指的都是什么,它与商业的差别体现在哪里?

韩婷:我简单解释一下我的理解。商业项目用最简单的逻辑来说是利益最大化的目标,不用考虑太多的社会影响。但是公益项目很多都会被大众所关注,而且大众对这个项目影响力的期待也很高,公益项目要考虑合规性,项目结束之后,很多公益项目会在放大镜下被大家审视,也会被复盘。正常的情况这是应该的,但是面对疫情这样的突发状况,很多原有的认知被打破,也有政策本身相互冲突的情况出现,在实际过程中其实是有需要灵活变通的。疫情下,公益项目的设计和推动即要很谨慎又要很迅速的决策,公益的感性和理性都有挑战,对人的要求很高。

 
杨慧杰
A2N 志愿小组联合发起人
Q:前面讲的在线上自发形成的志愿者组织的主体责任和能力边界不同,想请你谈一谈它与其他志愿者组织相比主要体现在什么方面?

杨慧杰:其实这个问题跟上个问题有一点像,我们小组是没有法人代表的,只有一个发起人,发起人在这种志愿小组里的身份,是负责人还是法人代表,这个是没有一个明确定义的。所以,我们在做一些涉及到物资、金钱的时候,我们是明确表示不会去配置物资或钱款,更多是起到一个信息桥梁的作用。

 
古 典
古典战疫小队创始人
新精英生涯创始人
Q:在透明跟效率之间应该怎样去找一个平衡?
古典:我觉得透明跟效率这两者之间不是冲突,恰恰是相辅相成的。我认为透明有三个价值:第一,透明能极大程度激发公众的捐赠力度和参与程度。过去很多人不参与捐赠,不出钱,不出力,主要是因为它不够透明,公众缺乏信任和动机。第二,透明是一个内部的结构。我们核心成员7个人没有KPI,怎么样考核每个人做的好不好?其实很简单,我们把整个价值链做出来,从前端的需求到物资的采买再到物资的运送、清关、国际货运、国内货运、签收等等,每一个环节都是透明的。每一个小组成员都可以看到对方做的怎么样,激励每个人全力以赴。第三,透明本身是效率。每天晚上的时候,我们都互相跟大家讲今天的工作内容,同时每天4次的汇报,我们可以看到大家做了什么工作,这是一个互相协作的过程。

很多人会认为透明是个成本,觉得透明要被人看,在我看来透明是绩效。透明一方面可以让更多的资源涌进来,一方面可以让小组内互相协作,降低了很多募捐的成本、宣发成本。只要透明,就证明我捐了;只要透明,就已经在管理;只要透明,就已经在协同。我认为其实透明才是真正的力量,透明跟效率并不冲突,为了达到效率,我们必须透明。

Q:简要分享一下关于信息传播效率的问题?

古典:信息传播的到达率,我简单分一下,我觉得是有3种信息的。第一种信息,对公众的发声。第二种信息,组织内的信息。第三种信息,对捐赠人的信息。对大众的信息和对捐赠人的信息都是每两三天列出来的,我们的经验是先列出简短的项目简报,中间内容是一些情节和策略,最后部分是我们的工作策略。组织内部尽可能的是模块化、数据化、看板化,让内部和外部的资讯同步。最后总结一下,公众是瞬间反应,需要故事和情节;捐赠人是中期的反应,小额捐赠人他们需要策略,大额捐赠人需要常年的信任积累。

 
孙海燕
“武汉银杏在行动”计划志愿者
商业生态工作室联合创始人&主编

Q:制氧机是应该捐给患者,还是应该捐给医院,分享一下当时在面对这样一些选择性事件的时候,有一些什么样的感受或者反馈?

孙海燕:其实,我觉得碰到这种选择性的问题,最终会回到一些基本价值观的拷问。我们当时就这些制氧机有两种选择,一种选择是给居家病患,一种选择是给医院。现实的情况是居家病患的人数越来越少了,因为他们正在往方舱和隔离点医院去转移,这是一个好的情况,因为他们得到了更好的一些医疗救助。这些到底支持给谁,我们并不知道,所以对决策组而言是一个很难的选择。

但是,我们最后商量确定了两个原则:第一是救助原则。我们希望机器到达武汉以后,第一时间给到将要用的人,不管他在哪里,不希望留在仓库里面,那样它没有发生效用。然后根据我们分的比例做一个预测,比如当时我们每天最后一公里送到居家的能力,同时跟不同的医院做对接,医院可以很快到仓库里面去自提。第二是最大防护原则,志愿者如果没有很好的防护,他有可能就被感染到,志愿者不能成为一个传染源,保护好自己是第一位的,才能帮助更多的人。

 
鲁 锋
湖北省志愿者协会副会长
孝感市孝南区益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理事长

Q:在一线去带领志愿者做物资配发这样“最后一公里”工作的时候,是怎么去做志愿者动员和激励的?

鲁锋:由于自身的经历,我在熟悉的伙伴圈子里面找相对安全一点的伙伴,这个安全是指他身边没有疑似或者确诊的病例,所在的小区没有完全封闭,另外就是他的家人能够给予他一定程度上的支持和理解。符合这个条件的就定向招募,从开始到现在先后参与志愿服务的志愿者伙伴加起来也就是20个人左右。第一,我们在线上给志愿者办理意外伤害保险;第二,我们把有限的防护物资拿出来一部分,每个志愿者每天的口罩、酒精等基本的消毒、手套是能够有保障的;第三,尽量要求志愿者不要到危险的区域,比如到医院送东西,医院开辟了专门接收物资的仓库,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安全的。

 
阿夏桑
COVID-19新冠状病毒一手资讯/
科普汇总目录(MP编辑小组)发起人
蛋壳健康联合创始人

Q:在目前国际疫情很严峻的情况下,你觉得开展跨地域的经验和信息的传播,有什么好的方法和技巧?

阿夏桑:我个人觉得这个难度比较大,因为社会形态不太一样;其次就是我们熟悉的这些社交媒体玩法和传播的渠道跟国外又不太一样;另外,在信息的联接上,我们现在主要靠的是在异国的华人组织,比如说留学生或者一些华侨的自组织,跟国内能够有一些互通,但他们本身的声音很有限,他们在当地国家的号召力又是很小的。可能最终会有一个困境,就是我们辛苦努力地去传递我们之前的经验,但是最终接收到的人群或许不是我们的有效目标群体,但这个问题在短期内还是挺难去解决的,这牵扯到另一个比较大的议题了,我的观点是这样。

3.
总结:观察报告

魏 娜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北京志愿服务发展研究会副会长

非常感谢主持人,也非常感谢我们刚才的6位嘉宾。今天听了大家的分享,整个过程我自己感触非常深,先谈谈我自己的三点感触。

第一,我表示对你们的尊敬。在这样的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事件当中,一开始很多人都没有反应过来,你们带着热情和风险精神冲在第一线,我非常感动,也非常尊敬你们,我感觉到你们可能还很年轻,所以我就更觉得很欣慰。

第二,我也没有想到大家会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做了这么多的事,而且大多数人都是以草根的身份来参与这个志愿服务,但是又做得非常好,非常成功,所以你们的经验我觉得真的值得推广。

第三,你们提升了志愿服务水平,你们做的很多事情应该记录下来、保留下来,使志愿组织更加有活力,这样公益事业才能有希望。

作为志愿服务或者公益服务,你们这几点我觉得做的非常好。

第一,就是对标需求,是精准的、快速的。疫情开始的状况是混乱的,不知道医院需要什么,不知道医生需要什么,也不知道我们的社区民众需要什么。而你们做的这种快速反应,正是志愿组织、公益组织的活力所在。对标需要,这是很难得的。

第二,建构组织架构,把志愿者组织起来。

第三,建立捐款人和受益人之间的联系。这些方面,你们的经验都非常鲜活,你们做的工作,为抗击疫情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大家都在思考或者在反思,其实也引发了我的思考。比如公益组织、志愿组织的定位到底在哪里?其实这是一个大命题。政治组织、企业组织、公益组织实际上形成了一个社会健康发展的三大支柱,谁都离不开谁,各自有优势,同时也有缺陷。在重大的公共卫生疫情当中,当然政府是应该冲在前面,但是由于政府组织的官僚制的缺陷,所以反应就比较迟缓。志愿组织反应非常快,填补了政府在这方面的空缺,这也体现了志愿组织的价值所在,当然志愿组织也有自身的问题,包括资源、人员的问题等,所以刚才说了有无力感,那么这种无力感怎么能够排除?

第一,搭建政府、企业、公益组织三部门的协作平台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进行机制的创新是很重要的。比如,大家搭建了新的社会信任的机制,过去说是熟人社会、陌生人社会,在农村是熟人社会,城市里是陌生人社会,但是实际上现在是网络社会,在这种网络社会里面,大家构建一个相互信任的一个平台、一个机制,为将来的公益组织发展提供了一个方向,这是非常可贵的。

 

廖瑾(主持人)
纯山教育基金会副秘书长兼总干事

谢谢魏老师的观察报告。今天我们有6位嘉宾来跟大家作分享,但是我想所有的伙伴都应该了解,分享的这些嘉宾们都只是沧海一粟,都是在整个抗疫的过程当中一个小小的份子、小小的单元,并且每一位嘉宾所做的事情都远远超过了他可以言说的。所以,我也非常认同刚才魏老师所说的--我们所有的这些经验,如果能够更好地记录、保留、总结,它就有可能在未来起到更大的作用。

我自己在参与国际援助的过程当中看到很多的信息,我觉得这就像是带引号的“第三次世界大战”,只不过敌人是病毒。在这个几乎没有人可以逃脱的危机之下,所有人都需要有更多的底层信任,相互协同支持才有可能使得病毒退散。很难说我们人类可以战胜病毒,我甚至觉得人类无法战胜病毒,但如何让它退散,这需要所有的人都努力往前多走一步,没有人可以成为旁观者。

再次感谢各位,我们今天的活动就结束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