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爱故乡”研讨会在京召开--中国发展简报

文章来源:《中国发展简报》

链接:http://www.chinadevelopmentbrief.org.cn/newsview.php?id=8426


20131220日,“首届爱故乡研讨会暨2013年‘爱故乡-发现故乡之美’图文征集公益活动颁奖典礼”在全国农业展览馆隆重举行。

20日下午举办了首届“爱故乡”研讨会,邀请了十位三农、文化领域的专家、实践者围绕“乡土中国”和“乡土行动”两个议题,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进行了深入地探讨,既丰富了爱故乡的内涵,也展示了爱故乡落地的路径。发言嘉宾、获奖代表和参会代表约七十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中国人民大学可持续发展高等研究院、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执行院长温铁军教授为研讨会作总结发言。

张孝德教授指出,乡村文明是生态文明的基石,中国乡村有自我恢复的能力,前提是必须守住土地。

建筑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后张光玮的视角独特,她认为现存精美的民间建筑,正是默默无闻的乡土工匠们的遗产,他们体现了一种宝贵的、超越经济价值的“匠心”——用心与智慧。她呼吁人们要关注并改善匠人的生存境遇,为乡村文明的保存留下根本。

青海省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协会秘书长哈希•扎西多杰在发言中感谢爱故乡组委会关注“游牧”议题,并从青藏游牧文明的特性、价值和挑战等角度,阐述了游牧文明传承的目标和远景。他认为,青藏游牧文明给人类提供了自然圣境和精神家园,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希望所在。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博士、清华大学信义社区营造研究中心秘书长孙瑜以2008年四川地震灾区“杨柳村合作建房”为例,分享农村工作方法,探讨以社区营造找寻乡村活力的经验与教训。

《汉声》杂志大陆区负责人林淑丽动情地回顾了《汉声》42年来为平衡东西文化交流、衔接传统与现代所做出的努力和坚守。她认为,今天的传统就像人的头颅,现代就像人的双脚,整个时代的急剧变化让人的头颅和双脚分开了,《汉声》要做腹部,把头颅和双脚联合起来,让我们做一个完整的人走出去——做中国人很光荣!

北京晏阳初平民教育发展中心闽赣基地项目部负责人张琪分享了“在地化知识和互助性社会系统构建”的经验。据张琪介绍,针对建立“没有围墙的社区大学”以及“希望每个社区都有一所社区大学”的愿景,该中心目前已在全国建成近十所社区大学。社区大学以组织化为手段,通过社区文化教育开展、社区环境整治、社区经济建设,逐步打造社区共同体。

作为曾经阻止过北京动物园搬迁的“中国十大公益律师”,北京陈岳琴律师事务所主任、北京六艺国学馆馆长陈岳琴女士分享了自己因为老家浙江松阳县港口村面临拆迁,决定回到家乡,先后创办了松阳六艺国学馆、港口农耕博物馆和中国吟诗村等爱乡行动的心路历程。

《中国财富》主编龙科介绍了自己参与创办湖南安化县大福爱乡协进会的整个过程。爱乡会突破了常规意义上的同乡会的功利性关系网的建立,更强调远离家乡的游子,利用各自的资源,和家乡的父老乡亲一起,参与家乡的公共建设与发展。这是一个非常接地气的、易操作的爱乡方式。

“‘留不下的城市,回不去的乡村’,但我们需要改变”。北京工友之家总干事、新工人艺术团团长孙恒回顾了工友之家自2002年以来,从最初成立新工人艺术团为工友歌唱,到创办同心实验学校、打工文化艺术博物馆、同心互惠商店,再到建立工人大学、同心农园这11年来的发展道路。他们围绕与工友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教育和经济事业,呕心沥血,集成创新,逐步形成经济上可持续、社会意义重大的以“服务工友”为核心的社会企业,让每一位劳动者都能有尊严地生活。

来自福建正荣公益的吴雨默女士,分享了他们通过创办归农书院和故乡农园,践行耕读生活的努力。她认为,通过改变人们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可以有效地改变人们的价值观、道德观,进而改变社会存在关系。

研讨会现场气氛热烈,在大会闭幕式上,“王坪之子”团队成员瞿克忠、瞿克利,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王茜、李冰,代表大会组委会向全社会发布了“2014年‘爱故乡’行动倡议”,他们满含深情的每一个字,都落到了参会代表的心里:

我们除了祝福,还可以给予什么?行动!2014年,让我们一起行走在爱故乡的路上:

一、让我们一起来丰富爱故乡的内涵和意义,并让自己身边至少五个从来没听说过“爱故乡”的人理解并参与进来。

二、参与至少一项与爱故乡行动相关的实际工作,我们可以:

1、在自己的家乡组织爱乡会,开展乡村建设工作;

2、在同乡间建立QQ群等网上社区,讨论家乡建设的相关议题;

3、保护一座老房子,或是一棵古树,由村民投票命名和参与保护;

4、动员起哪怕一次垃圾清理活动;

5、为家乡的孩子开展一次夏令营活动;

6、建立一个社区图书室;

7、与同乡一起编辑社区报;

8、在家乡举办一次文艺活动,例如春节晚会;

9、写一个家乡手工艺人的故事;

10、教会家乡妇女一种舞步,或者一种运动;

11、拜访至少十个七十岁以上的老人;

12、和基层政府探讨一次社区建设的事;

13、在家乡发起一次美丽故乡的照片展览;

14、在地方报纸上发表一篇与爱故乡行动相关的文章。

15、为自己的村庄写一部“村志”;

16、创作一首故乡之歌。

我们可以做的,还有很多、很多……

在守护“故乡”家园的道路上,期待您加入的身影!

2014年,让我们一起“爱故乡”!

 

倡议单位和个人:

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

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海峡乡村建设学院

公共经济研究会中国乡村文明研究中心

国仁城乡(北京)科技发展中心/小毛驴市民农园

北京晏阳初平民教育发展中心

北京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

北京工友之家文化发展中心

2013年“爱故乡•发现故乡之美”获奖代表

首届“爱故乡”研讨会参会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