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疾计划 | 不让防疫习惯成为生活障碍【世界卫生日】
新冠疫情再次席卷而来,打破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人们的心理或多或少都会受到一定的冲击。4月7日世界卫生日之际,徐汇区精神卫生中心开设专栏,由精神科医生、社工为公众提供疫情背景下的心理、精神卫生相关科普,解答疑惑,帮助并陪伴大家一起度过这段特殊的时期。
我们一起在心底里,种下一个春天吧。
和疫情斗争的日子,不让防疫习惯成为生活障碍
徐汇区精神卫生中心 社工 杨明远
疫情或远或近,或明或暗,说来不知不觉,每一天都身在其中的我们已经和它共处两年多了,从当初的不了解、来势汹汹、害怕惶恐,到现在越来越清晰的基因序列、发现追溯有序有方,我们通过积极的应对和干预措施,渐渐恢复了正常的工作生活,也自然而然地将一些应对防疫的方法养成了日常习惯,这些习惯保护我们减少被感染的几率,有时却也成了一些人的生活障碍,这是怎么回事呢?
说起疫情对人们日常生活最简单却又最深入的影响,恐怕就是戴口罩和勤洗手消毒了,不少人对口罩的种类和时效、有效的佩戴方法、佩戴后的口罩如何处理,以及什么消毒水最好、正确洗手几个步骤等十分了解,都成了半个行家。他们认真对待,积极配合,其态度和行为都是值得肯定和鼓励的,但要避免事情的过犹不及。
如果有以下几种情况,那就要引起注意了。
1)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反复长时间洗手,甚至皮肤已经红痛也仍不放心,觉得没有洗干净,这种行为不止局限在洗手,类似的洗脸、擦拭手机、脱洗外套等因害怕沾染新冠病毒而进行的过度清洁行为。
2)间歇性回想起过去曾做过的可能会沾染新冠病毒风险的事情,不断在脑中回忆放大其严重性,即使把所有消杀都做到位,告诉自己没事,仍摆脱不了这种担心的心绪。
3)若身边有朋友、亲人或者只是附近的陌生人因其自身患新冠肺炎而被隔离、居住地被封闭,就感觉被病毒包围,所做的一切都于事无补,陷入一种平静的消极,感觉一切都没有意义,听天由命。
如果你或身边的朋友有类似的感受或状况,并持续了一段时间,请一定要重视起来,这是疫情期间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它由一些防护习惯发展而来,是一种焦虑中的过度保护,出现这种情况是正常可以理解的,但仍是一种生活障碍,我们要及时发现和干预。
防疫是一场持久之战,我们面临着很多可以预想到的和预想不到的事情,心理防线不能塌,不要担心出现问题,没有问题是不能解决的。
最后,请不要忘记专业力量的支持和援助,上海市心理服务热线:962525,将24小时全年无休地为你提供“心”的陪伴。
版权声明:本文原创,经作者授权首发,合法拥有版权,欢迎各类媒体转载,但转载前需注明来源:“精中小哥哥”科普。不得用于除转载外的其他用处,违反声明者,我们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视觉设计:公益大爆炸。
我们是来自徐汇区精神卫生中心的心理健康科普团队,致力于为社会公众科普心理健康知识,我们喜欢做些时事热点心理研究、精神医学知识科普,期望为大家带来有趣的精神心理知识!
宽疾计划由正荣公益基金会发起,致力于推动精神卫生、生理健康等基本卫生公共事业教育倡导和医务社工行业发展。联系我们项目对接人:糯糯联系邮箱:rowan117@foxmail.com