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大鱼”如何搅动起新华街道的社区生活圈
引言
在热闹的城市广场上,街头艺人驻足演奏、人们歌舞狂欢。这样让人心动的公共活动只有国外才有吗?不是的。在上海的新华社区,美好社区节已举办四年,成为社区内多元主体共同庆祝、表达生活态度和共创公共生活的集体欢聚。这背后的发起方,是新华居民何嘉在四年前的城市设计节之后联合成立的在地社会组织——大鱼社区营造发展中心。谈起系统性深耕社区,何嘉颇有感触,“要使不同的主体得以持续变成一种在地力量,让共治成为可能,最大的结合点就是生活。我们需要的是共识,在共识中基于真实的社区生活——在新的时代人们想要过怎样的美好生活,作为行动者的我们怎么帮助人们塑造它。这是一个最不会出偏差的原点。”这些年,他和团队一直在思考和实践,如何更好地以事件来支持在地形成更好的土壤。
以下内容来源于在地社区营造组织、大鱼社区营造发展中心(简称“大鱼”)主任何嘉在11月29日举办的“多元主体共创美好街区论坛”上的分享,您也可以点击下方播放条收听现场录音。
11月27日,在美好社区节临近结束时,很多新华的街坊眼眶都湿润了,何嘉也不例外。这是一个在街区的演出,几位艺术家当中有两位住在新华社区,一位住在华阳社区。这是他们第一次在街区演出,他们为此创作了一首歌叫《法华镇》。像这样的场景在城市里并不多见,因为城市管理会对街头艺术有管理。何嘉感慨,允许在公共街区发生这样的尝试打动到非常多的居民。这个瞬间,让居民们发自内心感觉到新华是美好的,那种很多人融合在一起的和谐美。
这是美好社区节连续举办的第四个年头。幕后的统筹者,是何嘉和大鱼的同事们。他们相信,美好的街区不只存在于设计师的图纸中,更不只存在于高频的宣传口号里,它应该是真实可感的,是每位居民都能发声共创的。「美好」是能不断更新的。
每年,美好社区节会选择新华路街道一个有代表性的公共空间,以公益市集、艺术表演、主题讨论、互动展览等形式与街坊建立链接,不断凝聚大家对街区的认同,相互看见和表达,共筑支持、互助、共享的街区网络。就这样,一年一年慢慢地联动,美好社区节变成每年新华发生各种事的庆祝活动,成为新华人自己的节日,由生活在这里的居民、店主和有各种特长的达人们共同策划、自我组织,并邀请所有人一同参与。
2018年,伴随社区更新的项目,第一季的美好社区节展现城市更新带来的变化,让它变成一个正向的场域;2019年,第二季美好社区节和街区里面的商户做连接,选择在菜市场屋顶的平台——九华邻里中心与居民互动。2020年,第三季美好社区节的主题是「新华出品」,结合小弄堂,分为“友好商户”、“在地文创”、“孩子在新华”、“新华好邻居”和“从农田到餐桌”五个版块,展示「有品质的」、「有品位的」、「有参与的」、「有互动的」街区生活方式。
今年美好社区节的主题是街区明星见面会。策展内容围绕着“这个街区到底住着什么样的人,他们过着怎样的生活,他们如何理解社区”展开,希望能够使在地的“经营者”、“从业者”成为社区资源互通共享的行动者,记录并呈现他们与社区之间的关系。何嘉和团队认为,所有的职业,最后都是关于生活。街区里面一个个闪光的经营场所——街区的店铺都值得被关注。
他们邀请到10家愿意打开自己的店铺,其中8家把空间向街区打开,在上海城市公共空间艺术季期间作为街区的共享展厅。尽管是民营的展厅,但是每一个社区人都可以给社区的小店策展。
社区节上还有一个招惹孩子喜爱的小装置——一平米沙坑。
这个创意诞生于“人人街区计划”中的“一平米行动”。“人人街区计划”是大鱼在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期间策划的激活社区行动,提倡人人都可以是社区生活圈的提案者、艺术家和策展人,希望通过各种维度设计的小小行动,联动社区参与美好生活圈的共建,帮助居民与社区建立越来越深的联系,越来越具备社区的主体性。何嘉认为,社区里的商户、居民,从老人到孩子的多元主体,是能够从被动参与、依赖政府和外部的投入,到重新认识社区、建立与社区的连接,再到参与社区事务、共商社区的需求,最后为社区提案、一起行动,最终实现真正的多元主体协作共享,慢慢地不断探索更深的议题和更深的合作可能性。在“人人街区计划”里,有很多好玩的行动。
“做一天新华人”街区探索游戏
他们策划了沉浸式、趣味性体验新华在地文化的街区探索游戏,由新华居民票选形成“社区生活圈”主题特色路线,把社区里面的居民画像抽象成形象画,拟成动物。这样一来,新华变成了森友会,里面有爱吃的熊猫、带着孩子的袋鼠、夜猫子、猫头鹰、老山羊……每一个社区成员都有自己的生活圈。这个游戏设计的背后强调一种价值回归:当我们看生活圈的时候要回归到人,要看见他们在社区里真实的生活。
在游戏中,社区被绘制成6套地图。大家带着任务去打卡,分组认识社区里面不同主题的人,促进人们的连接,并重新思考这个主题的生活圈是什么,再一起分享做了一天新华人之后对新华的感受和感想。
美好生活圈提案工作坊
在重新认识社区后,大家可以为社区基于共识进行提案。大鱼根据15分钟生活圈及新华在地社区发展议题,举办“共商社区需求”、“共绘规划蓝图”工作坊,引导街区成员看见、分享彼此对社区的发现,并针对社区课题,结合各方分享作出符合社区共同利益的创新提案。通过这样的过程,他们慢慢积累社区里的好点子库、美好社区提案墙,经过理论工作坊积累几个提案,结合活动不断开展以及正在发生的事情,面向未来,积累新华好的提案,促进大家在地的合作和行动。
一平米行动
从发现社区,到为社区提案,最后便是付出行动。大鱼发起人人参与创作街区新价值的路径探索,通过“一平米行动”,把街区的人们联动起来的行动,让社区里的每个人都有机会,并且有能力在支持下找到合作伙伴,从改变身边的一平米开始来点亮社区。他们想象着,如果每一年都可以有一批居民亲手改变了Ta身边的一平米,三五年后新华将是一个非常有魅力的地方。
在几个月的时间内,几十组居民参与“一平米行动”抛出社区议题,30组居民形成提案,3组专业导师指导了10组一平米行动最终落了地。(点击阅读《当艺术在社区里生长起来,它也能带来便民服务》可了解“一平米行动”。)
他们活用车库作为街区的展厅。这个车库未来会成为新华的民间创造及民间制造的中心。
大鱼正在邀请上海的第一家也是最有创客精神的分享制造工具机构——新车间加入,在未来支持更多街坊亲手动手完成一平米的创意。
在“人人街区计划”开展的同时,今年大鱼还在倾尽全力、绞尽脑汁做一个新项目——在新华建立一个自己的社区营造中心,和政府和社会合作,由政府出资修路,社会多元主体一起来投钱,让它实现公益持续运营的闭环。
何嘉希望,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在地的商户、居民,各种各样的社团自组织都可以形成共治、共赢的主体。
作为在地组织的联合发起人,关于大鱼的身份和社区里面每一个居民、商户的身份,是何嘉经常反复思考的问题。“不管是政府、企业、专业者都期待一种在地的、持续的、专业的、有上下串联,能够横向跨界的枢纽性角色或者组织的存在。这种在地组织如何成为可能,这是大鱼四年来一直在努力成为的方向。”
他认为,社区多元共治背后的课题以及政策和专业性的工作要真实有效、精细化落地,需要不断下沉,回归人的角度,协助在地成员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共建者,并激发源源不断的在地内生力量。
社区工作在很多情况下都是面对一个个短期的项目,像今年的城市空间艺术季事件。每个短期项目都有资金和时间目标,如何让这些项目能支持社区持续不断往前发展,培育“长效土壤”?培育社区主体、发展在地协商议事能力和平台、建立社区不同角色成员间的互信和理解、形成面向未来的多方共识和阶段性策略、支持高频和小尺度的创新尝试等都是关键的举措。
深耕社区四年,大鱼的团队有个工作方法上的共识——作为专业者,要把工作往两端拓展,往前端拓展是怎么积累共识,往后端拓展是怎么持续运营。过程中各相关方应该共享信息,积累信任,凝聚面向未来的共识。何嘉认为,每一个短期项目都应该为长期的发展积累在地人的关系网和空间资源库,我们需要把这个作为工作的主线,不断孵化有粘性的在地自组织。像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这样重大影响社区发展,能孵化很多新的可能性的事件,我们都应该在过程中积累帮助在地形成更好的土壤;同时为支持孵化更多的种子塑造好的机制,有一些小步快走做创新的尝试,哪怕可能小小的试错,来训练多元主体协商的方法,推动资金和社会关系的可持续。
他们将大鱼全过程参与社区共治的路径在艺术季中做了展览。
(旋转手机横屏查看)
“从人人发起,到多方合议,再到一起共建、持续运营,每一个过程中有上面术的部分,还有工作方法,更重要的是下面的土壤,我们社区里面有没有一个好的议事平台,大家到底是不是认识,有没有信息交流的平台,有没有途径从自上而下的发起项目,能不能得到各种各样土壤的支持。”
大鱼作为社区中的一个主体,一个社会组织,一直在探索专业的工作怎么和治理相结合,如何用参与式的方式让在地的内生动力慢慢形成在地的力量,其中涉及培力赋能、持续的运营、多元主体的共议网络。何嘉是这样定义在地化组织的使命:它既承接自上而下,也在脚踏实地地做自下而上。在参与社区营造的四年里,大鱼实现了很多转变,从关注结果到关注过程,从回应需求到寻找愿景,从塑造空间到塑造社会关系,从依赖福祉的供给到自己努力地做文创和运营。
他和团队对理想的在地社区营造组织有自己的设想——它的组织中有一定比例的在地社区成员;他们很爱自己所在的社区,且相信塑造未来的共同愿景需要当下一起行动来达成;他们很熟悉身边的社区,洞察身边的需求,活用身边的资源也贡献自身的专业能力;他们积极地参与社区的自治与共治,并拥抱多种主体,与多种专业者合作与共建;他们成为了在地的连接者、组织者、协助者;他们不以在社区盈利为目的,但希望并争取付出有公平的回报,并且能够找到持续营造社区的方式;他们的工作与生活良性相融,在社区里创造价值和可能性,帮助每一个人找到人生更好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