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玮社区说 | 实习生看社区(一)
本栏目由“你好,社区”支持,热爱社区的小玮童鞋主持,邀请众多社区公益支持者一起,每期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共同探讨交流社区治理的相关内容,特别聚焦基层社区治理、社区自治共治、社区营造等,希望社区公益同仁总结梳理相关经验,发表自己的见解,为社区治理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1年,“你好,社区”项目迎来了两位上海科技学院社工专业的实习生,通过项目实习,他们从初出茅庐的学生到逐渐认识社区、了解社区治理。“实习生看社区”板块将通过他们的视角来看下“社工新人”眼中的社区的样子,也许他们的所思所想会给同样是社区新人的“你”一点启示。
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陈思贤:Hello,我是一名实习生。很开心能在此分享一些自己在实习中对社区治理的一些所见所闻和感受。
对于社区治理,我们先来看看百度上对于社区治理的定义,社区治理是指政府、社区组织、居民及辖区单位、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等基于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社区认同,协调合作,有效供给社区公共物品,满足社区需求,优化社区秩序的过程与机制;很概括性突出了社区治理的对象、实施主体和目标,是不是很多元呢,接下来看看我的有关想法吧。
社区在我接触社会工作这个专业之前,我并不在意也没有什么兴趣去探索社区到底是什么,偶尔听到宣传语“社区是我家,安全靠大家”,我都会想为什么不是小区呢,又有什么区别呢?
在专业实习中上述问题,我有了自己的答案,再次听到宣传“社区是我家”心理便浮现的归属感和安全感,让人能很直观出分辨小区和社区。
首先我在实习中,最先接触到的是正荣基金会的老师们,他们是“社区治理”的督导,以监督方来对投标的社会组织项目过程进行评估,相较于直接接触到居民的一线人员,他们会更在宏观层面去讨论社区治理,给出方向和链接相关资源去促进需求;在项目运行的过程中,会形成独有的关于帮助“社区治理’’的一种模式,所以在与有意向者洽谈中可以进行推广和合作。
现在,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进入社区,这也将成为社区治理的有力“法宝’,但并不是盲目的,因为每个社会组织有自己的业务范围,所以依据前期调研和每个社区的需求,政府有针对的购买服务,或者是类似于基金会“你好,社区”项目在集团的楼盘范围内进行招投标,也或者是其他方式;社会组织也不是单单开展活动,对于他们来说结果呈现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他们提供服务中,能够让居民开始动起来,能够形成可持续,有动力的志愿者队伍和社区组织。
在实习过程中,我既跟着张老师去微基金投标项目活动现场,作为第三方“看”社会组织在社区进行活动,也跟随张老师作为政府购买项目的社会组织工作人员去走访社区调研,针对上级要求和与居委会工作人员沟通,提供合适的服务;随着越深入实务,越能感觉到沟通对于社区治理的重要性,这不像我粗浅学到的那样有固化的模板和翻来覆去的套话,它需要我们有深厚的社区经验和灵活应变的逻辑思维,还要能够换位思考,并且随时能切换角度,对不同的社区要制定不同的沟通模式和方法。
而与社区治理密不可分的还有居委会和物业,他们共同为居民的日常生活“保驾护航”;居委会也是社区治理的主导者之一,可能在不了解社区工作者工作职责的居民会认为就是每天处理鸡毛蒜皮的小事,帮居民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完成上级给他们布置的任务而已,很轻松;但他们在工作中既要考虑居民们之间如何和谐相处,也要应居民的要求申请上级有计划地对社区环境进行修整美化,而各种便民健康文体活动也不能少,更要应对各种未知的突发情况,相当于在与居民建立更加深厚的专业关系,这其实是优化社区秩序过程,也是在摸索有形机制的雏形,都是社区治理的表现;在走访中,居民自治也是社区治理最常提到的“好伙伴”,主要是赋权增能给楼组长和社区有权威的人,带领拉动居民能够参与到社区治理的一系列活动中来,提出自己的意见,不再游离于这个社区。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是我在实习中最大的感受写照,社会工作这个专业理论知识很重要,有自己的专业守则,但还是要去实践所学,在与他人沟通接触中积累经验,还要填补自己在项目策划上的不足,要多多去做,能够早日单独去面对未知的道路,不是只会躲在长辈后面。
社会包罗万象,但他们总说:‘外向性格的人比较好冲出去,能够获得更多的机会,你这么内向,以后怎么办呢?”,我想时间会给我答案的。
虽然前路道阻且长,但我很庆幸当初选择社会工作专业,能够换一个角度去看待人与人,人与环境的不同。感谢这一段时间的实习时光,让我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