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芳的田野手记 | 妈祖、莆田与闽台,到底藏着多少故事?

《芳芳的田野手记》是由“汀塘村口述文化志”项目与公益大爆炸合作的专栏,跟着人类学者郁弘芳的田野脚步,一起走读汀塘、莆田、福建的人文历史、风俗习惯、地域文化。

pic_010_结果_结果.jpg

芳芳(郁弘芳)

人类学独立田野工作者

汀塘村口述文化志项目代理人

本文大概8219字  阅读需要20分钟

妈祖文化与莆田移民

——闽台神缘文化的同一性

目录

1. 闽台两地的族群

2. 闽台两地的人文地理

3. 番薯和芋仔

4. 台湾的兴化府籍

5. “南部三月疯妈祖”

6. 绕境和进香

7. 妈祖的女性形象与华人认同

闽台两地的族群

福建与台湾两地,因为相近的地理和文化特性,被称为“闽台地区”,其文化称为“闽台文化”。闽台隔台湾海峡相望。海峡最深处仅88米,无怪乎余光中如此形容:“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世界上有1000多个海峡,适宜航行的仅130多个,而台湾占有其三。除了人人皆知的台湾海峡,台湾一南一北还有巴士海峡和宫古海峡。

pic_009_结果.jpg

图丨台湾附近的三个海峡

民族学的研究显示,台湾海峡和巴士海峡两岸的族群有紧密的联系。2021年,台湾人口的97%为汉族,汉族中又有73%为闽南人。而台湾的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2.47%,与菲律宾的南岛民族有深厚的血缘关系。

大陆称台湾的少数民族为高山族,台湾人自称“原住民”,实际又细分为16个族群。他们的语言属于另外一个语系:南岛语系。南岛语系是世界上最大的语系,也是唯一主要分布在岛屿上的语系,包括1000-1200种语言。

太平洋岛屿上原为南岛语系后受闽方言影响的还有琉球群岛。明帝朱元璋曾派“闽人三十六姓”(闽中舟工36姓)迁居琉球,琉球国逐渐儒化。1945年,日本在琉球实行大屠杀,伤亡人数26万。这就是为什么今天的琉球群岛多日本裔,而冲绳人认为自己是冲绳人,而不是日本人的原因。

“亚洲第一岛链”上,唯有台湾与福建在地理上最为接近,文化上连接最深。但因为地处岛链中心,台湾成为太平洋战略利益的交汇之地。台湾历史上多次被殖民,多次回归中国,令台湾人的族群认同变得更为复杂。“台湾人”、“原住民”、“中国人”的认同问题争论不休。

pic_007_结果.jpg

图丨亚洲第一和第二岛链示意图

于是,关于“南岛民系起源问题”和“闽台文化的同一性”考古与文化研究变得格外重要。距今六七千年的台湾大坌坑文化、金门富国墩文化和福建平潭壳丘头文化的发掘,已经证明“福建平谭是研究南岛语族起源的关键区域”。2010年,来自法属波利尼西亚的6名南岛语族后人,登上仿古独木舟,从南太平洋启程,历经4个月,远航1.6万海里,抵达平潭壳丘头遗址寻根,引起国际轰动。

pic_001_结果.jpg

图 | 2021年南岛语族来闽寻根合影

“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在多大程度上能超越“地方主义”和“分离主义”,是台海关系中的关键问题之一。而闽台文化之间的民间互动,也是两岸三地的学术界以及国际汉学界共同关注的社会现象。

福建老百姓也十分关心闽台关系。事实上,近代以来,只要是福建人都清楚地知道,台湾问题是制约福建沿海经济发展,尤其是工业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2020-2021年,我在莆田汀塘村做田野调查时,便发现村民对咫尺之外的台湾格外关注。2020年初,台湾地区大选,家家户户的电视里放的都是《海峡两岸》,村民坐在一起议论纷纷。这种关心背后除了对国家大事的关心,更带着对村庄命运和自身安全的些许担忧。

福建人知道,台湾如果和大陆打起仗来,整个福建沿海就是第一战场。台湾迟迟没有回归,福建沿海就无法心无旁骛地发展。同样的,倘若台湾回归,则是最直接的利好消息。而莆田,作为离台湾最近的地区之一,承担着重要的历史角色。

闽台两地的人文地理

台湾海峡东西两岸的平原上,分布着福建和台湾两省各70%的人口。这些人口又分布在福建东部的五个核心城市(福州、莆田、泉州、厦门、漳州)和台湾的七个都会区(台北、桃园、新竹、台中、嘉义、台南、高雄)。

pic_012_结果.jpg

图丨莆田与台湾海峡

与纵贯福建的“闽中屋脊”相似,台湾中部也有一座“台湾屋脊”。两座屋脊产生的河流皆呈现出“河身短、坡度大、水流急”的特点。因为很少夹带泥沙,闽台的海水湛蓝一片。海域水色一般有棕、黄、绿、蓝四个等级,而闽台以南的南海海域拥有中国最蓝的海。故福建有“莆田蓝”、“厦门蓝”,而台湾则说自己的海水“有一百种蓝”。

虽然海水颜色接近,但闽台两地海岸线形态却很不同:福建海岸线曲折,台湾海岸线平直。福建曲折的海岸线孕育了更多的港湾,适合发展港口经济。而平直的海岸线,则非常适合旅游事业。台湾开发了“大环岛”和“小环岛”两条路线,帮助人们在12日之内实现骑行深度环岛游。舒适的环岛交通为台湾内部的文化认同提供了便利,故有“走出来的台湾意识”、“身体操练下的台湾人认同”一说。

pic_003_结果.jpg

图丨台湾骑行路线

而曲折破碎的海岸线成为福建多元文化的基础。世界上海岸线最曲折的大洲是欧洲。欧洲像欧亚大陆向大西洋伸出的巨大半岛,漫长的海岸线和大面积的平原,使欧洲长期国家林立,连统一的货币都迟迟无法实现。

福建有30多个港湾,其中福州罗源湾,莆田兴化湾、湄洲湾,泉州湾,厦门港等皆为深水良港。沿海各市的福建人“以海为田”,积极开发各自的良港,促进了当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港口独立意味着经济独立,人文也随之自强。

pic_002_结果.jpg

图:福建港口分布示意图

即使在更小的范围内也可以看到这种曲折的海岸线带来的历史影响。以莆田为例,莆田有三大港湾:兴化湾、湄洲湾和平海湾。秀屿半岛上的莆田沿海人支配了中国三个民营产业:木材加工业(忠门镇)、民营医院(东庄镇)、黄金加工(北高镇)。这些半岛人奔赴全国打下市场,充分展现了港口人的市场敏锐度和辐射力。而这些抱团产业的产生,让本就“十里不同俗”的莆田人文景观,更增添了地方色彩。

pic_008_结果.jpg

图:布局全国的莆田民企类型

值得一提的是,据汀塘村老人相传,汀塘村本来也是一个港口,古称澄塘港或澄水港,而后逐渐成陆。村民举出证据:在村庄南部的公共池塘中曾挖出锚、船等旧物。汀塘村还有“澄塘万二户”的传说,这一传说亦有佐证,便是在汀塘村李厝的大片田中挖出瓦片无数。“汀塘港口说”是否成立,我们另文再说。然而隔壁上塘村的“上塘珠宝城”,确实是在盐田上修建而成的。而盐田主要出现在海边。上塘、汀塘南北经过大片围垦的地区仍被当地人称为“前海”和“后海”。值得一提的是,《福建省历史地图册》中数张《海岸线变迁图》呈现了福建海岸线在历史各个阶段的变化,也为“汀塘港口说”提供了史料的印证。

番薯和芋仔

虽然分隔两岸,但两岸的地理、气候和人文都呈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尤其是宗教和民俗。福建和台湾两地的宗教信仰皆十分普及,寺院宫庙教堂遍布,信徒众多。人们在闽台两地可以看到极其相似的宫庙建筑形式和管理组织模式,以至于我在莆田宫庙拍的“宫庙董事长上香照”,台湾朋友看后,问我是不是来台湾了。

pic_005_结果.jpg

图左丨莆田汀塘村明山宫副董事长

图右丨台东天后宫董事长

台湾是典型的移民社会。中国农耕文明延续千年的户籍制度下,“籍贯”曾是管理人口信息时的必填项。1926年,日据时期《台湾在籍汉民乡贯别调查》显示,当时台湾有375万汉人,其中311.5万祖籍福建,占83.1%。漳、泉府籍又占闽籍人数90%。也就是说1926年,“闽南人”占了台湾汉人的74%。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陆续迁台的大陆移民有50-300万不等(不同学者的统计数据不一),他们不论祖籍,皆被当时已生活在台湾的人统称为“外省人”。1990年台湾人口普查显示,外省籍人口269万,约占台湾人口的13%。

本省人与外省人相互之间有个“昵称”:“蕃薯”(本省人)和“芋仔”(外省人)。据说是因为本省人以蕃薯为主食,且台湾的地形轮廓形似“蕃薯”,故台湾本省人以“蕃薯仔”自称。“番薯仔”称呼外省人为“芋仔”,称随政府来台的老兵为“老芋仔”。外省人娶本省人生的孩子,则被戏称“芋仔蕃薯”。有意思的是,福建人的口音被省外的人也叫作“地瓜腔”。

“蕃薯”(本省人)和“芋仔”(外省人)各自拥有自己的利益与政治集团,构成台湾政坛“蓝营”与“绿营”之分的族群基础。因为国民党党旗为蓝色,故称“蓝营”。人口比例较少的外省人要想获得更多的选票,不断加强本土意识,以求获得更多人的支持。久而久之,蓝营内部派别林立。

但其实,占“本省人”人数最多的是福佬与客家。福佬和客家是两大民系的互称。台湾福佬人(闽南人)认为自己的祖先是从中原(黄河洛河流域)迁徙出去的,故又自称“河洛人”。“河佬”根据迁出地不同,又有漳州河佬、泉州河佬等之分。福佬人总是居住在平原地带。因为人口比例最大,闽南语也成为台湾的通行语。

pic_013_结果.jpg

图丨闽台的客家福佬民系示意图

客家人是台湾的第二大族群,约占总人口1/6(与外省人占比接近)。和福建、广东的客家人一样,台湾的客家人主要居住在集居在丘陵地区或沿山线地带,历史上曾以樟脑为业。台湾客佬主要从广东迁徙而来,过年依旧唱粤剧。有意思的是,客家人也自称“河洛郎”,乃中原后裔。客家人很重视客家话,有“宁卖宗族田,不卖祖宗言”的民谚。

正如《台湾省通志・礼俗篇》记载:“‘本省人’系行政上之一种名词,其实均为明清以来大陆闽粤移民,亦即河洛与客家之苗裔。可见绝大多数的台湾居民,其祖先是从河洛南迁闽粤,然后渡海来台,因此早年台湾人习惯自称‘河洛人(郎)。”

随着台湾话的推广,台湾的400万客家人中,已有近200万不会说客家话,而以闽南话为“母语”。客家话在台湾逐渐消失的社会现象,似乎从另一个侧面,很好地解释了莆田话在台湾,甚至在广东、东南亚的消失(改说闽南话):移民社会中的少数人群为了适应并寻求更好的生存环境,主动/被动放弃母语,融入主流话语体系。

台湾的兴化府籍

在今天说闽南话的台湾人中,有一部分其实是兴化府籍(莆田旧称兴化)。据1926年调查显示,当时83.1%的福建籍中,有44.8%的泉州府籍和35.2%的漳州府籍。余下3.1%,汀州府籍42500人,占总人口数的1.1%;其他福州府籍、永春州籍、龙岩州籍和兴化府籍则各占总人口数的0.7%、0.6%、0.4%和0.25%。调查显示,1926年时,台湾有兴化府籍约9300人。其中,从事官学、仕宦、海运、交通、贸易,林林总总。

pic_004_结果.jpg

图丨1926年台湾人口来源比例图

莆田民间也流传着莆人去台的故事。莆田作家郑国贤在报告文学《漂泊的家园》中生动地记录了上世纪莆田忠门人初到台湾的情景。聚居的兴化府籍先民在台湾的地名中保留下祖籍的痕迹。比如:淡水的「兴化里」,靠近鹿寮的「兴化厝」,云林麦寮的兴华村。罗大佑唱的《鹿港小镇》,最早的移民也是兴化人。

m1_结果.jpg

鹿港小镇音乐:罗大佑 - 快乐天堂之重拾旧欢

鹿港位于台湾西部海岸线中点,港阔水深,背靠彰化平原,与莆泉对望,是台湾最早汉化的地区之一。兴安宫位于鹿港镇兴化里兴化街1号。兴安宫门口碑刻上写着:鹿港兴安宫是开台妈祖庙,由福建省兴化府(今莆田市)移垦鹿港兴化籍人士兴建,并兼具同乡会馆而通称兴化宫,供奉开台软身妈祖。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扩建,历经清嘉庆、咸丰重修,奠定今日庙貌,是台湾保存清代街屋式建筑的妈祖庙。

pic_011_结果.jpg

图丨鹿港兴安宫

有研究者认为:“兴安宫至今保存完好,也在于兴化人在鹿港地区的没落和财力的衰颓。清代,清廷开放鹿港与泉州蚶江口相互通航。大批泉州人移民涌入鹿港,于是鹿港成了泉州人为主的聚落,兴化人遂成少数族群。因为兴安宫是专属于兴化人的庙宇,所以香火并不兴盛,却反而因此保存了古风,庙貌一直保存原有的格局。”

在台湾,闽籍原乡某一人群移民到台湾时,会共同兴建庙宇,这些庙宇往往同时兼具同乡会馆的功能,并不开放给外人。这与今天莆田民间宫庙的性质相同,都具有特定的归属性。

比如,在汀塘村,李厝有李厝的宫庙,南屏有南屏的宫庙,虽然他人也可以去上香,但是这些宫庙实际上还承担着祠堂和本宗族老人会的功能,因而具有一定的排他性。可以这样说,兴化人在台湾建的庙宇既是原乡人群的信仰中心,也是移民人群的自治中心。鹿港兴化人取名“兴安宫”,就是祈求兴化人平安之意。

兴化人在台湾虽然人数不多,影响力也不及泉漳人。但兴化人为台湾和整个华人世界贡献了一个无可比拟的信仰,就是妈祖信仰。妈祖是宋代以降,中国本土诞生的神灵中国际影响力最大的一位。她代表了中国海洋文明的项面。

而妈祖信仰早在南宋便开始在客家民系、闽南民系中流行(大陆向台湾移民主要在明清时期)。客家人和福佬人,沿袭汉人多神共祀的传统。而妈祖外可护海,内可护河,成为两大民系共同祭祀的神祀。从不同的地方来台的人将家乡的妈祖像带到台湾奉祀。台湾人对此也有不同的称呼:如来自兴化军称“兴化妈”,来自泉州的称温陵(泉州旧称)妈祖,来自龙溪的称“清溪妈”,来自同安的称“银同妈”。

移民有祖籍之分代代延续,妈祖庙也有“祖庙”和“子孙庙”之别。随着人口繁衍迁徙,人们需要建造新的妈祖庙,但须从已有的妈祖庙中举行“分灵仪式”。“分灵仪式”中的妈祖像有清晰的上下关系,类似母子。通常,每年“子孙庙”还要定时回到祖庙“汇报”,叫做“进香谒祖”。整个台湾最盛大的民俗活动是“台中大甲妈祖绕境进香活动”。

“南部三月疯妈祖”

大甲镇澜宫有一座湄洲妈祖像。据传,雍正8年(1730年),莆田湄洲岛人林永兴将湄洲妈祖神像恭请到台湾,供奉于自家厅堂。当地的闽籍移民听闻,纷纷前往参拜,遂有建庙之议。两年后,地方人士为妈祖兴建小祠,而后扩建改名为镇澜宫,取“镇海安澜”之意。与兴安宫不同,镇澜宫是集资而成,众人皆可来参拜,故而成为大甲镇的一座公共宫庙,后来成为当地的人文与宗教信仰中心。

pic_006_结果.jpg

图丨台湾大甲镇澜宫

对于妈祖信徒来说,一年之中有两个节日非常重要。一为农历三月廿三妈祖诞辰日,二为九月初九妈祖升天日。在台湾,三月诞辰活动最为盛大。


在众多台湾“妈祖婆”中,“大甲妈”一枝独秀,创造了台湾的一项“人文奇观”。在台湾民众心中,大甲妈甚至可与城隍的,故有“南妈祖,北城隍”之说。三月活动被俚称为“南部三月疯妈祖”。

每年三月的“台中大甲妈祖绕境进香活动”,历时八天七夜,途经台中、彰化、云林、嘉义四个县市,途径近百座庙宇,参与人数有近百万之多。由于大甲妈祖信徒众多,二百年来香火不断,且囊括各个党派,政治人物视镇澜宫为传播阵地。故,无论蓝营绿营,皆为妈祖上香,祈求获得妈祖的护佑。

由于是台湾民间规模最盛大、动员力最强的信俗活动,“台中大甲妈祖绕境进香活动”被台湾媒体自诩为“世界三大宗教盛世之一”。有学者在2009年对“大甲妈祖绕境进香活动”进行社会调研,调研显示:绕境范围内约有76.98%的人口参与了活动,并且老、中、青、少四代信众分布均匀。值得一提的是,有40%的信众是怀着“嘉年华”的心情。

可见,大甲妈的绕境活动,并不局限于一时一地,不局限于年龄,不局限于外省人和本省人,不局限于蓝营还是绿营,甚至不局限于信仰,而成为一种具有象征“全省共同体认同”的社会运动。

绕境和进香

我在阅读台湾学者对妈祖信仰仪式的研究时,可以明显得感觉到,台湾妈祖信俗是莆田妈祖信俗的一种继承与发扬。大甲妈信俗中的“丁口钱”“缘金”制度、绕境方案的妈祖问询机制、谒祖解释等,都与莆田当地的民俗如出一辙,民俗用词也高度一致。

在莆田,神明“出游”是极其常见的民俗活动。尤其每年的元宵,每个境社都会举办隆重的社神“出游”。人们将神像请到棕轿上,绕境巡游,神明路过自家门口时,家家户户便上香祈福,并取下一根香,插在家门口的香炉里,象征引福入室。神明“出游”的范围通常就在自己管辖的“境”内。莆田至今沿袭着“境社制度”,所谓“境”,是一个“社”管辖的范围,“社公社妈”管理着境内的人丁。因此,“绕境”也是一种“巡视”仪式。“境”的范围有多大,距离有多远,就代表这位神明的“辖区”有多大。“绕境”和出游通常是一回事,故合称“绕境出游”。

绕境仪式中的信众认为“香火”的兴旺和“灵力”之大小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正如台湾“中央”研究院民族所的张珣先生在《文化妈祖:台湾妈祖信仰研究论文集》中写到:“信徒经由进香获得神明保佑,而神明则因进香而加强灵力。”

如果说“绕境”显示了神明与信众的关系,那么“进香”仪式则蕴含着“妈祖”和“妈祖”之间的关系。正如中国人族谱中的辈分关系,妈祖神像之间也有“分灵关系”。台湾“大甲妈绕境进香”的核心仪式为“刈火”。“刈火”是社区庙宇(小庙/新庙)向老庙/祖庙分隔香火的仪式。这项仪式则彰显了上下或母子关系。还有一种“交香”仪式,象征着两个妈祖分庙之间平等的友谊。

台湾的妈祖神像向祖庙进香,俗称“回娘家”。而湄洲岛的岛民告诉我,“妈祖回娘家”本来就是湄洲岛的妈祖分庙每年都要向祖庙例行举办的仪式。可见,进香并非是台湾原创,而是妈祖信俗的早期就融入了宗法制度中的祭祖含义。2021年妈祖诞辰日,湄洲岛正式启动了“天下妈祖回娘家”的活动,接纳世界各地的分灵妈祖“回乡谒祖”,有50万人次参与了此次活动。

因为进香有谒祖之意,也引发了台湾北港朝天宫和台中大甲镇澜宫的分灵之争。1987 年,大甲镇澜宫为了证明其非北港朝天宫的分香子庙,要求北港朝天宫出面说明被拒后,“镇澜宫董监事冒着被台湾政府逮捕的危险,前往湄洲祖庙取回象征性信物,抢得祖庙在台代言的头香,声望与人气从而骤升。而此项破冰之举,也重启了两岸宗教交流之门。”(《论台湾妈祖信仰的扩张性—2009年大甲妈祖绕境进香实证分析》张家麟、曲兆祥,2011年)

2021年,我在湄洲岛妈祖祖庙进香时,便看到了诸多台湾妈祖分庙/个人的捐赠铭刻。祖庙大殿里挂着历代皇帝为妈祖敕封的封号,马英九题字的匾额也在期间。

妈祖信仰是一个很具中国历史特色的文化现象,因为妈祖是仅有的两岸领导人皆可以公开参拜的神祀。这是因为妈祖特有的“护国神”的身份。宋代以来,妈祖被官方认定为有“辅国”、“护圣”、“庇民”三大功绩而接受“国祭”。

而妈祖信仰能够成为“台湾十大信仰之首”,除了不断流传的妈祖灵迹,以及受到历代皇帝敕封的之外,妈祖亲切的母亲形象和称呼,使得“离乡背井”的人们在与妈祖的互动过程中,将“祖先”、“家乡”甚至“民族”的想象投射其中,也是不可忽视的社会心理现象。

妈祖的女性形象与华人认同

其实,莆田不止有三位本土女神(妈祖、陈靖姑、钱四娘)。但只有妈祖发展成为国家册封的护国神,甚至承担了“民族和文化共同体”的象征功能。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妈祖信俗”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中国首个信俗类世界遗产,也标志着妈祖文化成为全人类的共同文化遗产。“妈祖信俗”既包括妈祖的传说,妈祖的精神特质,包括妈祖祭典的形式,也包括了异乡的华人才能理解的一种精神寄托。

一个有意思的比较是:同为有国际影响力的神祀,欧洲人在航海时代赋予了基督耶稣父亲的形象。而中国人在航海时代塑造了一个母亲的形象——妈祖。

耶稣作为“父亲”,更多的是引领者的角色。所以基督徒会说:“主啊!请带领我去到您希望我要去的地方。”而妈祖,则更多的是作为守护者的角色。妈祖的信徒会说:“妈祖娘娘,我将要去一个地方,请您告诉我此行是否顺利,如果可行,请为我护航。”基督教通过“祷告”和耶稣对话,而妈祖信徒通过卜杯和祈祷与妈祖沟通。两者都十分强调“神迹”的叙事和传播。

中国人上一次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女性神,是观音娘娘。观音菩萨在印度本来是一位男性。中国人将之改造成女性形象后,迅速被民间广泛接受。因为在中国文化中,女性神形象更具亲和力,是母爱和慈悲的化身。中国虽然是漫长的时间中是父权社会,但是中国人内心最柔软的部分是留给母亲/女性的,中国哲学最奥妙的部分是与“大地与水的德行”有关的。

中国第一位给予妈祖封号的皇帝是宋徽宗。这位不嗜战争、专心艺术的皇帝在文化的造诣上达到了历代皇帝前所未有的高峰,但宋代对武力的忽视也最终使他成为亡国之君。而鲜为世人所知的是,宋徽宗还是历代皇帝中生育儿女最多的皇帝。在宋徽宗诸多计划里,他或许没有想到的是,经他第一个册封的妈祖女神,受到了元、清两朝的接连敕封,并在一千年之后,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中华文明认同”中最重要的信仰形式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说,他并未真正亡了国。

 参考文献 

1、《福建与南岛语族》 苏文菁,中华书局,2005

2、《福建六大民系》 陈支平,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

3、《当代台湾的族群想象与族群意识》 沈惠平,《贵州民族研究》2010年1期

4、《國家級女神——媽祖,如何成為臺灣最強天后?》 張珣,台湾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

5、《论台湾妈祖信仰的“扩张性”-2009年大甲妈祖绕境进香实证分析》张家麟,曲兆祥《数据分析》2012年

本文感谢汀塘村李荣兰老书记、闽南师范大学胡娇阳女士提供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